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业人才订单培养的利与弊

时间:2022-09-01 06:12:04

我国物流业人才订单培养的利与弊

摘要:由于物流业的职业特点,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所需的人才主要应当依靠各级职业教育来培养。目前我国不少职业院校物流专业开展的“订单培养”教育方式是解决物流人才缺乏,提高物流人员队伍素质,推进物流业管理、技术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但对订单培养中存在的矛盾关注不够。本文分析了我国物流业人才订单培养的必要性和被忽略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只有认真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实施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为物流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物流业 职业教育 订单培养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 :A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Order Training of Chinese Logistic Industry

Li Lianwei Liu Laiping

(Department of Business Management, Zibo Vocational Institute)

Abstract: Due to the vocational characters, logistic industry is provided stuff mainly by varies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lleges in china. In few years the type of Order Training is popular in many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method of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path for logistic industry in providing 技术人员 to enterprises, improving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enforcing improve modernization of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But the difficult and disadvantages are paid little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the necessary and some issues of Order Training in Chinese logistic industry are discussed. And, the author argued that only deal with those problems,the logistic industry can develop more quickly.

Key words: Logistic Industry Vocational Education Order Training

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对现代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需求。同时由于物流业目前还处于传统阶段,其技术手段、管理方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铁路运力紧张,公路收费过多、乱收费、超载,以及各种现代运输方式如联运、配送等不能全面采用,这些表层现象的背后都反映了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物流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在对服务业的规划中的第四篇“加快发展服务业”一开始就特别强调“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和“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把物流业的发展放在服务业中的首位。我国物流业实现现代化,要“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实现企业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和再生资源回收的系列化运作。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物流新技术开发利用,推进物流信息化。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我国物流业的这些变革、发展都需要依靠懂现代物流技术、能进行实际操作的物流人才。怎样为我国现代物流提供所需的大量专业人才,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产业的劳动力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推动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也是技术进步的核心内容。没有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劳动方式变革,就没有产业技术进步。我国物流业由于其行业特点,最突出的矛盾是产业服务水平的较高要求与低素质产业劳动力的矛盾。培养各种技术人才,可以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更快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就我国的物流业而言,已经到了加快技术装备改造和服务水平提高的阶段,必须有大量的掌握现代物流技术人员。要加快改善和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产业优势,就必须要培养大量既有基础理论,又懂操作工艺的一线人员。

我国目前物流人才除了在企业实际业务中“干中学”,主要还要依靠各级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等院校培养。其别是各级职业教育,因为一个社会绝大多数的受教育者将来不是为了学习研究,而是为了从事一份能够谋生的职业,所以高等教育阶段应当主要是培养受教育者从事社会职业的能力和技术,同时职业教育应该在高等教育中占大部分。职业教育本是依据区域和行业甚至企业对操作人员的需求状况设立专业,以岗位需要的技术能力为依据,培养具体职业的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物流不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本质是应用性、操作性的,所以物流业需要的人才应当绝大部分依靠各级职业教育,而不是普通高等教育来培养。我国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逐渐提高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比例,是符合教育的目的和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

既然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针对具体职业的专业人才,最针对性的教育、培养方式就是为特定企业的具体岗位培养未来员工。企业可以获得优质人力资源,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对毕业生的就业也有利。目前我国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提倡鼓励的“订单培养”方式,是解决物流企业人才缺乏,提高物流人员队伍素质,推进物流管理、技术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已有不少高等职业院校的物流专业开展了“订单培养”。“订单培养”就是学校和企业之间商定培养合同,企业根据自己的岗位需求提出培养标准,学校依据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制定培养方案,按“合同”为企业培养和提供特定岗位职业人员。 学校实施订单培养适应了企业技术岗位对技术、工艺、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这种产销链接的方法,使学生一毕业就能找准就业方向,较快地进入工作岗位,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对学校、学生、企业三方都有好处。

“订单培养”教育模式的产生是适应学校、学生、企业三方需求而产生和推广的,有其现实的合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但随着传统经济模式的不断突破,现代社会分工的结构逐步优化,这一优势正越来越多的受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压力。行业的变动、职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化日新月异。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使生产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知识密集型快速转化,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岗位的科技含量以及层次需求也越来越高,就是某些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仍然需求大批较高专业和实践能力、面向基层的实用型人才。另一方面,我国的就业形势一直很严峻,各级学校的学生也盼望毕业后能顺利找到工作。从学校方面来说,帮助学生就业是学校的职责。这各方面因素和政府的要求使我国近年来的订单培养方式以较快速度发展。

但是在订单培养这一方式被大力提倡的形势下,大家只是把注意力放在有利的方面,而对我国现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考虑不足。虽然我国高校中许多专业开展了职业教育,但物流专业又有其行业特点。由于发展水平处于初期粗放经营阶段,我国物流业的实际状况与课本上国外先进的物流理论差距很大。所以物流业通过订单培养专业人才有一些问题考虑不足。

其一,在物流业中除了少数管理岗位,绝大部分岗位都是比较艰苦的,订单培养的学生在学习先进理论的过程中会产生对岗位的较高期望,不愿意从事这些岗位工作。同时他们以为自己是接受过“高等教育”,从学校到企业时一般都有较高的期望值,一旦现实与期望的落差较大,就会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我国物流业现在还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服务业,工作条件还比较差。有不少订单培养学生到企业后很快就离开,说明订单培养并不能为企业保证一个比较稳定的新员工队伍。

其二,现代社会是一个动态社会,许多人不会终生从事一种职业,物流业更是一个动态系统。订单培养只是把注意力放在对企业的好处上,较少考虑培养的人才以后的发展问题。订单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企业的岗位要求,而不是人才以后发展所需技能的要求。如何解决当前和长远利益的矛盾,是订单培养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其三,企业所需的技能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企业是希望得到能进行实际操作的工作人员,但人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工作技能,同时还需要提高素质,加强修养,提高生活质量,而这需要进行素质教育。订单培养强调了技能培养的方面,同时而对素质培养强调不够。物流业工作的特点又是专业比较狭窄,仅为特定企业培养的技工以后如何适应工作的变化也是一个问题。

我国物流业发展当然需要高技能人才,物流企业在职业院校中订单培养新员工也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办法,但要全面而又理性地研究订单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合理解决各种矛盾的办法,才能实施好这一人才培养方式,为真正实现物流业的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

作者单位:淄博职业学院

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四篇:加快发展服务业,新华网,news.省略/misc/2006-03/16/content_4309517_7.htm,2006-3-16.

[2] 王保军.订单培养,校企双赢[J].中国职业教育,2007, 18:30-32.

[3] 喻红艳.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 , 2006, 6:13-15.

[4] 熊惠平.高职教育实行"订单培养"模式的困难与问题[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4:14-17.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在物流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下一篇:基于现代物流思想的教学过程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