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时间:2022-08-31 05:17:52

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提问是教学交流的形式之一,提问不仅有助于促进师生互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集中注意力也有积极意义。因此,研究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技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一、基于学科本位的提问

地理学科以研究地面各种事象分布和原因,阐明地理事象的关系和相互差异,变化规律,人地关系为主要内容。因此,提问必须根据学科特点来进行。

1.难易恰当、突出重点

问题针对的是全体学生,故在难度上要适中,同时,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能更进一步接近教学目标。如在《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先提出“沙尘暴属于哪一类环境问题?”来巩固“环境问题的概念”知识点,然后再以问题“如何区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来对“环境问题的类型”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突出“掌握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类型”的重点。

2.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教学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提问也要跟随教学过程而逐步展开,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逐渐构建起知识。如在《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而在探究活动中设置了这样的问题:1. 太阳直射哪个纬度?2.此时是什么节气?日期是多少?3. 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赤道昼夜长短情况。4. 哪个纬度昼长最长?哪个纬度昼长最短?5. 昼长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6. 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状况的关系。不难看出,通过一个个连续问题的解决,最后到“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状况的关系”,一步步解决目标。

3.控制密度、明确要求

问题过少无法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思维也容易懒散;问题太多会让学生思维无法跟上,消化不了,形成思维疲劳。故在教学中,教师提问首先要注意密度设置,以最近发展区作为提问的基础;其次,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明确,不可模棱两可,含糊其辞。

二、基于课堂本位的提问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利用问题这一手段,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来进行,让问题成为学生构建知识、形成能力的课堂必要手段。

1.把握时机、有效提问

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尤为重要,要让学生在如饥似渴的状态下来解决问题,以切中要害的问题来让学生把握住重点。首先,教师要在新课导入中提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从而推进教学过程发展;其次,在重点处提问,根据教学重点来精心设计问题从而让学生掌握重点;再次,在新旧知识间提问,让问题成为新旧知识衔接的桥梁;最后,在总结中提问,让学生对当次学习有系统认知。

2.控制时间、注重侯答

首先,当教师采取叫答的提问形式进行时,要以难度适宜的问题来对全体学生进行提问,切勿犯只叫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回答的毛病。其次,在时间控制上,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切勿代替学生回答,或对学生的答案直接予以否定而伤害到其自尊心。如在《荒漠化的危害与处理》教学中,教师以“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来进行提问后,要留给学生3~5分钟的思考时间,当学生在思考时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给予提示。

三、基于学生本位的提问

提问本身不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却是要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使用的手段,那么,问题的提出就需要立足于学生本位。

1.引导质疑、发现问题

学问从疑中生,只有会质疑,会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构建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在学习中质疑,在生活中质疑,在质疑中学习。如学习城市的规划,可从家乡或学校周边地区的规划布局谈起,学习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可从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对比中找到不同点和相同点,再来总结。总之,引导学生质疑,从发现问题中去提出问题,在分析、解决问题中去学习,更甚于教师的讲授。

2.积极评价、注重反馈

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很多学生不敢提问,不想提问。究其原因,是怕被教师“批”。对此,教师要以积极的评价来鼓励学生,让学生大胆提问,对回答达到要求的,给予鼓励,对回答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正确引导。在评价反馈中需注意,不能以简单的“对”和“错”来进行评价,造成对学生的麻痹,应分析其正确在什么地方,错在什么地方,要让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当学生不能对问题进行正确描述或回答时,要以知识为辅助,引导学生进行回答。

总之,抓住了问题,抓住了学生这一中心,课堂教学才会更加有效,学生的发展也才会更加有效。

上一篇:新视域下学生音乐兴趣培养之我见 下一篇:新视域下体育课堂常规高效养成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