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董事特征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

时间:2022-09-02 07:00:13

独立董事特征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

[摘要] 选取2004年和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为不及格的公司为测试样本,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某些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独立董事比例特征不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差异的因素;独立董事年度津贴的多少对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能够产生较显著影响;独立董事参加董事会的次数多少对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 独立董事特征薪酬信息披露质量

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董事会职能,客观监督经理层,防止内部人控制,保护股东权益不受侵害。自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为《指导意见》)以来,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被正式采用已经有五年多了,其有效性却一直备受争论。影响独立董事有效性的原因除了一些外部因素外,独立董事制度的某些特征是否也影响了其有效性的发挥?由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能比较直接体现独立董事监督职能发挥的效果,因此,本文拟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某些特征和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分析独立董事制度的哪些特征对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作用,哪些特征却没有显著作用或无

效。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证券交易所定期公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年度考评结果能从一定意义上说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高低。以下分别以2004年、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对A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为依据选择样本。

2004年、2005年信息披露考评为“不及格”的A股公司分别有22家、35家,其中大部分是ST公司,剔除掉信息不完整的公司,2004年还有20家,2005年还有33家,分别以这20家和33家公司为测试样本。同时为每家测试公司选取一家同年被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为“优”的公司为控制样本。2004年、2005年被评为“优”的公司分别是30家、55家,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考评结果的影响,首先剔除含H股和B股的A股,再考察其余公司的资产规模,分别选出20家、33家分别与测试样本资产规模相当的公司作为控制样本。表1说明测试样本与控制样本之间资产规模对比情况。

表1测试样本和控制样本年末资产规模对比单位:万元

对两组样本的年末资产规模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在а=0.05时,查表知t(38)=2.03,t(64)=1.99,计算两个年度值t值分别为1.21、1.133,说明两组配对样本资产规模不存在显著差异。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数据均来自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和新浪财经网。下面分别比较两个年度两组样本间独立董事特征变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二、独立董事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

1.独立董事比例与信息披露质量

独立董事比例是指独立董事在公司董事会中的比重。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8月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在2003年6月30日前,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比例至少应达到三分之一。据OECD1999年的调查结果,实施独立董事制度最早的美国的独立董事比例为62%,英国、法国分别是34%、29%。对于独立董事比例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都作过探讨:Fama 和Jensen提出,独立董事比例越大,越能有效监督董事会,使公司倾向于更多的自愿披露;Forker提出,独立董事的存在能够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但是,也有学者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信息披露程度无显著相关,甚至负相关。从国内来看,钟田丽等认为独立董事比例与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程度正相关。

对于信息披露考评分别被评为“不及格”和“优”的两组样本公司的独立董事比例是否有显著差异呢?下面通过表2进行说明。

表2 测试样本和控制样本独立董事比例对比

从表2来看,不论信息披露考评结果是“不及格”的公司,还是结果为“优”的公司,独立董事比例绝大部分都正好为《指导意见》规定的三分之一标准,甚至少数公司还低于三分之一,而超过三分之一比例的公司较少。2005年的独立董事比例相对于2004年则有明显提高,只有个别公司未达到标准,是证监会进一步加强此项管理的结果。

对两组样本的独立董事比例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在а=0.05时,计算两个年度值t值分别为1.27、1.34,说明两组配对样本的独立董事比例情况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该特征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不明显。原因在于:在激励和约束等独立董事制度的其他方面还没有完善的情况下,简单增加独立董事的数量对独立董事的作用发挥并没有明显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提倡上市公司提高独立董事比例,由于绝大部分公司的独立董事比例都在规定的强制性标准左右徘徊,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只占少数席位,其意见难以得到重视,也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

2.独立董事薪酬与信息披露质量

独立董事的薪酬问题作为一种重要的激励和约束形式正日益受到关注。《指导意见》对独立董事的薪酬规定为“上市公司应该给予独立董事适当的津贴。津贴的标准应该由董事会制定预案,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在公司年报中披露。除津贴外,独立董事不应从该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或有利害关系的机构和人员处取得额外的、未予披露的其他利益。”该项规定是以短期激励为主,保证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与我国公司的现状是相适应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薪酬一般由年度固定津贴和报销合理的相关费用两部分组成,各公司的年度报酬差异也较大,从2004年的情况来看,最少的不到一万元,最多则达到了十多万元。这种年度报酬的差异是否会对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产生影响呢?下面通过表3对比信息披露考评分别被评为“不及格”和“优”的两个年度两组样本公司的独立董事薪酬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表3测试样本和控制样本独立董事平均年薪对比 单位:万元

表3显示测试样本公司的独立董事薪酬(2004年均值4.5万元、2005年均值3.0428万元)显著小于控制样本公司(2004年均值5.6万元、2005年均值4.047万元),对两组样本的独立董事平均年薪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在а=0.05时,计算两个年度值t值分别为4.99、4.13,说明两组配对样本平均年度薪酬存在显著差异。一定程度上表明独立董事的薪酬越高,越能更好地履行其监督职能。

分析原因,从我国独立董事队伍的构成来看,专家学者占了主要部分,有成功商业经历的人士则很少,所以大部分独立董事的个人财富较少,这就意味着上市公司提供的报酬越高,独立董事就越有为公司服务的积极性,但其公正性也可能会同时有所降低。独立董事薪酬的最佳区间为多少才能既保持其积极性又不损害其公正性是值得我们研究思考的问题。从2001年到2003年,独立董事年度津贴平均值为3.14、3.34、3.7万元,2004年5万元左右的年度津贴成为主流,平均值在4万元以上,呈上升趋势。而从表3来看,独立董事2005年度的薪酬与2004年相比则略呈下降趋势,其中原因尚需继续观察,这里不属于本文讨论范围。

3.独立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平均次数与信息披露质量

出席董事会会议是独立董事履行其职责的重要方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独立董事工作的活跃程度,一般来说独立董事每年出席董事会会议应该不少于3次。下面通过表4对比信息披露考评分别被评为“不及格”和“优”的两个年度两组样本公司的独立董事出席会议平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表4测试样本和控制样本出席董事会平均次数对比 单位:次

表4显示2004年测试样本公司的独立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平均次数(中值6.08次、均值5.16次)显著小于控制样本公司(中值7.9次、均值7.41次),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在а=0.05时,计算t值为4.02,说明配对样本独力董事出席会议平均次数存在显著差异,一定程度上表明独立董事出席会议次数越多,越能有助于提高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而2005年测试样本公司的独立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平均次数也小于控制样本公司,但差异不太显著。原因在于:出席董事会会议虽然是独立董事履行其职责的重要方式,但其履行职责的努力程度并不能完全用出席次数来衡量。有些信息披露质量较差的公司,独立董事会议次数也相当多,说明这些公司面临问题也经常会增加会议次数来调查情况和商议对策。

三、结论与建议

以上研究表明:第一,目前的独立董事比例特征不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差异的因素。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比例都在规定标准左右,差别不大。第二,独立董事年度津贴的多少对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能够产生较显著影响。说明目前在我国薪酬激励对提高独立董事的工作努力程度是有效的。第三,独立董事参加董事会的次数多少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工作的勤勉度,对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有一定作用。

要提高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关键还是在于独立董事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对薪酬激励和声誉激励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加强和完善对独立董事工作业绩的考评工作。在此基础上,完善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适当增加独立董事比例。

本文的探讨还存在局限性,只进行了配对样本均值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对测试变量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提供了方向性的依据,未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同时对公司独立董事的学历、从业背景、年龄等其他特征未进行分析。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对我国金融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相关思考 下一篇:试述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