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文教学的实用性文体训练

时间:2022-09-02 02:56:31

论作文教学的实用性文体训练

摘 要:中学作文教学历来缺乏对实用性文体的训练,导致学生实用性文体写作能力较差,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对于实用性文体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中学作文教学必须对实用性文体教学进行反思,做出一定对策,进行调整改革,给予足够重视。

关键词:中学教学;作文教学;实用性文体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236-01

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贯穿学校整个课程的核心骨,而作文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的顶梁柱,作文教学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在近年来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都处于老大难的状态,各界批评不断,指责不止。多年学习语文写作文的人,在工作中,很多时候连一个正确的请假条都不出来,让人们纷纷感叹作文教学失败,诟病语文教学。教师对于作文教学一直处于苦寻而不得法的状态,学生对于写作文也一直有一种抵触情绪。由于很多教师缺乏系统作文教学经验,也就导致学生缺乏系统作文训练,教师教授时杂乱进行作文训练,文体意识不强,从而也就导致许多学生写出“四不像”类文章,实用性文体不受重视,一个请假条,一份工作总结往往也错误百出,使得不得不反思当今作文教学的实用性文体教学。

一、文体划分

所谓文体即是指文章、文学作品的体裁。文章的体裁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而文学体裁则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实用性文体,是相对于文学性文体的一种应用性文体,即广义的应用文体。实用性文体种类繁多,张寿康将其分为一般实用文、公文。叶圣陶将应用文与普通文对举,指专门应付生活上当前事务的为应用文。如今划分主要是两类:一类是行政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用来处理公务的,一类是个人或集体用来处理私事的,一般实用文主要有书信、启事、请假条、留言条、演讲稿、个人简历、调查报告、工作总结等,而公文则格式要求等更加规范,主要是一些企业政府机关文书,如合同样本、招标文书、机关发文等。这种文体的特点具有高度政策性、法定的权威性、严格的规范性、较强的时间性。这些实用性文体的主要用途有一是传递信息,如通知;二是处理事务,如合同;三是交流感情,如书信;四是用作凭证,如欠条。

文学性文体,是依据作品的描写对象的特征、作家创作的情感体验方式以及结构布局、语言运用、表现手法等划分出来的,是文学作品在这些方面呈现出来的整体面貌和稳定的审美形式规范。目前,文学性文体的分类标准不一,一般将其划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有些文学理论教材或写作教材将影视文学也划入文学性文体。在中小学课本上选用的文章,一般都属于文学性文体,如朱自清的散文《春》、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绿叶》、曹禺的话剧《雷雨》等都属于文学性文体。

由于实用性文体与文学性文体划分标准不适宜教学上文体的划分,为了更好的进行作文教学,在二者之外,还另外划分了一个教学文体,主要是为了作文教学的需要。 叶圣陶、夏丐尊在《国文百八课》中将文章分为“记述文”、“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四种基本教学文体。 1963年,《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将“记述文”和“叙述文”合称为记叙文,提出“初中阶段,要求能写记叙文、应用文和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高中阶段,要求能写复杂记叙文、应用文和一般的说明文。”此后,"三大文体+应用文"的划分方法被延用了下来。但是,由于应用文偏于格式的学习而未被列为教学重点。因而在今天的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也是一直以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文体训练为主,记叙文中小说、诗歌等是文学作品,是文学体裁,必然是文学性文体,而说明文等,其主要目的在于信息的准确传递;论述类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说理论证,它们均不需要主观情感的过多参与,不需要激发阅读者的想象与联想,故一般未纳入文学作品之列,但是议论文、说明文,也含有文学因素,甚至有些因其闪烁着的文采更容易被人关注,所以在大范畴内也算是文学性文体。也就是说今天的作文教学训练中文学性文体训练仍是占主要地位,这就导致了实用性文体训练在作文教学中的缺失,从而也就导致在学生学了多年语文的基础上,仍然不会写一个合格规范的请假条。但是文学性文体虽然占主要地位,却也存在诸多弊端。

二、实用性文体训练

(一)实用性文体训练的必要性

实用性文体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实用性文体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伴随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事情也越来越复杂,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洪大历史浪潮。实用性文体作为信息载体,是人们工作中交流交际的工具,因此实用性文体的功能也就越来越多了,所以实用性文体写作是提高个人职业与人文素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当今社会中,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作文教学中实用性文体的教学必须要受到重视,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上应当在文学性文体学习之外,给实用性文体的训练让出一席之地,这是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二)目前作文教学中实用性文体训练尴尬处境

在我国当今的语文作文教学中,实用性文体的训练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局面。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作文训练中,实用性文体仅仅局限在简单的留言条、书信等,虽然语文教科书上有相关的范文实例,但是基本面属于摆设,教师不会去讲解,学生也就更加不会去学习研究。本来学生两点一线枯燥的生活不太会用到这些实用性文体,再加上应试教育考实用性文体少至又少,教师不重视,长期以来实用性文体已经逐渐淡出中小学作文教学视线。到了普通高中阶段,为应试高考进行了文理分科,此种“偏才教育”方式,使非文科生,削弱乃至取消了基本人文学科尤其是对实用性文体写作的学习;选择学文的学生,又因囿于应试之功利,其对人文学科尤其是对实用性文体写作的学习,大都仅停留在写作格式与答题技巧的掌握上,结果是导致在将来的工作中缺乏对实用性文体的把握写作能力。

(三)实用性文体训练对策

在作文教学中,实用性文体训练必须与文学性文体训练分得一杯羹,只有实用性文体训练真正的落到实处,作文教学才能够算是健全的教学,否则不管偏向于哪一方面,都将是缺失的。

首先,课标政策的落实。在201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在第三学段(5-6年级)习作中提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的应用文”;在第四学段(7-9年级)写作中提到:“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而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则没有明确对于实用性文体的写作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是各界对于语文课程教学与学习的圭臬,要想改变实用性文体在作文教学中的局面,课程标准必须对此有明确规定,只有课标明确规定,同时也将实用性文体的考核纳入考试范围,必然能够加强各界对于实用性文体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得实用性文体训练落实有据可以遵循。

其次,教师应改变传统应试作文教育教学理念,加强作文教学中对于实用性文体训练。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训练书信、留言条、请假条等简单的一些实用文体,在普通高中阶段,则可以稍加训练难度大一点的调查报告、演讲稿、欢迎词等。对于实用性文体的训练应当联系生活实例进行情景创设训练,让学生有兴趣去学,去写,进行生活作文教学,而不是枯燥地进行格式规范讲解,要让实用性文体作文教学生动活泼起来,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教师也应当有意将实用性文体训练融入其中,如请假条、考试总结等。

最后,学生自身应当加强对于实用性文体的认识和训练。有些学生会认为这些文体学不学无所谓,反正自己以后也不会用到这些,即使要用,也会专门秘书之类人员撰写,殊不知这些观点是错误的。在信息化社会,基本的实用性文体写作能力将是工作所必须。学生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学习,但这些还有待于老师的灌输和课标的要求才能真正实现。

总之,实用性文体的训练必须得到加强,这样才能够说从基本上学会了语文,才能够适应如今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中学作文教学必须把实用性文体的训练提上一个日程,让那些在书中展示的应用文、实用文真正能够落到实处去教学,在生活中也用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够说我们的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健全的

参考文献:

[1]石曼丽.关于作文教学中突出实用性问题的思考[J].山西科技,2004第2期.

[2]于军民.论中学作文教学的真实性问题[J].语文建设,2010.3.

[3]刘海频.提高学生对应用文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上一篇:中俄学前音乐教育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浅谈辅导员如何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