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工程发展现状与管理模式研究

时间:2022-08-19 10:40:59

节水灌溉工程发展现状与管理模式研究

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与发展是节能的体现,是目前新疆地区应该重视的问题。虽然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还存在弊端,但是经过不断的努力与完善,节水灌溉技术的经济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1.现有农场的管理模式

农场的主要水源是渠水,渠水水质泥沙含量大,地下水位在300米以下,没有井水。针对农场水源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模式。

1.1农场管理模式 采用加压滴灌系统进行管理,从沉沙池、设备操作到田间开启闸阀滴灌由连队派人负责;节水设备的维修、养护以及收缴水票设有相应的负责班长;农场的水管站负责将水配到沉沙池。

1.2自压系统管理 水管站2013年开始从源头管到地头,管理费用按照农场滴灌管理办法进行,每亩收取12元,今后农场要求水管站把加压系统也管到底,只是目前水管站管水人员少,年龄老化,先把自压系统(共2个、控制面积1.4万亩左右)全部管上,加压系统(共14个、控制面积1.8万亩左右)由连队管理。

1.3水质管理问题 随着节水灌溉的全面推广和实施,节水灌溉如何管理成为研究的主要问题。另外,水质问题也要加以重视,农场水源来自头屯河水库,泥沙含量很大,虽然有一个水源来自十二师的红岩水库,水质清澈,无泥沙,但它只是作为调节水库,在头屯河水库春秋两季水量少时,或者遇到下雨头屯河水库泥沙含量过大时才可以用,因此如何解决泥沙问题,将成为节水灌溉要研究的课题。

2.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

2.1重建设而轻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 地方政府以及相应的水利部门在申请节水工程建设资金的时候,非常重视,在修建过程中投入很多精力,可是当节水工程竣工后,对后期的维护与管理工作不到位。维护资金不到位,导致节水措施不能在使用年限内正常工作,不仅浪费了成本,也没有达到节水灌溉的应有效果。

2.2农田的生产体制与节水灌溉技术不符 农田属于家庭承包责任制,导致农田位置分散,一片耕地属于很多个农户,每个农户种植的物种也不一样,这使得节水灌溉措施难以实施。即使实施,在节水灌溉的管理与运行上的投资也会增多。

2.3管理体制落后 模式缺乏规范性,是目前节水灌溉工程的严重问题。管理灌溉模式多种多样,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缺乏时效性,原因是管理模式缺乏规范性。很多企业明确了规章制度,但是在实施上没有得到落实,时间一久,各项矛盾必将暴露。

3.节水灌溉工程管理模式研究

3.1针对泥沙沉积做出相应的处理 引水口位置的选择。引水口布置在河流弯道的凹岸处,这样利用了弯道环流的作用,引取表层含沙量少的水;在引水口采取防沙措施,设置拦沙坎,橡胶制作的活动拦沙坝。对渠道的泥沙进行处理,设置沉沙池。对泥沙进行分散处理,改善灌水建筑,提高建筑的质量,如提高渠道的光滑程度,这样可以加快水流的速度,减少沉积的发生;利用渠道输水、输沙的能力,将水引入沉沙池,将水进行沉沙处理。

3.2将土地制度的改革作为首要的研究问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土地制度已经跟上不农业发展的步伐,尤其是不利于节水灌溉技术的规模实施。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根据我国农业发展形势对其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使其跟上农业的发展形势,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3.3采用激励机制来达到节水灌溉的全面实施 在实施节水灌溉工程时,主要的使用群体是农民,所以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需要农民的大力配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要想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大力配合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与使用,应该适当地对农民进行补助激励,对节水灌溉的农民给予适当的补偿等。

3.4建立合理的节水灌溉模式,规范管理方法 在节水灌注工程实施后,就应该根据工程的特点制定合理的管理模式,只有良好的管理模式才能使节水灌注工程得到充分的发挥。如公司制管理模式、承包管理模式,农场管理模式等。在进行管理模式的选择时,应该根据特定的工程进行细致的研究,将各种管理模式进行对比,选择一个适合经济发展的管理模式;选择适当的管理模式后,就要对管理模式进行规范化管理,要对节水灌溉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发展情况进行细致地研究与分析,然后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并将规范制度落实到实处。

上一篇:强化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下一篇:挖掘地方特色 实施品牌战略 发展壮大园艺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