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课程理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时间:2022-09-01 12:14:58

实施新课程理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人的所有潜能中最宝贵的当属创新的潜力,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挖掘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意识和行为。具体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树立学生本位的观念,随时了解学生的学情,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走向,把握学生认识发展的起点,挣脱重识记和重理解学习水平的教学束缚,把教学目标始终定位在学生的发展水平上,教学生会发现、会提问、会释疑,从“学会”到“会学”,从而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

一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没有发现也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学习中发现问题的过程是学生积极走入学习材料,对材料主动进行认识加工的反应过程。其发现在这里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主体相对于自己学习水平而言的一般发现,是学生在学习现有认知水平上的发现;二是主体“跳起来摘桃子”的发现,是学生在学习最近发展区的发现。如在《磨砺意志之剑》一课中,为了讲清“怎样培养自己具有坚强的意志”,我首先出示了四幅漫画:一是上课不认真的小明;二是爱睡觉的小明;三是爱打游戏的小明;四是考试不及格的小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小明的缺点,然后提问:大家怎样才能帮他改掉坏习惯,在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之后,教师总结出“培养自己具有坚强意志”的方法,然后通过学生再认真读书,谈谈新见解,这时学生又有了新发现,即:大家所提的建议和书中的观点是基本相同的。这一发现,表明学生已掌握了“培养坚强意志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己发现后去掌握知识,对学生的认知来说是全新的,体现了较高的水平,而教师把感知目标定在学生的发展水平上,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还优化了课堂教学。

学生不是没有思考的能力,而是教师未开发出来,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种子,我们应充分相信他们,激发他们的潜力。

二 培养学生提出新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一观点非常精辟,它深刻地阐述了提出问题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学生只有勤于发问,在问问题、求解答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显然,这里所指的问题肯定不是指那些一开口能说、一翻书能言的东西,而是指那些思维容量大、探究分量重、价值取向强的非得学生攀一攀不可才能提出的具有一定新意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提出新问题呢?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要紧扣教学目标,抓住教材特点,于认识困难处、品评关键处引导学生认真琢磨以深入研究,如在讲《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一课时,学生在充分读书思考与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课的关键问题:“怎样才能实现理想呢?”学生能自己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他们已进入了积极的思维状态,这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好奇和求异心理加以引导和鼓励。没有求异就没有创造,求异往往成为创造的开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求异,让学生知道没有绝对的真理,不要盲目崇拜专家,要敢于对权威、理论、教材、教师、学校提出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引导学生去探索、质疑、创新,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潜入教材的深度和会提问题的能力,同时说明学生只要努力攀一攀就能登上台阶,提出具有发展水平的新问题。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可以说,会提出问题是学生走向学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学习中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三 培养学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要使学生真正会解决新问题,必须要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即围绕问题指向,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读书,探索与品析,既达到对问题的理解,又能掌握理解问题的过程,从而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升华为不断提高认识水平、更新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规律的过程。在这里解决问题既不能停留在教师用教的思维取代学生学的思维,将问题的结果灌输给学生,把学生当成灌输知识的容器,要学生死记硬背,也不停留在单纯地从理解入手,教学生以获得问题的答案放在学生对问题解决的思维与感悟过程上,通过暴露探究的认知过程,发现并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如在教学《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时,老师首先出示本课目标:(1)理想的含义;(2)理想的作用;(3)实现理想的途径。让学生明确任务,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理清知识。最后在班长的主持下,小组自由回答,互相补充完善,构建知识框架。老师只是适时引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高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能得到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时时注意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火花才会不断闪现,个性才会得以发展,学习的主动性才会更高,真正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唯有让学生成为主人,才能激发其创造的活力。课堂生成中,大胆鼓励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21世纪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上一篇:汉字中的“手” 下一篇:略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