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几点做法

时间:2022-09-02 06:01:51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几点做法

摘 要:对于数学来说培养解题能力尤为重要。老师必须下好一翻功夫,特别是例题的讲解,方法要多,思路要广,公式的应用要准确。

关键词:积累 总结 比较 推广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183-01

课堂教学是中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成功的课堂教学必须做到科学有效,有目的的要与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就教材机械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技能的传授,教会学生如何的掌握知识、应用知识,从而达到培养能力,开拓思维的目的。

对于数学来说培养解题能力尤为重要。老师必须下好一翻功夫,特别是例习题的讲解,方法要多,思路要广,公式的应用要准确,特别是像我校的底子差、功底浅的学生来说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更需要方法的指导,但方法的指导不能就方法讲方法,把方法和结论的应用渗透到结论中去,就例子讲方法,这样对能力的培养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总结几点经验及具体做法,请同仁指正。

1 勤积累

能力的形成是在熟练的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要提高解题能力,必须积累足够的知识和技能。

人的大脑如同计算机一样,你输入的越多,功能越多,反馈的东西就越多。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在每道习题上所讲的知识、思路方法以及得出的结论,一定要重点突出来,便于理解记忆。为了更好的掌握,在课堂上做好笔记,课下做好针对性练习。每隔一段时间及时复习,这样即达到了再记忆和再理解的目的,又达到了积累知识的目的,只有积累越多,能够解决的问题就越多。切实扎实了学生的基本功,为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2 善比较

只有比较才能找出差别和联系,这是认识事物的属性,掌握概念提高能力的开端。它能把一组事物对象本质特点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区分开来。进而撇开非本质的东西,把本质的特征概括起来。有些同学在学习中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和习惯,根本区分不开相似习题的异同点。这样很难把握解题方向。分析实质是没有区分开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居于这种情况,教师在讲解习题时,一定要把相似的知识点相似的的解法区分开来。虽相似但不相同,只有找出区别和联系,才能真正的理解和把握,教师要通过点拨、引导,让学生自行来完成,例如,在组合中,平均分配和不平均分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使学生能区分知识点,我给出这样的讲解:有6本书按下列要求有多少种分法?

(1)平均分给三人;

(2)平均分三份;

(3)分甲二本,乙二本,丙二本;

(4)分甲一本,乙二本,丙三本;

(5)分一人一本,一人二本,一人三本;

(6)分一本,二本,三本三份。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是区分属于哪一类问题便迎刃而解。首先考虑到是平均还是不平均?学生很容易会回答出来。其次考虑是有序还是无序问题,这是不容易区分的一个问题,这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区分开顺序问题,这样即总结了四大类型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能力。

3 多总结

总结是智慧的源泉,聪明的开始,从心理学角度讲,只有总结成果才能稳步上升。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通过例习题的总结,也可使知识条理化、思路系统化、结论实用化。在解题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从而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基本知识思路、方法以及结论。例如,圆锥曲线中有这样一道题F1、F2是椭圆+=1它的两焦点,点P是椭圆上且满足

4 常推广

哲学的观点表明:事物的发展由一般到特殊或由特殊到一般这两方面对问题的解决也一样,能得出特殊的形式,同样也有它的一般形式。学生如能在每一道习题都能向特殊到一般形式的推广,那么能得到更多的结论和方法。教师在讲解问题时应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开发了智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觉能力。例如:再讲解抛物线这节的习题中,有这样一道习题;已知抛物线y2=4x过焦点的弦AB被焦点分成为d1和d2两段,求证d1+d2=d1d2此题可通过抛物线定义及韦达定理可证。下面请同学们想一般形式怎样?当抛物线为y2=2px时,结论又怎样。经过学生的推理论证:是d1+d2=d1d2。同时学生发现d1d2与d1+d2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比例为常数。当抛物线改为椭圆或双曲线时,结论又会怎样呢?引导学生自行推理,如平时多注重这方面的培养,不但能开发学生智力,提高能力,而且增强解题的灵活性,在2000年的一道高考题,过抛物线y=ax2(a>0)的焦点F做一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若线段PF与PQ的长分别为p1q求+的值。应用此结论就迎刃而解。

教师在讲解例习题时,如能在这几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宽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学会学习,使教学逐渐向素质教育转轨,真正的成为学生的主人,那么教师在教学中一定会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现代教育技术[M].北师大出版社,2000(2).

作者简介:黄玮玮(1982,1―),女,籍贯:辽宁大连,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数学教育。

上一篇:“三无生”如何成功逆袭 下一篇:不同盖度草地水土流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