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呼唤“有效改革”

时间:2022-09-01 06:27:38

股市呼唤“有效改革”

投资者对今年的改革充满期待,市场已经把股市下一步走向何方的急切期待摆在眼前

证监会又换掌门人了。3月17日下午,证监会召开会议,宣布了由中国银行原董事长肖钢接任证监会主席。随后,证监会原主席郭树清正式调往山东省出任省委副书记一职,离开工作了17个月的证监会。

在前六任证监会主席中,郭树清是任期最短的一位。从2011年10月29日上任到2013年3月17日卸任,任期只有17个月。不过,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者,在这短短的17个月时间里,郭树清所做的工作是有目共睹的。据不完全统计,在郭树清任职期间,证监会共公告类文件80个、证监会令16个,做出行政处罚决定57项、市场禁入决定10项。尤其是在离任前的最后三天,证监会突击了9个文件。

应该说,郭树清对中国股市的改革是全方位的,股市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涉足到了。不过,这一年多的改革难言成功。比如,尽管已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了改革,但新股高价发行的问题仍然存在,上市公司业绩变脸问题仍然突出,大小非问题依然泛滥。又如,尽管对退市制度进行了完善,但面对欺诈上市,管理层却不能理直气壮地勒令其退市,退市制度徒有虚名。而且投资者的利益仍然得不到保护,退市的风险全部由投资者来承担。

再如,强调增加投资者回报,强调现金分红,但片面强调现金分红对于增加投资者回报的意义十分有限。毕竟一些上市公司业绩太差,无红利可分。而且一些上市公司IPO价格太高,或二级市场股价太高,即便是一些蓝筹股的分红,其回报也不如银行存款利率高。并且由于股权结构不合理,上市公司分红,公司控股股东等原始股东是最大的受益者。加上红利税的存在,导致上市公司分红越多,投资者损失越大。

当然,郭树清任期内也有两件事情是为投资者所称道的。一是IPO实质性地停发,虽然证监会一再表示没有叫停IPO,但从现在看来,这是一种监管艺术;二是对提出IPO申请的公司进行专项财务检查,此举一方面可以保证新上市公司质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延缓IPO进程,为A股市场赢得一个喘息之机。不仅如此,郭树清还正在着手对IPO制度做出进一步的改革。

正是基于郭树清的努力,尽管一方面市场对过去一年多的改革有所失望(他任职期间上证指数总体下跌了7.77%),但另一方面投资者又对郭树清今年将要进行的改革充满了期待。因此,郭树清的离去让很多业内人士感到遗憾。股市下一步走向何方,成为当前市场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好在肖钢走马上任之初便明确表示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这使得投资者对股市改革能否继续下去的担心有所缓解。不过,仅仅局限于“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显然是不够的。作为新一届证监会主席,肖钢更应该在之前改革的基础上,推出更有成效的改革。

一是要抓住改革的重点,而不是进行面面俱到的改革。虽然股市存在的问题很多,但这些问题还是有主次之分、有轻重缓急之别的。对股市进行改革,关键是要抓住改革的鼻子,做到纲举目张。

二是要在改革中切实解决实质性的问题,而不是在改革中避重就轻,回避一些重要问题。如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如果只是片面强调信息披露透明化,这是不可能解决IPO所面临的实质性问题的。因此,IPO改革必须直面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过高的问题,直面业绩造假的问题,直面发行价过高的问题。如果IPO改革不能围绕着这些问题来进行,那么这样的IPO改革是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

笔者衷心希望证监会对中国股市所进行的改革,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还能够进一步重视改革的有效性,对症下药,切实解决问题,使中国股市早日沿着健康之路发展。

上一篇:石油钻井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 下一篇:浅析勉县三国文化旅游的开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