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分析

时间:2022-09-01 07:03:29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分析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2009年初急剧下跌至谷底。2009年2季度以来,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出现罕见的强劲反弹,创下近40年来的最大涨幅。2010年,受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和美元继续走弱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还将继续上涨,但涨幅预计会大幅减缓。

一、2009年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反弹

根据世贸组织2009年国际贸易统计,2008年1季度初级产品价格是1998年的4.95倍,多数商品价格升至30年来的最高点。2008年2季度后初级产品价格出现急剧滑坡,2009年1季度初级产品价格只相当于2008年1季度的48.8%(见图1)。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形势好转以及世界经济复苏前景有所明朗,大宗商品价格再次出现大幅反弹并且所有大宗商品的复苏都超出了预期(见图2)。按照《经济学家》价格指数,2010年1月12日,食品价格比1年前上涨15.1%,金属价格上涨95.7%,黄金价格上涨39.5%,西德克萨斯原油80.74美元/桶,同比上涨109.7%。按路透/杰弗里商品研究局(Reuters/Jefferies CRB)2009大宗商品指数上升约24%,为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的最大涨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则显示,自2009年2月全球工业生产触底之后的8个月内,IMF的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上升逾40%。相比之下,在过去的几次衰退之后,该指数相同时期内的升幅为5%。

各类金属价格不断飙升。根据伦敦期货价格,2010年年初同比2009年年初,铜价上涨140%,铅价上涨了125%,锌价上涨了111%,铝价上涨了87%,锡价上涨了61%,镍价上涨56%。镍价在2009年8月份升至最高价位,此后有所回落和调整。黄金价格在2009年12月3日突破历史天价,达1 227.5美元/盎司,比2008年10月的低点681.7美元/盎司整整上涨了80%,此后黄金价格有所回调,但目前仍在1 130~1 140美元/盎司,有预测未来会突破2 000美元大关。

能源价格频繁波动。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1月,美WTI石油期货价格跌至33.2美元/桶的低位。2009年2月后,油价反弹回升,2010年年初油价最高反弹到83.95美元/桶,波动幅度超过150%,并且油价反弹过程中,波动十分频繁,多次出现半个月或1个月内暴跌、暴涨10美元的现象(见图3)。但总的看,2009年下半年以来,油价在60~80美元区间波动,并且重心呈现不断抬升的态势。Brent石油价格和WTI石油价格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但波动幅度更大。与此同时,OPEC一揽子12种原油平均价格也在波动中稳步上升,2010年1月平均价格78.52美元,比2008年12月平均价38.6美元上涨了100%以上。据OPEC统计,2010年1月原油的峰值价格已经飙升至15个月来的新高。

食品和农产品价格反弹幅度相对较小。2009年上半年食品和农产品价格大涨,此后部分产品价格出现回落和调整。据IMF估计,2009年12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6.6%,环比上涨1.8%,其中,玉米价格同比上涨4.1%,环比下降4.1%;小麦价格同比下降6.3%,环比下降2.3%;大豆油价格上涨27.4%,环比下降1.5%;大豆价格同比上涨18%,环比上涨2.4%;糖价同比上涨8.9%,环比下降2.5%。由于主要含油种子以及谷物价格下降,2009年12月IMF食品价格指数环比出现减速(低于11月份3.6%增速)。2010年1月份,美国农业部世界农业供求评估报告,由于谷物产量创历史次高水平,玉米、大豆以及小麦价格下降进一步加速,但大米大幅减产导致米价上涨。受供应紧缺和需求旺盛推动,茶叶、可可和糖等软商品价格涨至数十年高位。2009年底纽约市场上,可可价格大幅上涨,逼近31年高位,较2009年1月上涨28.5%。糖价涨至28.5年高位,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65%。

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反弹的关键因素分析

(一)全球经济“V”型复苏,带动需求增加和价格上涨。自2009年2季度以来,在各国金融危机救助措施作用下,世界经济出现了积极变化,金融市场明显企稳,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先行指标显示世界经济迈向温和但可持续的复苏之旅。2009年3季度,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经济体GDP取得了显著正增长。根据IMF在10月份最新预计,2009年世界经济将下降约1%,2010年将逐步恢复至增长3%左右,2009年到2010年世界经济将处于一个缓慢的上升周期。经济快速复苏带动了对能源和主要原材料的需求,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也显示出缓慢复苏的积极迹象。

(二)美元走低推高资源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2008年4月~2009年3月,因避险资金流入导致美元持续反弹,美元指数涨至89.274。此后,随着金融形势缓和,美元重陷低迷。2009年,美元对一篮子货币累计下跌7%,美元对欧元则跌至14个月低点。由于美元贬值和流动性增加,带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际黄金价格也随之屡创新高,基本金属价格呈大幅回升的态势,增幅都在一倍左右。据世界银行预测,2009年国际非能源大宗商品价格剧增28%,很大程度在于美元兑欧元贬值8%。

(三)低利率促使资金流入大宗商品市场。在各国央行扩张性政策推动下,全球股票、债券等证券市场收益率降低,大量资金流入商品市场。2009年12月份,美国主要商品市场(农产品、铜、天燃气、WTI、牲畜以及贵金属)持仓量(OIV,open interest volume)总持仓量达到6916980份合约,OIV呈不断回升趋势(见图4)。仅2009年12月,在所有大宗商品市场上,以美元计价的资金流入合计月度环比增长7.9%(见图5)。

(四)各国补充存货推动。2009年初,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跌至谷底,不少国家趁机纷纷加大购买力度,补充战 略库存和商业库存,也拉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据中国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铜精矿进口量增长18%,至613万吨,进口精炼铜319万吨,同比增长119%;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6.28亿吨,同比增长41.6%;进口原油约2.04亿吨,比上年增长约14%,中国石油消费的进口依存度已达52%。OECD国家、印度等也趁机加大了能源资源储备的进口力度。

(五)气候、地缘政治、减产等多重因素影响。2009年末北半球遭遇寒冬,以及主要产油国地缘政治紧张加剧,原油价格在2010年1月飙升至15个月的高位,其峰值比2009年12月的地位整整高出了10-12美元/桶。2009年年末全球大米价格升至2008年所谓“超级牛市”以来从未出现过水平,全球最大大米进口国菲律宾低品质大米报价约630美元/吨,是年初时每吨320美元的两倍,米价上涨主要是因为全球大米将在2009~2010年度出现5年来的首次减产,而减产的原因包括印度经历40年来最干燥的雨季、多次台风毁坏了菲律宾的庄稼,以及厄尔尼诺气候现象导致其它地区干旱等。茶叶、可可和糖等软商品此轮价格上涨,也主要是天气恶劣和投资长期不足引起的供应紧缺,并吸引金融投资者进入软商品市场,推高了价格,据预测可可市场即将迎来连续第4年的收成缺口,是1965~1969年以来最长的紧缺时期。

三、2010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可能继续走高

(一)推动价格继续上涨因素

一是世界经济继续复苏趋势明朗。近几个月,世界经济基本面先行指标多数回暖,全球复苏迹象增多。从目前态势看,2010年全球经济温和复苏能持续,W型二次衰退有望避免,新兴经济体复苏势头较好,尤其是中印等亚洲经济复苏强劲,中国2009年增长8.7%,印度估计也在7%左右。全球经济持续复苏有望拉动大宗商品需求,推动价格继续上涨。二是货币资金充裕继续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美国金融风险没有完全解除,失业率很高,经济复苏疲软,宽松货币政策短期内不会放弃。弱势美元有助于美国扩大出口,转嫁危机处理成本,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当局奉行“明强实弱”的美元政策,这激发国际美元利差交易,加上全球流动性充裕,资金流入大宗商品市场,这都将推动大宗商品牛市。三是产品供应偏紧,部分农产品库存下降。据美国农业部预计,2009-2010年度,全球大米产量将降至4.32亿吨,由于需求将达到4.37亿吨,库存水平将在原本已经很低的基础上继续下降,部分市场已出现恐慌性购买迹象。茶叶/可可和糖等软商品库存普遍很少,更是加剧了供应紧张局面。高盛预计,“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过去十年大宗商品供应层面的制约将再次出现,从而加强大宗商品价格长期走高的可持续性”。

(二)抑制价格上涨的因素

一是发达经济体复苏疲软以及率先复苏经济体刺激政策加快退出将抑制需求增长。发达国家总体复苏迟缓,OECD国家对大宗商品需求增长十分有限。去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持续依赖于中印等需求大幅增加,据OPEC预测,不考虑中国效应,工业金属价格水平将只有目前的一半左右。随着中国等率先复苏经济体刺激政策加快退出,2010年大宗商品价格涨幅将不可避免放缓,虽然价格下行的可能性有限。二是库存充足,需求相对稳定。据OPEC今年1月份最新分析,2009年12月全球原油供应增长至86.2百万桶/天,而2010年石油需求相对稳定,从2009年约84.9百万桶/天,升至2010年的86.3百万桶/天。2009年11月OECD国家石油工业库存上升至2 747百万桶,超过2008年水平的2%。由于供需大体平衡,库存充足,预计油价在2010年上半年仍将保持在70~80美元/桶的盈亏平衡区间,年底有望涨至90美元左右。近期,高盛上调对2010年石油价格的预期,但也表示由于经济复苏步伐缓慢,2010年底石油平均价格仅在每桶92.5美元左右。

(三)对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基本判断

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将拉动全球经济增长提速,全球大宗商品需求会上升;另一方面美国经济复苏仍然相对缓慢,美元走势将继续疲软,2010年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将进一步上涨,但由于库存已经高于平均水平,且产能普遍过剩,2010年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将会较为“温和”。另外,由于新兴国家的工业化会对大宗商品的消费构成支撑,预计大宗商品价格将长期维持历史高位。2010年1月26日,IMF最新《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10年原油均价比2009年(62美元/桶)上涨22.6%,达到76美元/桶,非燃料大宗商品价格上涨5.8%。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将给我国带来新一轮的输入型通胀压力。2009年底,我国上游行业和相关产品价格上涨,已经加剧了潜在通胀压力。2009年12月我国CPI上涨1.9% ,PPI上涨1.7%。而12月我国PMI购进价格指数为66.7%,环比上升3.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大幅提高,创下近一年半以来新高,主要能源和矿业类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恶劣天气成为PPI上涨的推手,也是我国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2010年大宗商品价格继续攀升,企业经营成本也将进一步上升,原材料价格风险将会进一步加大,通胀预期的提前到来会给宏观经济保增长、调结构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亟需我们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上一篇:会计诚信比黄金更可贵 下一篇:事业单位筹资运作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