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地方特色 实施品牌战略 发展壮大园艺产业

时间:2022-09-01 09:19:25

挖掘地方特色 实施品牌战略 发展壮大园艺产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蔬菜、水果在食物构成中所占的比例愈来愈大,在补充人体营养、增进人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他园艺产品(例如花卉等)也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园艺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志。

1.园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弱 我国的园艺生产多为个体分散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十分突出。由于土地分散,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加之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很难控制园艺产品的种植面积,使园艺产品种植计划性不强,面积变动大,从而造成价格波动过大,过剩“卖难”问题十分突出。

1.2园艺产品利用形态多为生鲜状态,运输途中损失大 园艺产品利用形态多为生鲜状态,一般含水量在90%以上,加之园艺产品采后处理相对落后,园艺产品的加工程度不高,采后处理链尚未形成或不规范,造成运输途中损失严重。据统计,我国蔬菜每年在地头和流通过程中损失浪费率占产量的l/3。

1.3品牌化率低 虽然我国是世界果品、蔬菜、花卉生产大国,苹果、梨产量为世界第一,柑橘产量仅次于巴西和美国,但我国的园艺产品大多以原料或半成品的形式出口,没有龙头品牌,没有高附加值或精深加工的产品。我国的园艺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只能赚取廉价的劳务费,而劳动力成本正在迅速上升,过去生产中的成本优势将逐渐弱化。

1.4对园艺产品的安全生产重视不够 一方面是人们对食品安全高度敏感,另一方面是对生产环节的控制和监管很难到位。虽然我国是世界果品、蔬菜、花卉生产大国,但由于农药、化肥残留超标,仅有5%能够参与国际竞争。许多发达国家出于对食品安全性和贸易保护主义考虑都相应出台了技术贸易限制措施,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准入门槛。

2.园艺产业发展趋势

2.1正在向适度规模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 园艺产业在政府引导、企业带动、重点户示范等多项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正在向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生产的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通过培养园艺产品经纪人、加强流通环节管理等措施,正在形成各环节有机结合、利益共享的产业结构,有望实现园艺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经营。通过园艺经纪人跑市场、摸行情,哪里市场紧缺就把产品运往哪里,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农民种植一些价格高、市场潜力大的时令园艺产品。通过建设具有区位优势和重要集散功能的批发市场,增强大流通枢纽,以及商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的综合功能,来加强流通管理。

2.2各地优势园艺产业和品牌商品发展迅猛 我国有丰富的名特优园艺资源,政府正在通过大力推进“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一村一品”工程,来挖掘和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各地的优势园艺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目前,我国的园艺产业正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加速发展,城乡居民对安全优质园艺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呈快速增长态势。提倡无公害、绿色、有机园艺产品的生产,有品牌、有商标已成为发展趋势,“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质量体系正在建立,因此,无公害、绿色、有机园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

2.3以观光、休闲园艺为主题的产业快速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城郊等许多地方,以观光、旅游、采摘等为主的休闲园艺、生态餐厅等迅速发展,都市农业提上发展日程。把现代农业展示、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走果、菜、花综合经营发展的道路,集农业生产、生态建设和愉悦身心于一体,实现了城乡互动,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都市农业具有保障生活、发展经济、平衡生态、旅游休闲、出口创汇、教育示范、致富农民等作用,有参与体验(采摘等)、展示示范(观摩教育)、休闲疗养等形式,如今已经日益成为大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发展园艺产业的对策和措施

3.1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园艺产业 根据各地资源禀赋的差异,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生产具有当地区位优势、资源优势,适于当地自然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的有特色、高附加值的优势园艺产品。根据各自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使其逐步成为具有区域特点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 发展园艺产业,不要盲目跟风,要立足资源优势、气候优势,因地制宜走特色化道路。

3.2采取差异化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以及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消费市场不断细分,消费习惯的多样性正在形成,要求产品多样化、高营养、无公害,因此园艺产品要在生产安排上合理布局,形成特色,一是要合理搭配品种,在产品上实现差异化;二是要在茬口安排上实行多样化,错开播种期,实现同一上市期的产品种类多样化和同种类产品的不同上市期。只有细分市场,合理定位,实现差异化(迷你型、保健型、休闲观光型),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任何竞争优势都是暂时的,而不是可以长期保持的,所以在持续壮大核心业务的同时,不断微调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3.3实施品牌战略,为园艺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消费者对品牌和名特优园艺产品的追求正在增加,因此,要求在安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增加产品中有机园艺产品、特色园艺产品等高质高价产品的比例;在通过注册商标大力开展品牌经营的基础上,结合地理标志、无公害认证等措施,打造绿色有机园艺产品。 一个园艺产品发展的好坏,与社会的发展水平、社会环境、政府支持、产品包装、营销策划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最终能够走多远关键在于园艺产品本身的内在质量。所以,取得了商标、地理标志,获得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还需要在产品的内在品质上下功夫。

3.4加强营销,保持园艺产业持续发展 采取多措施、多角度的营销策略,形成多元化的市场营销模式,如现场展示、展览会、展销会、节假日礼品盒礼品箱、超市直销等,还有保健、教育、采摘、娱乐、体闲等各个方面。在园艺产品的营销中,口碑的重要性不能忽视。特别是当口碑出自于具有说服力的人,并且配合最佳时间、地点会创造极大的产品知名度,营销适时介入,就可以让这些知名度刺激出销售订单。所以,有了好的产品,打造了品牌,还要做好产品的营销服务,才能保持产业的持续发展。

3.5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争取政策扶持 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向,以及相应的扶持政策和鼓励措施。园艺产业的发展,要善于搭上国家政策扶持这趟便车。现在国家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各种安全认证、地理标志的申请与认证等,许多地方政府会相应地出台一些鼓励措施,或者政府出面举行一些推介活动。

3.6科学种植,持续发展 虽然园艺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加强,农民种植园艺作物、农业相关企业发展园艺产品的积极性在提高,园艺产品的生产也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但园艺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应得到重视。目前,连作是制约设施园艺特别是蔬菜产业持续高效发展的瓶颈。盲目扩大蔬菜的种植面积就面临着环境被破坏的危险。 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同理,发展园艺产业,也应探求既能实现发展目标,又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途径,寻求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摘自《北京农业信息网》

上一篇:节水灌溉工程发展现状与管理模式研究 下一篇:谈多目标最优化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