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疑问教学探究

时间:2022-08-31 04:34:37

中学数学疑问教学探究

所谓疑问教学,其实就是问题教学法.疑问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可谓贯穿始终,帮助学生在解决与探索相关问题时能够激发出自己的学习兴趣与欲望,以此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不断提升.

一、疑问教学对课堂教学产生的作用

1.疑问教学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数学学科是中学课程的基础性学科之一,自身存在开放性的特征.教学活动的对象为学生,老师开展的所有教学活动均是围绕学生这一中心开展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兴趣对其感知、解决问题产生重要影响.兴趣是学生开展学习最好的老师,想要学生更好地学习,就必须激发其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调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数学教学中的设疑,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把复杂深奥的知识变成通俗易懂的内容,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学习知识.日常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主动探索、发现新的问题.如:学习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估算一张厚度为0.1 mm报纸经过30次、100次对折后的厚度,随后老师引导学生将其厚度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展开对比,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并算出230的值.

2.疑问教学能够实现知识迁移

在开始课堂知识讲授前,由于教师将该节课的旧知识当做学习新知识点的过渡.通过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突破学习难点,从而实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比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案例三为投入产出模型,而北师大数学教材中的例题9其实就是为患者配营养餐的问题.以上均为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尽可能使学生感受到当前所学知识能够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能够将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激发出来,将线性规划知识点引入在数学教材中,与《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相符合,能够与实际相联系,对学生解决、发现与应用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极为有利.

3.疑问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教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课后反思进行正确、合理引导,对反思结果进行不断提炼与概述,同时在日常学习中应用反思结果,确保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学习数学知识点.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策略与方法进行全面改进,以此不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二、中学数学疑问教学策略

1.始于疑问,引入课堂

著名思想家亚里斯多德提出,思维始于@奇与疑问.很多名人都将信息-疑问传递给大众,疑问对发散思维的发挥具有启发作用,从而主动、积极展开学习活动.比方说,讲授线性规划内容,教师可将相关教学案例引进课堂中,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引导学生在疑问中学习知识点,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而作为问题发现与解决的基础,疑问在新课标要求下通过最少时间能够得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比如,线性规划教学案例为:假设z=2x+y,x,y满足不等式x-4y≤3,

3x+5y≤25,

x≥1,求z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在引入问题时,数学教师首先引导课堂中的学生仔细分析目标函数,关键是对其和一元函数的区别与相关性进行区分.学生通过总结应用、探索、问题及观察的步骤,认真思考问题,对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该教学方法要比教师直接将问题提出来的效果好,对学生学习线性规划知识点极为有利.

2.以疑问贯穿数学教学课堂始终

从根本上说,数学是具有较强严密性与逻辑性的一门学科,一些数学教科书晦涩难懂,例如,等比数列概念与数列极限概念都比较抽象,大部分学生在将该知识点学习后还存在很多疑问.若数学教师将学生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引入课堂中,就像是将一颗石子投射在学生心中,能够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点的兴趣激发出来,学生依照教师所创设的问题疑点,主动探索,最终将问题解决的方法找出来.比如,“方差和标准差”知识点教学中,很多学生在对方差与标准差的数学名词概念理解上会存在很多困难,而且不能对其所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一些学生会误以为方差就是标准差.为帮助学生解决以上问题,依照数学课堂中所学知识点,教师能够将以上问题提出来,如何正确区分标准差与方差?该教学模式一方面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奠定了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基础.

综上所述,疑问教学能够将一种活跃、积极学习氛围提供给学生,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教师依照实际教学情况和目标,对数学课题疑问进行精心设计,以此使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不断提升.

上一篇:袁振山:三载春秋砺剑心 下一篇:对初中数学的解题思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