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开放性作业设计与布置探索

时间:2022-09-02 01:48:48

初中数学开放性作业设计与布置探索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放性作业的可行性、教育作用、以及具体操作方式、评估体系。开放性作业是以教材为依托,以学科知识为核心,以解决现实生活具体问题为目标,开放性作业可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放性作业作为一种新的作业形式,以其新颖、趣味、可操作性区别于传统作业模式,在巩固基础、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具有更切实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开放性;作业

在各版本教材中、在课堂练习中,我们突然发现了许多有待解决的现实性问题,它需要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是数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再创造的过程。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将学生定位为知识的接收者,注重写和算,忽视动与想,造成学生面对生活中的问题畏手畏脚,无从下手。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认为,教师根据所授知识内容,通过设计并布置开放性的数学作业,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何谓开放性数学作业

开放性数学作业是指那些答案和解决方法不唯一,并在设问方式上要求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探索的问题。

一道数学题的开放性(开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道题采用何种设问方式。即使是一道传统的封闭性数学题,也可以通过改变其设问方式而将其改编为具有开放性的习题。要求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探索,通常使用“试尽可能多地……”一类的词语来提出,它对学生具有“鼓励参与,激励探索,追求过程”的作用。

二、开放性作业的教育特性

1.发散性

学生必须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进行探讨,其思维方向和模式的发散性有利于创造性能力的形成。

2.探索性

因为开放题易使学生形成原有认知结构和新认知结构的冲突,学生必须通过顺应来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因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3.趣味性

开放题独特的叙述方式、宽松的解题环境和极富挑战性的解题策略,为学生在迫切要求下进行数学学习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增强了学习的内驱力,对数学探索产生浓厚兴趣。

4.主体性

开放题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创造性

在开放题的解答过程中,没有固定的、现成的模式可循,靠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找不到问题的解答,学生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积极开展智力活动,用多种思维方法(如联想、猜测、直觉、类比,等等)进行思考和探索,因而开放题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工具,是培养创造人才的摇篮。

三、开放性作业的设计艺术

1.开放题顺应开放化的社会需要。

2.开放题教学可以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符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3.开放题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数学的本质,体会数学的美感。

4.开放题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体验成功的机会,增强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5.学生解答开放题时不但要综合运用、重组已学的知识,而且时常需考虑问题解决的策略,对自己的解题活动进行认识、评价和监控,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元认知。

在开放题的编制、开发中,要重视开放题的设问方式。语言的暗示性要恰当,防止将思维导入歧途;要把握问题的开放度,不同水平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设问方式,提出不同的解题要求;开放题中所包含的事件应为学生所熟悉,其内容是有趣的,是学生所愿意研究的,是通过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够解决的可行的问题;要注意问题的可发展性,给学生一个提问题的机会,也许比解题本身更重要。

四、开放性作业的设计策略

1.生活性作业: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使他们看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知识的生活原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例如:学习了函数后布置一个作业,“选择一种生活用品,调查在各家店铺的售价、销量、利润的情况,用函数表示售价与销量、售价与利润间的关系,并对店主们的定价提出建议。”

2.开放性探究作业:在作业的设计中,要做到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结论开放。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例如:学习三角函数后布置一个作业,“利用学校的操场为地平面,自制工具设法测量学校附近某座山的相对高度。给出工具的制作使用原理、测量方案和计算方法。”

3.长期性作业的设计: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不应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新知识”的主动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创新、方法创新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布置一些长期作业,让学生养成规律性作业的习惯。

如:⑴写数学日记。 ⑵写数学预习作业。

五、关于数学开放性作业的几点建议

1.在探究练习的形式上,要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各自的特长和个性都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具体有“合作式”、“质疑式”等形式。

2.在整体探究性作业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展示交流。如“方案对比”、“数学日记展”、“优秀作业展”、“数学擂台”、“生活中的数学”等。在探究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不能一刀切。甚至同一学习内容,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3.在数学作业评价中,要采用多种结论的方法,如作业上的自评自查,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时的互评,开放题的解决问题方式评价等,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

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他需要教师长时间的心血和精力的付出。并要做到在确立目标,制定计划,着手实施的过程中,注意遵循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规律,及时的、不断的作出调整,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素质。

上一篇: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下一篇:探索新课标 构建音乐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