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在工科院校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1 04:51:11

目标管理在工科院校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分析了工科院校物理教学的现状, 将目标管理应用到工科院校物理教学中。围绕相应教学目标,对教学计划、教学组织和教学实施进行改革与调整,提出了通过目标管理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效益的构想。

关键词:目标管理; 教学改革;工科院校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5-0124-03

一、目标管理的内涵

目标是指个体、群体或组织努力达到的境界或目的。恩格斯曾经形象地描述,蜜蜂是按照自身的本能筑巢,而人则凭借自己的能动性,通过事先确定的目标,按照蓝图构筑房屋。这种能动性在人类活动的目标性上体现出来。

1954年,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 )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MBO)是指由上下级共同决定具体的绩效目标,并且定期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然后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来确定激励的过程[1]。彼得?德鲁克说:“目标并非命运,而是方向;目标并非命令,而是承诺;目标并不决定未来,而是动员企业的资源与能源以便塑造未来的那种手段”。虽然,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从字面上理解似乎是针对企业的绩效管理,但是目标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却适用于更广的范围[2]。特别是目标分解的思想,对于提高大学物理教学的质量效益同样能发挥重要作用。

二、工科院校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大学物理作为工科院校的基础学科,作为高素质工程人才的必修课,其教学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3-4]。目前,工科院校的物理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教学内容“工程”特色不突出。大学物理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近代物理,基本沿用建国初期从苏联搬来的知识框架。这种课程体系由于过分强调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把与工程技术应用比较密切的空间技术、传感器、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红外技术、光全息等排斥在大学物理教学之外,很少注意近代物理学与现代工程学的血缘关系。例如:上世纪40年现的顺磁共振制成的微波固体量子放大器,使微波雷达、人造卫星和遥测、遥控、射电天文获得高灵敏度的微波系统;近30年来发展的核磁共振扫描设备是比X线和X-CD更先进的医疗设备。在教学内容的取材和设计上,偏重于理论知识和理想化条件下的讨论,缺乏建立理想模型与实际应用之间联系的意识,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这就使得部分学生甚至专业教师认为学了物理没什么用。另外,多数工科院校开设大学物理的专业均采用相同的教学大纲,讲授相同的内容,这就使得大学物理的教学无法针对不同的专业有重点的讲授。特别是没有将物理学与工程技术很好地结合,使得工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的“工程”特色不突出。[5]

第二,考评制度不适宜。目前,许多工科院校大学物理考核仍采用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甚至有的院校还实行统考。在大学物理教学课时不断压缩的情况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考试合格率,老师们对一些与学生专业相关但又不考的知识不敢深入讲、不敢扩展讲。久而久之,教与学的目的实际转变成了以提高考试分数或考试过关率为目标,使“素质教育”落为空谈。

第三,教学对象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物理教学面对的是刚刚走出高中校门的大学一年级新生,而现有的教学模式无法针对学生特点实现最大教学效益。教学对象现状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学习基础存在差异。同一级学生中由于生源地教学质量不同、所学专业不同等原因,存在着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另外,由于大学扩招,学生基础差异比以往更为明显。二是对大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适应。不能很快实现由中学的主要靠老师教到大学的主要靠自己学的转变,不知道如何学习。很多原来在中学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因为不能很好地转变学习方法而失去了佼佼者的地位。三是学习动力不足。

三、目标管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等工科院校的教学目标可分解为教学总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高等工科院校的教学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工程人才。物理系作为下一级教学部门,其部门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物理学的内容、方法、工作语言、概念和物理图像以及历史、现状和前沿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学习专业课程、获取专业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其个人目标就是尽可能地使学生对所授知识感兴趣,以及当兴趣产生时给学生以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猎取更广的知识、开阔更广的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高等工科院校的教学总目标及物理学特点,为实现大学物理教学目标,依据目标管理的思想,教学计划与组织部门和具体实施教学的个人可对以下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与调整。

第一,教学计划与组织的目标管理。教学计划与组织的目标管理,就是根据部门教学目标对教学计划与组织进行改革,实行分类排课、分级教学及综合考评[6]。(1)分类排课:分类排课就是针对不同类别学生的专业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并据此调整教学内容和时间。首先,对比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相似原则将专业划分为机、电、土木、材冶及环工等类别,对每一类别的大学物理教学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其次,依据每一类别的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调整,并对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在时间安排上予以倾斜,使教师能对这些内容进行重点和深入地讲解。例如:对于计算机专业及电子信息专业,可以在电磁学、光学方面安排相对较多的教学时间,这样就可以对分析光盘、磁盘的读写原理及鼠标定位的工作原理等扩展知识进行介绍;对于土木专业及给排水专业,可以在振动波动及光学方面安排较多的教学时间,这样就能引入建筑学中的“风洞实验”及光学的无损检测等内容进行讲解;对于食品及生物工程专业,可以在热力学及电磁学部分安排较多的教学时间,这样可以介绍食品的低温灭菌、液态食品的脉冲电场灭菌及电磁场对生物生长及变异的影响。通过分类排课,既能够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突出专业特色,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培养创新意识。(2)分级教学:由于学生的基础存在一定差异,有必要对同一类别的学生实行分级教学。所谓分级教学,指的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按不同的要求进行教学。按照学生基础与学生意愿相结合的原则,可将学生分为二至三个层级,每一层级都设定与之相应的分级目标。由于同一层级的学生基础相差不大,就教师而言,在教学时可以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这样就不会出现基础好的学生因讲课的内容过于浅显而精神涣散、基础差的学生因讲课内容过于深奥而摸不着头脑;就学生而言,由于目标一致,基础又差不多,形似于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样便于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学习积极性。(3)综合考评:就是采取多种形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各个类别、各个层级的教学在达到各自目标的同时,整体更接近于教学总目标,提高考评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真正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

上一篇:消费者对地理标志农产品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下一篇:亨利?詹姆斯的《意大利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