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病理教学中实现高效课堂

时间:2022-09-01 09:37:27

浅谈如何在病理教学中实现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R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498-01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课堂教学形式变化多样,新课标给病理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本文结合具体病理学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提出了对新课标下病理教学的高效实践方法和形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们提出了新的要求,病理老师们也正努力将新课程的理念渗透到自己的病理课堂教学中,那么怎样才能实现病理学的高效课堂成为教师们首要解决的问题。高效课堂里的“高效”不是看老师讲了多少知识,而是评价学生会了多少知识,并能利用已会的知识转化成能力的多少。课堂的高效与否必须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能让学生学得好并快乐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怎样才能打造快乐高效的病理学课堂呢?

1 高效课堂中转变教师的课堂角色

新课改形势下,教师不仅仅是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和解惑者,在病理学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尽量体现多元化的特点。

1.1 教师是学生思维的启迪者

教师以病理学教材每个章节内容为“话题”去设计、建构学生学习的问题。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质量决定学生学习的质量,恰当的问题设计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高质量的问题,能起到“以问展思,因问刻铭”的功效。因此,要提高学生对病理学基本知识点探究的质量,必须把握好“问题设置”的原则:设置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启发性、一定的思维力度和挑战性。

1.1.1 问题要具有针对性 明确目标,精心设计[1]。在病理学教学中设置问题要有针对性:针对本课堂内容知识的重点、难点、学生认识的疑点和对知识理解的关键点来设置。比如:在《消化性溃疡》的教学中,可以设置能对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在病理与临床联系上进行比较的两个病例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以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

1.1.2 问题要具有启发性 设置的问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理论联系临床,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

1.1.3 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力度和挑战性 设置的问题能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问题设置的难度要适宜,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保护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因为当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把问题弄明白的时候,他们会领略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2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在病理学教学的课改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在课堂上的另一种角色——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首先,根据病理学教学大纲帮助学生设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且确认和协调达到预设目标的最佳途径;其次,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和浓烈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师在评价时应以欣赏鼓励为主,让其充满成就感和荣誉感,以激活其学习思维,从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以病案导入、热门话题导入、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导入、自编诗词导入等。如在学习栓塞时,先朗诵曾经我学到的“三字经”:……讲栓塞,说血栓,最常见;打吊针,排空气,工作细,免栓塞;……

1.3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在病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组织课堂,要真正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超前的思考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还应注意什么,从而灵活的安排每个教学环节,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1.4 教师是学生学习方法的点拨者

当教师真正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当起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启迪者、促进者、组织者,但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问题:到底教师该在何时做点拨,从而能体现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其难点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得出以下几点经验:首先,在学生自主探究中遇到困难时及时点拨;其次,在学生表述出现异议时及时点拨;还有,在习题训练环节中,学生对题意理解有偏差时及时点拨。教师的点拨是课堂的画龙点睛之笔,适时的点拨让学生瞬时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2 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病理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发言,在探究中寻找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如:对班级学生根据座位划分板块,每四个或六个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在进入新课前安排学生预习,并通过预习由每个学习小组提问,组长在课前将问题交上来,老师根据学习小组所提的问题单,选出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问题,以保证不偏离教学方向,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让课堂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讨论、协商中进行。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要多动脑,勤思考,不断总结,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吸引学生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受好奇心驱使,正确的认识自己,从而获得自信和优越感[2]。

3.1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

3.2 启发学生梳理问题

引导学生多向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设置个别临床案例,鼓励学生讨论或辩论,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3.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突破一节课的教学难点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思维,怎样准确理解问题,怎样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怎样根据教学内容回答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4 坚持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包括反思教学行为和反思教学效果。在病理学教学中坚持教学反思是对自我的肯定与否定,这也是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必由之路。

4.1 反思教学行为

重点反思在病理学教学设计过程中每一环节的教学行为。首先,反思教学行为是否体现了教学设计的目标;其次,反思教学行为是否将预设的教案转化为课堂的教学实践;再者,反思教学行为是否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最后,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能在课堂学习中应对偶发事件,把教学中的意外转变为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4.2 反思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包括本课堂教学效果与阶段教学效果。本课堂教学效果的反思主要是关注学生的当堂反应和当堂作业等学习状况,总结课堂上学生参与思考、讨论、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以及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阶段教学效果的反思常通过阶段测试、作业练习等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来进行。

总之,在新课改形势下,要在病理学教学中实现高效课堂,应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成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教师有效引领,学生有效学习,从而构建病理学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杜运凤.新课改下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J].新课程研究,2012,253(3):37.

[2] 韦小利.浅谈中职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时代教育,2012,12(6):42.

上一篇:浅议现代病原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状况 下一篇:国内发展全科医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