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切莫让自己定型

时间:2022-08-31 10:31:47

教师切莫让自己定型

在外人看来,我们做教师的,每天的工作无非就是上上课,改改作业,每周还可以休息两天,再加上令人羡慕的寒、暑假,简直是舒服之极。但是,尽管我们每天从事的都是教育教学工作,而教育教学本身是极具创造性和艺术性的,不仅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动态的,而且所面对的学生也是有血有肉有个性的。在这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中,每一天都不可能是单一重复的。犹记得刚进入教师队伍时一位老教师曾经在一次教研活动中说:做老师最怕的是定型!当时还不曾懂他的意思,经过几年教学工作后,我深深的理解了这句话,也明白了要做到不定型其实也是很困难的。

"定型"为何意?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这个固定模式主要是指教学设计,当然也包括教师对大纲的理解把握,对学生的认识,对知识点的讲解,等等。在一个教师经过了几轮教学后,对很多知识已了然于胸,于是很容易以一种惯性的思维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这样的后果其实是很可怕的。

当代科技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而生物学科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科学课程,高中老师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对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终身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作为一个生物教师一定要随时保持敏锐的时代嗅觉,将最新的生物学知识与学生分享,拓宽学生的视野。除了在知识方面,在教学方法方面更是如此。一个教师如果在教学方法方面一直固步自封,不前进,不能突破固有模式,将永远不能突破自我,取得进步。那么教师到底要如何让自己不断进步,让自己能"不定型"呢?

1 教师应富有创新精神

一个教师如果具有创新精神不满足与现状,必定会在很多地方富有探索精神,比如在教材的把握,在对学生的态度中,在课堂结构的设计中,在课后作业的选择上等等。

首先,教师要转变和学生的关系,不是用高高在上的教师的姿态,而是用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其实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有很多种关系,师徒,朋友,哥们,亲人等等,但如果教师能以平等之心对待学生,那在交流方面就比较容易。如果教师一直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学生就难以顺利说出自己的想法,难以和教师交流。所以,教师要放下身段,来到学生身边,尽量让学生觉得只要自己敢说,即使自己说错了,老师和同学都不会嘲笑甚至辱骂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真诚的对待自己学生,拿出自己的真心来,交换学生的心。如果学生某一方面不懂,那尽量选择更适合学生的方法来和学生进行讲解,尽量以平和的心态,以鼓励支持为主,进行巧思点拨。在课后教师可以和学生经常进行一些交流,学习上的,生活上的,或者人生理想都可以。

然后,教师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表现出特异的思维时,尽量持有支持鼓励的态度,让学生能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最怕老师对于表达出个性想法的学生持不屑甚至嘲笑的态度,这会打压学生的积极性的。

2 教师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

教师常说一句话叫做"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自己则要有一桶水"。教学不是简单的操作,而是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广博而深厚的知识做支撑。教师首先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也是任何一个教师都应掌握的,只有这样才能够结合学生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他们最需要的"营养"。其次教师应对本学科知识熟练掌握并且对于与本学科相关的学科知识也应有所狩猎。任何一个学生都会欢迎一个博学的教师,现代教育强调综合,学科知识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越来越突出,单纯的浮浅的知识已经远远跟不上知识经济的需要。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育教学中灵活地运用知识,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建立起相互联系的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教师应锻炼教学能力

一个负责人的教师,心中不该只想着学生的分数,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创新意识是否得到加强,应更多地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发展着想。那如何才能做到这些呢?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习惯、熟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3.1 真正了解学生

教师应抓住一切机会了解学生。你的思维不代表学生的思维,你认为简单的知识学生不一定觉得简单。教师要从学生的心,学生的认知出发,讲授一个知识之前要了解学生对此有怎样的认知,对于和这一知识相关的知识学生又了解多少。解决这样问题相关的知识,比如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所形成的DNA种类就牵涉到数学排列组合的相关内容,学生是否知道呢。比如讲到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磷脂的得出和化学中相似相溶是有一定关系的,学生又是否知道呢。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又要根据情况换另一种教学方法。这些都是教师上课前所要了解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制定出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方法。

3.2 不走固定模式

现在生物教师可能不止带一个班,这就给教师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反复锤炼自己的教学方法。同一个内容在一个班讲完了,在另一个班上之前一定不要直接照搬一节课的。在上完一节课后,自己反思一下,这节课的得失怎么样,在哪一点上学生还是懂得不透彻,在哪一点上花了过大的力气,等等,这些都是要反思的。那这些问题发现后自己又怎么解决呢,可以自己看看其他优秀教师的,或者同事之间再讨论下。力求让自己每一节课后都有所收获,在下一节再能有所改变,这样才是一节有效的课。

在生物教学中,倍受教师青睐的传统"讲授法"现已受到严峻挑战,它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广大生物教师应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合作型学习、自学式学习。其中探究式学习应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此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可广泛采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部分内容也可采用。其过程是:提出课题设计探究结果分析、评价。

3.3. 抓住一切机会提升自我

教师自我进修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如本校的教研活动,外校的教研活动,校级交流,还有各种讲座培训等等。教师要抓住这些机会努力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升自我。比如外出听课前对要讲的知识有个充分的认知,自己可以先设计一个教学流程,和其他老师的做个比较,从学生的反应就可以知道怎么样的教授方法更适合于学生。对于其他优秀的教师,一定要抱有谦虚的精神,尽量和大家多交流,才能更多发现自己在教学上的一些问题,从而改正。

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反思的机会,我们每次课后都要书写一个教学札记,这个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反思并成长的过程。不敢反思的教师是可怕的,因为永远不会进步,只有懂得反思并且会反思的老师才能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能力才能获得进步。

用复杂性理论来分析课堂,我们可以发现课堂教学充满着不确定性,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一个生成性的过程。恶魔不可能按部就班,一点不作变动地完成授课,许多生成性要素的出现必然会迫使教师改变教学计划。没有任何一个教学方法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教师职业是一个需要持续学习,不能固步自封的职业,绝对不能满足于现状。教师应成为促进学生思维反应的"催化器"真正把教学过程变成思维活动的过程,变成提高学习素质的主站场地。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定型",才能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学生,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都能轻松驾驭,都能上好每一节课。

上一篇:在中职德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下一篇:倾听是打开学生智慧大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