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间金融机制的培育浅析

时间:2022-09-01 09:12:40

农村民间金融机制的培育浅析

【摘要】当前,在正规金融不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情况下,我国农村民间金融日益活跃起来。由于缺乏法律与政策支持,导致民间金融业监管不利、运作无序,影响农村金融稳定。因此,我国应加紧对农村民间金融进行规制与引导,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法律规制体系与运行机制,以实现其稳健与良性发展。

【关键词】农村金融 民间金融 法律规制 培育机制

农村民间金融是指以农村为活动领域,以农业和农民为服务对象,在农村社会系统之内所产生的各类自发的、民间性的金融活动与金融交易关系的总和。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民间金融的资本规模不断扩张,信贷总量已达1.1~1.4万亿左右,年均增长率超过12.6%,接近正规金融市场容量的三成左右。①基于潜在的巨大资本规模和正规金融无法比拟的借贷优势,民间金融已成为农村融资主体的重要资金来源。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活跃盛行的原因探究

正规金融对农村融资的供给严重不足。在我国农村,由于在融资主体上,农户过于分散,资金需求过小,监管成本过高;而农村中小企业业务规模偏小、信用程度较低、抗风险能力弱。在融资用途上,传统种养殖业周期性长、季节性强、风险性大;企业生产技术含量少、管理水平低、竞争力差。这些劣势因素增加了融资与监管的成本和风险,使得正规金融机构对其服务力不从心,相继撤并4万多个县级以下机构。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严重不足的现实状况直接导致了农村民间金融的普遍存在与盛行。

农村金融多元化需求致使缺口不断扩大。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过去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发生巨大改变。尤其以各种生产经营性为主导的企业型经济形态不断涌现,诸如个体户、专业户以及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的兴起和活跃,其生产规模持续扩张,对资金的需求日益扩大与多元化。民间金融为之开启了一条新的多样化融资渠道,有效地缓解了农村资金供需的矛盾,弥补了农村金融日益扩张的缺口。

民间金融具有适应农村广阔市场的天然优势。农村民间金融大多是基于地缘、业缘、血缘和亲缘所形成的信用关系,在村民或其他农村经济实体之间提供的资金融通服务。民间金融因天然地与农村的经济环境和经济需求相融合,是一种自发的内生于农村乡土社会的金融形式。其具有地域分布广、信贷资金多元、组织形态多样、运营机动灵活、借贷双方彼此熟知、交易费用相对较低、微观信息较为灵敏等正规金融不可取代的自然优势和特征,因而赢得更加贴近农村和更能满足农户实际需求的“草根金融”的美誉。正是这些正规金融不具有的特质和优势促使其发展不断壮大。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无序的根源剖析

因缺乏外在制度的合理安排以及自身先天的内在缺陷,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培育和发展机制还很不完善,致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存还在着诸多乱象、问题与风险。

处于于法无据状态。目前,我国尚无专门法律对农村民间金融进行全面系统地规范。现有规范民间借贷的法律规范散见在《刑法》、《物权法》、《合同法》和各种司法解释等规定中。关于民间借贷利率,《合同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中有关“不得高于国家基准利率四倍”的规定,对于活跃的农村金融市场而言显得极为不适应。而且,由于我国对于涉及民间高利借贷行为的处理规定,长期处于一种“民事无力、行政越位、刑事缺位”的困境之中,使得妥善化解民间借贷纠纷的难度日益增大。因法律规范的缺失,农村民间金融的主体地位一直未能得以有效破解,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存在于法无据、运营无章可循、发展摇摆不定的状态,严重束缚了民间资本的合理流动。

缺乏制度配套。2004年以来,虽然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已经多次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允许民间资金进入农村金融体系,并为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规范发展做了有益的探索。但由于该准入政策实施还处于探索阶段和摇摆不定的状态,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框架。较之于法律,因临时、应急性政策本身的模糊性和易变性等特点,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始终处于一种“有名无分”的尴尬境地。碍于准入门槛过高、手续繁杂等限制性因素,其仍面临着“玻璃门”的窘境,金融业务活动严重受到束缚。同时,农村民间金融因政策缺位而发展无序,也反过来影响和削弱国家对整个农村金融宏观调控的力度和预期效果。

监管处于“真空地带”。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监管体系尚不完善,无论是在监管机构、内容、手段和措施上,还是监管环节与程序上均存在缺位与空白。而且,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管理的体制性歧视和限制,政策上对农村民间金融的生存和发展一直保持着抑制性态度,直接导致对于民间金融的监管依然是重于堵而轻于疏,难以对地域分散、数量庞杂的监管对象形成有效监控。②这致使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往往与集资诈骗、高利转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违法发放贷款等经济犯罪案件交织在一起,并时常伴生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以及暴力催收导致人身伤害等恶性事件发生。民间金融长期游离于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之外,既扰乱农村金融和生产生活秩序,也给危害广大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埋下了隐患。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培育机制的基本思路

农村民间金融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实现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加快农村金融法制建设步伐,则是促进农村民间金融健康发展和运行规范化的重要前提。

加强相关立法。首先,应当尽快制定《农村民间金融法》。要从立法上明确农村民间金融是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其从组织形态、经营范围、运作方式、监管机制、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为交易各方建立一种稳定的制度预期。通过确立正式的法定地位,规范合法的经营行为,将其纳入农村金融体系,使其正当的业务公开化、合法化,并参与到整个农村金融市场中,与正规金融形成合理竞争和良性互动。

其次,修改和完善现有相关配套法规。通过修改、补充和完善《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有关抵押担保、借贷利率、准备金率和资金充足率等不符合金融市场内在发展规律的限制性规定,适度扩大范围、合理设定界限,以维护民间各类金融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允许其结合地域和市场特点,合理安排信贷业务,并逐步纳入监管视野,以给予民间金融适宜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同时,央行、银监会等专门监管机构应对地方性民间商业与合作金融组织,以及各种基金会、私人钱庄、民间集资等融资行为出台更为明细的规定加以规范和引导,以促进农村民间金融组织自身和经营行为的规范发展。

完善各项制度。首先是适度的市场准入机制。严把市场准入关口,是保障和促进民间金融机构安全运行、稳健发展和进行有效监管的重要前提。应加快放宽民间市场准入,用法律手段规范和引导,将非正规金融纳入到金融管理中来,依据其地域特点和服务对象,从包括注册资本、经营范围、营业场所、组织机构、人员管理等准入条件入手,切实把好民间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使其真正成为合法、独立、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主体。

其次是明晰的产权配置机制。财产自由与产权清晰是农村民间金融得以良性运行的重要标志和根本保障。因此,在产权结构方面,应明确和保护农村民间金融组织投资者的财产所有权以及由此派生的支配权和监督权,使投资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所有者、受益者和监督者;在融资格局方面,应对其因地制宜地进行金融资源配置,并着重培育股份制、企业化的民间金融,优化资产结构和业务结构,以规范其组织形态和金融行为,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益,促进农村民间金融由低级向高级形式转变。

再次是灵活的运营管理机制。担保方式上,适当放宽农村金融的抵(质)押品范围,探索无抵押担保贷款等更适应市场需求的信贷产品,为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和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开辟方便快捷的“绿色通道”;信贷利率上,允许民间金融机构准确把握自身市场定位,针对不同的信贷主体在当前市场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比较灵活地设定差异化的浮动贷款利率;运营方式上,给予农村民间金融充分的自主经营权,使其顺应市场需求和乡村特色,提供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及建立有效的风险内控机制。

最后是严格的市场退出机制。成熟的金融市场需要有完善的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为有效规范借贷和担保各方行为,避免财政金融风险传递与波及,应建立明确的金融违法行为的处罚制度,形成一套有效的包括退出审计、责任追究和利益保护的清理退出机制。对于当前实施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民间借贷领域违背诚信原则,扰乱金融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通过依法破产、行政关闭、吊销营业执照、司法解散等措施予以坚决制裁和取缔,使其有序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以保证整个金融体系健康与稳定。

【作者为郑州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周维德:“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法律审视与完善之思考”,《农村金融研究》,2011年第5期,第61~65页。

②杨志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对策探索”,《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第91~93页。

责编/许国荣(实习)

上一篇:浅析政府危机管理中的网络新闻发言人 下一篇:论低碳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