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时间:2022-09-02 12:02:47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数学学科知识为知识背景,通过学科渗透方式,在学科课程以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多样化的项目和活动方式并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样性综合活动,它是一种既把学生校内的学习活动同校外生活相结合,又把学生主观需要和兴趣密切统一的整体化课程。

在“活动”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具体说来,教师角色转变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变“指导”为“参与”

长期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模式的教学形式造成我们学生缺乏活动能力和自主能力,这也正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所要改变的,但它毕竟才处于尝试阶段,我们指导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要认为学生什么都不行,而什么都事必躬亲,那是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相背离的;但是也不能认为学生什么都行,把他们当成能人,让他们独挡一面,学生在活动中必然会遇到无从着手、一筹莫展的情况,我们的参与就会让他们点亮思维的火花,增加克服困难的信心。

2 变“讲堂”为“学堂”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直接经验出发,活动建立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内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之上;学生对于学习对象的主动操作、探索、加工、体验和变革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活动;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单纯是在于获得数学知识和科学结论,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知识产生过程的重演、再现、探究和思考,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认知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实践意义。

改教师教学生怎么做为学生自己主动做,老师既要放得手,又要放得心,例如:在轴对称图形应用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先让学生赏析一组轴对称图形的几何图案(老师准备好),再放手由学生自主设计绘制一组应用轴对称原理的几何图案,并让学生自主设计制作一块轴对称图形示教板,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通过活动,同学们一个个情绪饱满、各抒己见,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施展,

3 变“台前”为“幕后”

活动课必须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不可越俎代疱取代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主动努力获得发展,这种主动性的培养,将对人的主体精神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教师的重要任务是要在活动过程中创设一个有利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引领学生走进生机盎然的创造性思维的境地,点燃他们的好奇心灯、拨旺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投入到真实的“搞研究”的情境中去;引领孩子们在亲历动手操作、动手实验、动脑思考、动口研究、自行探索的实践中学习研究,掌握研究方法,端正研究态度……

如教师创设一个与生活相近的情景,如如何设计旅游方案涉及到精打细算,靠的是统筹规划,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应用的真切体验。

4 变“老师”为“学生”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活动中,要转变教师在教学中绝对权威的观念,教学相长得到充分体现,要使学生认识到,教师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是万能的,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活动中,师生互为“老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师生交往是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互为朋友,亦师亦友,体现出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关爱;认知关系上互相尊重,“共同成长”,能够感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挖掘,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出乎意料的能干,有许多才干超过了老师,这时就要求老师们放下“身架”,甘愿做一名虚心求教的学生,这样不仅不会降低身份,反而能更强烈地激起学生展示的欲望,获得学生的信任。

5 变“挑剔”为“褒扬”

“中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同样追求结果,但有着不同的含义,“活动”不追求系统化的理论化的知识,但要求学生通过主题活动自主获取知识,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整体认识,“活动”不刻意追求学生活动结果或活动产品的科学性和独创性,但要求学生通过主题活动去体验研究、设计、制作等实践方式的规范性与合理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个“新的发现”,但往往理解为学生体验过程的附加产品,而活动过程,探索的精神、态度和勇气是更重要的“结果”。

活动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及非知识和技能,所以评价时,不应过多地纠缠于学生所获得知识的对与错,作品的优与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活动中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独立地解决问题和矛盾以及所获得的经验教训是什么,一般来说,活动课的评价不打分,不分等级,只指出进步与不足,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课中来就行了。

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真正认识到转变自身角色的重要性,只有如此,才会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创设自由、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才会寓教于乐,使学生自主获得发展与提高,科学地认识世界、探索世界、并逐步树立改造世界的志向和理想。

上一篇:观察―模仿学习促我成长 下一篇:厚植根基 着眼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