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2-09-01 08:56:37

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 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二两个年级的2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及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20位体育教师进行访谈,找出影响学生体育参与的主、客观两个方面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为如何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如何改进高等教育中的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参与;影响因素;研究

身体健康是人们从事各项事业的保障,而体育锻炼是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如何使人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是体育学界一直研究的重要课题。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个学校教育阶段。然而,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情况并不容乐观,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对高等教育中的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参与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找出影响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参与的主要因素,从而为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参与提出建议,同时也为促进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体育参与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二两个年级学生中的24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800人,女生600人。对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及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部分体育教师进行访谈。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中文体育学术期刊和体育著作等文献资料,获取近5年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借鉴其中一些对本研究具有指导性作用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2.问卷调查法。依据本研究需要,在咨询部分教授、专家的基础上制定了调查问卷,按照整群随机抽样法,共发放问卷2400份,回收有效问卷2330分。回收率为97%,其中男生1735份,女生595份。

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得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

4.访谈法。通过对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及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20体育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影响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参与的因素的看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影响学生体育参与的客观因素

通过对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及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教师进行访谈,90%的体育教师认为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大多数中学教师、家长学生为了学生的升学而忽略了体育课,忽略了体育对学生身体健康、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重要作用,忽略了体育对学生、对一个人长期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导致学生对体育不重视,甚至是轻视体育。

通过对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两千多名学生的调查显示,30.38%的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是缺乏体育相关知识及相关技术的支持;24.54%的学生认为由于场地器材的不足影响了自己参加体育锻炼。对于学生体育课中积极性不高原因的调查中,66.86%的学生认为体育课中不能选择或没有选到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58.15%的学生认为体育课比较枯燥,无法引起其上课的兴趣;21.15%的学生认为体育课专业性太强、难度太大,自己无法完成或完成较为吃力;只有25.27%的学生认为体育课的专项技术学习内容不足,需要增加。

(二)影响学生体育参与的主观因素

通过对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及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进行访谈,90%的体育教师认为影响学生体育参与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一方面,学生没有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体育对人体健康及意志品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学生自身较为懒惰,怕苦怕累甚至怕脏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

通过对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两千多名学生的调查显示,27.21%的学生认为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是自己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58.45%的学生认为自己比较懒惰,缺乏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在动机;21.03%的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比较辛苦。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研究显示,影响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参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主观及客观方面的原因,学生没有认识到体育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以及体育对培养人的意志品质的作用。

2.学生自身比较懒惰,主观意识上怕苦、怕累、怕脏,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

3.运动场地小、体育器材不足,满足不了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

4.缺乏体育知识、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体育课的内容设置枯燥、体育教师引导不细致等方面的影响。

(二)建议

1.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充分地认识体育的重要性。

2.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的要求,促进学生主动锻炼身体,进而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3.从场地、器材、体育课内容设置、体育知识、技术方法等方面不断满足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纪珂.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参与倾向性、动机和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2).

[2]王传友.大学生体育参与行为调查研究――以淮阴工学院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2011,(02).

[3]刘昌滨,黎琼芳,黄家勇.广西高校女大学生体育参与现状调查与分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0,(10).

上一篇: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下一篇:反思建构,促进数学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