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德育让红领巾更鲜艳

时间:2022-09-01 01:05:40

走进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西六路小学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群群天真可爱、阳光自信、戴着鲜艳红领巾的小学生。他们每天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游戏、活动、学习,体验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要培养的人乃是生活中的人、生恬着的人、要生活的人”,离开了人的生活去谈人的教育,等于把人抽象化、简单化。只有关注学生的生活,指导学生生活的德育才是有效的教育。在德育教育中,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训练、验证、实践道德规范,丰富自己的道德认知,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求、信念和行为。学校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德育阵地,让鲜艳的“红领巾”活跃在每一个角落。

一、常规活动实践德育’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学校生活有一部分活动是每天周而复始地进行的。例如,学习活动、两操活动、课间活动、卫生清扫、上下学、校内就餐等常规活动,就在这些看似普通而平淡的活动中,塑造了学生不同的行为习惯。因此把常规活动做实并做出特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易于产生德育认识。西六路小学在日常德育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四个亮点”,即: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排队上下学,见到客人主动弯腰鞠躬或敬队礼问好,见到地面有纸屑主动弯腰捡起,中午课后学生安静有序地就餐。

场景一:每天早上7:30,在西六路小学的大门口,就可以看见一群戴着红领巾的执勤班级的学生排着整齐的两列队伍,站在校门口迎接师生的到来。“同学们早!”“老师早!”“阿姨,请您止步,请问您有什么事情,我可以帮您转达吗?”“同学,请留步!没戴红领巾,是哪个班的?请登记一下。”就是因为有了这些红领巾监督岗,同学们每天上学放学都排着整齐的队伍,井然有序,成了西六路小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场景二:周五放学后,学校升旗台前,一群少先队员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进行升旗礼仪队的训练,瞧,队长的口令一响,大家精神抖擞,严肃认真地训练起来。“抬头挺胸!”“脚步要整齐!”队长在一边喊口令,一边指挥着队员,这架势,俨然天安门前的升旗仪仗队!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介绍旗手、升旗手、护旗手的事迹,出旗、升国旗、指挥唱国歌、公布本周值周班长名单,表彰上一周的优秀值周班长,这一切活动的安排,都是少先队员自己来组织的。

场景三:课间,一下课,校同里就活跃着一批戴小红帽的志愿者:“同学,别跑,同学之间发生了碰撞可要伤身体的!”“同学,这是升旗台,是周一升旗用的,到那边玩去吧!”“……”原来,这是西六路小学少先大队的学生自发组织的志愿者队伍,是专门整治课间秩序的,在他们的监督之下,学校课间秩序十分良好。

二、主题活动体验德育

在德育工作中,空洞的强制性说教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排斥和反感,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主题体验”式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是不断变化创新的。每年五一节前夕学校都要组织“手脑运动会”,每一届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不同。例如:一年级的整理书包比赛,二年级的戴红领巾、穿衣服比赛、三年级的择菜比赛、四年级水果拼盘大赛,五年级的包水饺比赛,等等。活动前学校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让孩子们充分练习,活动过程全员参与,活动结束孩子们都有感悟,在生活技能方面给孩子们以实际的锻炼。

三、社会活动感悟德育

社会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挖掘社会中的人力资源、地域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德育实践的另一条有效途径。我校多年来坚持以共建为依托,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已建立了一批社会实践基地。

1、校外辅导员进课堂,引领“红领巾”体验生活。各个中队根据自身特点,选拔优秀的学生家长作为校外辅导员走进学生课堂,与“红领巾”分享社会大课堂,给少先队员们在精神上注入了新鲜血液。“法在我心中”、“弟子规讲堂”、“交通安全记心中”就是校外辅导员给孩子们上的生动的微型生活课。

2、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红领巾”更加鲜艳。每个学期,每个中队带领少先队员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体验生活。每次组织活动,都要确定好讲解员,给少先队员做好充分的讲解,因为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窄,理解能力差,有了工作人员的指导才能了解得更多。

3、体验快乐,感悟生活。每一次的校外体验,少先队员们都自发地写出自己的感受,在文字中再一次领略校外生活的快乐。各个中队也及时总结,把经验传达给下一中队。

(作者单位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西六路小学)

上一篇:浅谈如何利用少先队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一篇:浅谈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