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资金管理问题

时间:2022-09-02 03:44:20

浅谈企业资金管理问题

【摘 要】 资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资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资金管理的好坏不仅是衡量一个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只有抓住资金管理这个中心,深入研究,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疏通资金流转环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加强企业对资金的内部控制,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企业必须加强资金管理与控制。

【关键词】 企业 资金 管理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资金始终是一项值得高度重视的的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血液。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资产、利润等指标已经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价值,企业现金流量和资金管理能力也同样值得关注。企业资金充裕的话,企业就可以及时地偿还债务、支付股利、支付薪酬,并为企业的日常需求和扩张购入所需的原材料和固定资产等。反之,如果资金短缺,则会影响到一个企业的正常经营,使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甚至危及到企业的生存。因此如何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每个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 企业的资金管理现存问题

1.1资金管理不强,使用效率低。企业运营要把资金是核心的观念加强,使资金能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有的企业片面追求现金充裕对经营安全性的保障,不太关注也缺乏能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造成使用效率低下;有的企业设立的账户众多,资金管理严重失控,造成了企业资金严重分散、沉淀,使用效率差。有的企业的库存商品大量积压,欠款居高不下,流动资金占用有增无减,周转缓慢,使企业信用和盈利能力下降。

1.2监控不力,缺乏事前、事中的严格监督。资金安全风险主要源自企业内部控制的不完善,如没有很好地执行内部牵制原则,同一人兼任不相容职务等,监控力度不够,甚至出现内部的人为控制现象。 有的企业使用资金的法纪意识差,企业违规拆借、高息存储的现象屡禁不止,造成巨额资金损失。另外个别腐败分子利用手中掌握的资金管理权,贪污挪用、肆意挥霍。以上问题的发生,严重干扰了企业正常经营,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相当多的企业在重大投资等问题上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决策约束机制,个人说了算,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有些企业领导对自身家底财务状况说不清,而财务人员对经营情况又不甚了解,且处于从属地位,常常只能按领导的意图处理账务,造成“财务管理跟着会计核算走,会计核算跟着领导意志走”,使财务监督流于形式。

1.3信息失真,不能为科学的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现代企业管理的根本是信息管理,企业必须及时掌握真实准确的信息来控制物流、资金流。有相当多企业的信息不透明、不对称和不集成,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搞不清楚下属单位的实际情况。更为严重的是,企业各层面都在截留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使得汇总起来的信息普遍失真,会计核算不准,报表不真实,有时合并的会计报表还掩盖了下属单位的实际经营状况。如果信息不够真实,那么不但会直接影响企业科学的决策,更影响政府的宏观管理与社会监督的成效。

1.4预算制度无法落实,资金管理不按章执行。以往的管理体系中,资金管理功能主要是对资金的事后核算,是对企业已经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的客观反映和监督。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希望能及时追踪和分析企业的支出,成本,收益的来源。很多企业还没有建立和健全预算的管理制度,有些企业就算是有了预算管理制度,却没有成为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所依据的制度,形同虚设,还随意的改动,使预算的制度无法落实。自己的收支状况又缺乏统一筹划与控制,被不合理的占用,随意性太大。

1.5重视利润指标考核,忽视现金流控制。这就使得具体实施结果同报告相差甚远,导致集团公司不但浪费了大量现金,而且因为没有对现金流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控制,导致决策失误。

1.6采用过于宽松的信用政策。 有的企业为了追求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采用过于宽松的信用政策,企业赊销过多,信用期限较长,因此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一旦银根紧缩、经济衰退,客户不能及时足额偿还货款,企业资金链就极易断裂。

2. 企业资金管理现存问题的原因

其实很多人一定会问,既然资金管理存在那么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么什么是导致存在这些问题的诱因呢?笼统的归集起来无非两点:外因和内因。

导致资金管理出现问题的外因在于法规制度不够规范而外部监管的力度又不够。财政部印发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和《企业会计准则》等规章制度都是为了管理和控制企业的资金运作。但再细致的规章制度,也会有疏漏的地方,法规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也是通过在日常监管企业资金的工作中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出来的。企业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体外循环严重,事前控制乏力,事中监督落后,事后控制审计走过场,缺乏可行的考核办法。由于企业内部缺乏信息反馈制度,缺乏及时处理沉淀资金的措施,在面对多变的市场时,缺乏应变能力,进而使企业的资金运作越来越紧张,影响企业运营。

导致资金管理出现问题的内因在于企业管理层缺乏资金管理意识,片面的认为只要项目多,也不管项目本身的质量如何,内部管理又如何,就过度的筹集项目运行资金。有些管理者缺少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和现金流量观,缺乏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和财务分析方法,使得企业在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上缺少科学性,资金运作随意性大,导致项目资金链条断裂。有些企业不考虑自身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只考虑未来还摸不见看不着的利润,盲目地开发项目,项目不能如期进行或完成,给企业自身的经营也带来一定的危险。

3. 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措施

3.1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提高效率,减少资金浪费 。企业对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建立严格控制制度。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先进合理的消耗定额,严格控制开支范围,杜绝一切不合理开支,减少浪费,降低消耗,促进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同时,企业应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合理控制存货的储备,减少存货的浪费,加强存货的流动性,减少资金的占压,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

3.2建立内控制度,防范资金安全风险 。资金安全风险管理重在防范,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内控环境、健全资金管理的内控机制来堵住各种安全漏洞。企业应加强资金管理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三个环节,保证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保障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在建立内部控制时,首先要建立健全授权审批制度,按照规定的权限和制度办理资金收付业务。其次,要贯彻内部牵制原则,确保不兼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教育。另外,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与监督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内部审计,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控制制度,可以协助管理当局监督控制措施和程序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有利于防范资金风险。

3.3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有效防范财务资金风险。财务预算是一种控制机制和制度化的程序,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保证,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是企业进行监督、控制、审计、考核的基本依据。企业通过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编制出较高水平的预算,特别是现金预算,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的现金储备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掌握剩余资金的可利用期限。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是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实施预算的编制、分析、考核,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有的资金收支均纳入严格的预算管理之中。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企业制定财务计划时,都是作固定预算。当有预算外的情况出现时,整个预算就被打乱了,财务活动处于失控状态,通过预算进行财务控制也就失去了意义。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可以采用弹性预算制度,弹性预算是针对经营活动中经常出现的不确定性,在作预算时就给可能发生的情况留有余地。预算不是针对一个预测量,而是针对一定范围的预算量。实施起来有伸缩性,可以对一定范围内的不确定性给予预测和防范。特别是信息时代,各种要素的变化较大,要求我们在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中必须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3.4制定科学的信用政策,加速资金周转。企业根据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品种、规格及价格等方面的竞争能力,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合理考虑促销与增加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和现金折扣成本的平衡,制定折扣期限、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信用条件,同时权衡增加收帐费用和减少应收帐款和坏帐损失,制定科学的收帐政策,减少应收帐款、坏帐损失,加速资金周转。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快速回笼资金。

另外,企业应优化资金结构,提高资金收益。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是以储备资金、生产经营资金、成品资金、投资资金以及结算资金等多种形态存在的。确定各种形态资金的合理比例和最优结构,可以减少资金在各环节的浪费,加速资金的周转,促进资金的有效使用。通过运用各种筹资、投资手段,制定货币资金收支中、长期计划,实施某些推迟资金支付、加速货币回笼、收回投资政策,解决货币支出的缺口;或者通过加快资金支付(可降低采购成本)、一定的赊销政策(可提高售价或扩大销量)、参与各种投资,提高收益,降低资金储量。还可以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和内部职工素质的提高,增强法律意识,树立现代的资金管理意识,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技能,积极参与资金管理。

综上所述,企业的资金管理也是随着经营机制的不断转换而不断变革的。所以要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资金管理方法。在经营管理中,企业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制定科学的信用政策,加强资金预算管理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风险,做到优化资金的结构,拓宽筹资的渠道,盘活沉淀的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资金的来源与资金的运用之中,收获最大的效益。增强资金管理科学性,让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最终迈上新台阶,使企业得以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职业大学)

上一篇:为宝贝创造成长的摇篮 下一篇:如何让区域活动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