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困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时间:2022-08-31 05:39:31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困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摘 要:班级中的学困生,由于成绩较差,长期受到周围人的训斥、讽刺、挖苦、冷眼相待而感到孤立、无所依靠,他们更需要温暖、更需要爱。因而,帮助学困生,进而转化学困生已经成为我们的教育重点。教师可以通过加强沟通,降低要求,正面引导,培养自信等方法来帮助这些“学困生”,从而使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小学语文;沟通交流;差异性教学;自信心;学困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234-01

我们都说教育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其中的“为了一切学生”中的这“一切”当然包括学困生。因而,帮助学困生,进而转化学困生已经成为我们的教育重点。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让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同样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鼓起勇气前进呢?

一、关注关爱 加强沟通

学困生因长期受到周围人的训斥、讽刺、挖苦、冷眼相待而感到孤立、无所依靠,他们更需要温暖、更需要爱。拥有一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与学困生建立融洽的关系,是转化学困生的基础和首要条件。“亲其师,信其道。”当我们与学困生建立一种友好,平等的关系时,当我们脱下“有色眼镜”,自然而然把“学困生”当朋友时,他们就会主动地向我们吐露心迹,敞开心扉地与我们交朋友,这样他们就会喜欢听教师的课,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也乐于接受,从而自觉的纠正自己的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使我们的教育之舟驶向成功的港湾.

作业评语也可以成为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评语是老师与学生说悄悄话的好机会,这些特别的关注和爱护,学困生都能心神领会。比如有一道题很难理解,有个学困生却做对了,我就及时地在作业本上写道:“小茜,你真行!”从此以后,小茜的作业虽然不是次次都对,但比以前认真多了。在生活中,我认为老师还应该主动去亲近学困生,有时看来简单的一句招呼却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沟通效果,这样学困生至少会认为你这个老师不摆架子,认为自己也能得到老师的尊重,从而使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的提高,也就自然而然地更加努力学习了。

二、承认差异,降低要求

永远忘不了我们班上一个学困生的日记:“我的愿望就是考试能得到优秀,对于别人来说,这也许非常容易,可我为什么总是达不到呢?也许是我太笨了吧,我真希望自己能变得聪明起来。”这个孩子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优秀,他学习也很努力,可是他一次优秀也没有得到,他为此非常伤心,甚至产生了自卑。

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指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同一方面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各不相同。例如:同时小学低年级学生,有的逻辑思维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意义记忆能力强;而有的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意义记忆能力也较差。其二,是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不同方面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例如:有的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有的儿童逻辑思维发展较好;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烈;有的儿童在注意的广度上具有明显优势,而有的儿童则根据目前任务的变化,迅速实现注意的转移……如此等等,各具特色。”老师要承认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对学困生放低标准,降低要求,不要强求他与班级里其他成绩优秀的学生必须保持一致,一旦不能达标,就对其严加指责批评,而是对于他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这样,学困生再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成绩不如别人而心生愧疚和自卑,也会慢慢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学习成效。

三、淡化错误,正面引导

学生别是学困生中经常会发生一些迟到、打架、不按时完成作业等事情,遇到这种情况,怎样处理方为上策呢?记得以前,一碰到这种事,我就严肃批评,联系家长,并让学生在班上做检查等。可是,这样做表面上解决了问题,但往往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对立甚至是抵触情绪,会使学生一蹶不振,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我感到,这种处理方式带来的负作用比较大,容易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形成阴影。因此,以后再碰到学生犯错时,就有意淡化错误,正面引导,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这样做后,我发现效果很好。去年,班上一名女生经常拿班级里同学的东西,班级里接二连三地发生丢失钱物的事情,我发现后对她进行了耐心教育和开导,她承认了事实。当她泪流满面双手把东西还给同学们并真诚道歉时,我带头为她鼓起了掌,并动情地说:“人非草木,孰能无过,可贵的是她能够知错就改,我为她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我又及时做好班级中其他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不要因此歧视、疏远这名同学,不要让她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这个孩子没有因为这件事受到打击,相反,她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并因此而获得学习上的进步。

四、挖掘特长,培养自信

班上有一名男同学过去经常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差,我利用他体育成绩特别好这一优势,让他参加运动会,他不负众望夺得几个第一,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他开始对自己有了信心。我抓住这个机会,适时在批阅日记、班会上鼓励他、引导他,巩固这次成功的效果,使他在学习上有了动力,发生了很大变化,取得了明显进步。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等级构成: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使他(她)在生活中变得更有能力,更富有创造性。相反,缺乏自尊会使人感到自卑,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处理面临的问题。不可否认,大多数学困生是班上的“另类”,他们因为各种原因落后,因而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活动中饱受冷落,融入不了集体的怀抱,学习没有兴趣,自尊心也当然受到影响。这要求教师在批评引导的同时,把更多的关心洒在他们的身上,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因为自信是成功的保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意志品质方面较差的学生,我们不应歧视,相反却要给他们以格外的关照,对于这些学生,激励永远比批评更奏效,让他们找回自尊与自信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顾学琴.给学困生一个“摸”得着的目标[J];小学教学参考;2008.36期.

上一篇: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中的委婉语 下一篇:关于数学高效课堂主体问题的两个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