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当代大学教学管理

时间:2022-09-01 09:55:05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当代大学教学管理

【摘 要】当代大学作为中国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的教育基地,必须树立注重人的全方位发展、开发人的内在潜能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大学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管理理念,不断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增强学生的主观学习热情,促进大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以人为本理念 当代大学 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062-01

建立以人为本的大学教学管理体系是时展和社会变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大学教学过程中的内在需求。大学是高等教育的集散地,包含了多种民族文化和民主力量。大学教学管理的水平与好坏会直接影响该所大学的教学质量和外界声誉,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体系是目前大学面临的首要任务。

一 以人为本教学管理的核心理念和内涵

在所有的管理体系中,人是最为活跃、最具有创造能力的基本要素,无论是管理活动中的实施者还是承受者都离不开人这一根本要素,也就是说人在各类管理系统中都处于核心地位。以人为本理念中所提到的“本”,指在管理活动中,要把人作为其最主要的主体、依据和目的进行管理,体现出以人为本理念中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肯定。在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中,必须以人的实践作为主要依据,尊重人的实践结果和过程,继而达到解放人的天性、树立人的正确价值取向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在教育的过程中树立一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意识,强调对人潜能的开发,继而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的第一需要来进行教育的方法。目前大学教育的发展既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的发展需求,而人和社会又同时都是教育的主体对象。大学在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应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进行充分的考虑,这样才能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大学的教学管理中进行全面的落实。

当代大学在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应自觉、彻底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起系统的以人为本的校园管理文化。以人为本的大学教学管理应注重对学生的培育,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个人的创新性思维以及创造能力,继而有效提高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效率。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体现出办学以人才为根本、以教师为主体,学校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二 当代大学在教学管理中推行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措施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指大学的教学管理人员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其工作的根本目标,将以前固有的迫使学生必须遵循的教学管理模式转变成能够符合学生心理意愿的教学管理模式,继而使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效确立。首先,大学的教学管理制度要从管制学生转变成为学生提供服务。传统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强调的是对大学生进行严格的规范和管理,学校内各个部门扮演的都是管理者的角色,这样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人为本的大学教学管理应将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一切以学生的利益出发,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继而从实际上关心学生的发展并帮助学生解决切实存在的问题。其次,要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以人为本的大学教学管理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控制的对象转变成参与教学管理的主人,继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打造出具有独立人格的全能型人才。

2.树立以教师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

树立以教师为本的大学教学管理理念,指要对大学教师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关心教师的日常生活,满足教师在多种层次上的需求,真正地从教师的实际利益出发,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等作为大学教学管理的主要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在以人为本的大学教学管理中,应确立教师在教学管理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力求教师能够发挥最佳的工作热情,给予教师自由发展的授课平台,使教师能够将学校教学的发展目标作为自身的发展目标,继而将学校的利益及教学效果与自身的个体利益、教学质量、人文关怀融合到一起。

三 结束语

大学中的教学管理实施者和所针对的对象分别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又是两大最为特殊的群体,在大学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学习以及生活等方面,大学的教学管理起着一定的引导作用。故大学在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应从教师和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不但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还能体现教师的个人价值,继而为教师和学生营造出一种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袁明香.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当代大学教学管理[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66~167

[2]刘木子.探析“以人为本”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理念――以深圳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2012(17)

[3]李忠华.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上一篇: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微博环境下创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路及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