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不应成为课改的盲点(二)

时间:2022-09-01 08:39:59

农村教育不应成为课改的盲点(二)

课改要给予农村教育以课程资源开发的指导

在许多地方的农村学校,教师们普遍认为:新课程只是换了一本新教材而已,至于课怎样上、课堂教学如何设计、如何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这一切是“换汤不换药”。笔者曾到一所农村学校的图书馆查阅资料,结果发现学校里有关教育方面的学术著作少得可怜,甚至连新的教育类杂志也难觅得几本。再看看老师们的办公桌上,除了厚厚的作业本、教参书、教案书、试卷题库外,最多不过是一两本实践经验介绍类期刊杂志。农村教育成为了课改的盲点,农村学校成为课改的弃儿。

为了启动农村现代化历史进程和农村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历史性转轨,农村师资队伍的建设刻不容缓。眼下农村教师对于本次课改的热情的确说不上高涨。但新课程的理论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理论和实践水平,激发教师的思维活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判。作为教研管理部门,要更多地“走下去”,走进农村教育的第一线,因地制宜地为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指导,为农村教师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使农村教师把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加快步伐走进新课程,用学术的眼光看教育,用学术的思维做教育,将教育视为科学和艺术,将教育做成尖端和精品。

农村教育应当提出课程设计的新原则:即以社会主义市场为基本导向,坚持现代教育的基本品位,完善课程结构,扩大学校教育的服务功能。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行“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的有效载体。地方政府要根据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充分利用现有农业示范场所、科技推广基地等多种资源,鼓励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指导教师,指导和支持农村学校积极开展各种劳动实践和勤工俭学活动。

各地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推进农村教育改革试验,创造出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教育规律、具有农村特色的办学新典型、新经验。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农村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选择、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现国家规定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把经济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目前,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已完成了50余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并紧密结合当地主流经济的校本教材,开发出十多个系列的课程资源,形成了许多既育人又致富的劳动实践基地。在安徽课程改革实验区,广大师生用他们的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重点校能开,普通校也能开;城里学校能开,农村校照样能开,而且能开得很好。

全社会应积极行动起来,群策群力,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呈现一派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

上一篇:经济法的存在价值及前景 下一篇:理和实务的远景和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