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民俗(四)

时间:2022-09-01 05:58:25

【摘要】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和“初”的意思相同,称“端五”即“初五”。“五”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加...

国学•民俗(四)

元宵节的由来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之所以称“元宵”,是因为这一天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据说源于汉朝,是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专权,吕氏家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铲除了吕后势力,拥刘恒为汉文帝。由于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这一天定为元宵节。到了汉武帝时,“太一神”的活动设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元宵节起源的另一说与天象有关。古时候,人们称每月十五为“望日”,望日月圆,意味着团圆吉祥,因此将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都定为节日,即上元、中元、下元。其中上元(正月十五)是第一个望日,最被重视,后来发展成了元宵节。依照民间传统,节日的夜晚要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后世陆续又有了放烟火、舞龙灯、灯谜等游戏。元宵节吃元宵,也有其渊源。相传始于春秋时的楚昭王。言昭王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竟是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昭王不解,于是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孔子所说的“浮萍果”就是后来的元宵。作为节日食品,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为冬至之后106天。《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来临,气温升高,雨量增多,很适宜春耕播种,因此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说明了作为节气的清明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清明成为节日,相传出自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经过历代沿袭于是成了固定的风俗。中国广大地区都有在清明之日扫墓(一般在节前后十天左右进行)、祭祖、踏青的习俗(一般来讲,北方人重墓祭,南方人多在这一天出游踏青)。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后,后世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了清明之中。尤其在宋代后,寒食禁火扫墓之俗转移到了清明之中。随着寒食节影响的消失,清明节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变成了生活中的重要节日。

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和“初”的意思相同,称“端五”即“初五”。“五”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加上午时为“阳辰”,所以,端午节又叫做“端阳节”。对于端午节,一般传统的说法认为源自对屈原的纪念活动,然而因为许多端午习俗的历史比屈原的传说要久远,因而有学者推测,端午节另有起源。比如有学者认为,这一节日来自对恶日的禁忌。

农历五月,是仲夏疫疠流行的季节,民间有“恶月”之称。在这期间,人们的作息也都以安心静养为原则。而在《史记・孟尝君列传》中,因孟尝君生于五月五日,其父甚至要丢弃他以避不祥。对于五月初五恶日的忌讳,可谓颇有渊源。另一种说法认为端午和龙有关,是举行图腾祭的龙的节日。虽然说法纷纭,但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仍是纪念屈原说。

上一篇:强身健体常食硬果 下一篇:文学作品赏析•《丑石》的奇异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