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业者众筹融资的三个案例

时间:2022-08-31 08:22:28

中国创业者众筹融资的三个案例

众筹的概念,源于美国的Kickstarter这一众募平台的兴起。玩法很简单,由创业者把自己的创意产品原型提交到平台,发起募集资金的活动,感兴趣的人可以捐献指定数目的资金,项目完成后,可得到一定的回馈。有了这种平台的帮助,任何有想法的人都可以启动一个新产品的设计生产。

在国内,类似的产品创意式众筹平台也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如点名时间等。但因为中美国情差异,平台上往往人少、钱少、创意少。反而,创业股权式的众筹,在中国却有不少案例,也获得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案例一:凭证式众筹 美微创投

2012年10月5日,淘宝出现了一家店铺,名为“美微会员卡在线直营店”。店主是美微传媒的创始人朱江,曾在多家互联网公司担任高管。

玩法是:消费者可通过在淘宝店拍下相应金额会员卡,但这不是简单的会员卡,购买者除了能够享有“订阅电子杂志”的权益,还可以拥有美微传媒的原始股份100股。

从10月5日到2013年2月3日中午12:00,美微传媒进行了两轮募集,一共有1191名会员参与了认购,总数为68万股,总金额人民币81.6万元。至此,美微传媒两次共募集资金120.37万元。

美微传媒的众募式试水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很多人认为有非法集资嫌疑,果然,还未等交易全部完成,美微的淘宝店铺就被淘宝官方关闭,阿里对外宣称,淘宝平台不准许公开募股。

证监会也约谈了朱江,最后宣布该融资行为不合规,美微传媒不得不向所有购买凭证的投资者全额退款。按照证券法,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200人的,都属于公开发行,都需要经过证券监管部门的核准才可。

案例点评:

在淘宝上通过卖凭证和股权捆绑的形式募资,可以说是美微创投的一个尝试,虽然说因为有非法集资的嫌疑最后被证监会叫停,但依旧不乏可以借鉴的闪光点。主要闪光点包括:门槛低;即使几百元也可购买。主要问题在于受政策限制。建议在政策放开之前,以相对小范围的方式合规式地筹集资金。比如,股东不超过200人;比如,从淘宝这样的公开平台转移到相对更小的圈子。如果希望筹措到足够资金,可设立最低门槛,并提供符合最低门槛的相应服务和产品以吸引投资者。该模式比较适合大众式的文化、传媒、创意服务或产品。

案例二:会籍式众筹 3W咖啡

互联网分析师许单单这两年风光无限,从分析师转型成为知名创投平台3W咖啡的创始人。3W咖啡采用的就是众筹模式,向社会公众进行资金募集,每个人10股,每股6000元,相当于一个人6万。那时正是玩微博最火热的时候,很快3W咖啡汇集了一大帮知名投资人、创业者、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其中包括沈南鹏、徐小平、曾李青等数百位知名人士,股东阵容堪称华丽。3W咖啡引爆了中国众筹式创业咖啡在2012年的流行,几乎每个城市都出现了众筹式的3W咖啡。3W很快以创业咖啡为契机,将品牌衍生到了创业孵化器等领域。

3W的游戏规则很简单,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3W的股东,也就是说,不是你有6万就可以参与投资的,股东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3W强调的是互联网创业和投资的顶级圈子,3W给股东的价值回报在于圈子和人脉价值。

案例点评:

会籍式的众筹方式,适合在同一个圈子的人共同出资做一件大家想做的事情。比如3W这样开办一个有固定场地的咖啡馆方便交流。英国的M1NT Club,就是典型的会籍式众筹股权俱乐部。M1NT在英国有很多明星股东会员,并且设立了诸多门槛,曾经拒绝过著名球星贝克汉姆,理由是当初小贝在皇马踢球,常驻西班牙,不常驻英国,因此不符合条件。后来M1NT在上海开办了俱乐部,也吸引了500个上海地区的富豪股东,主要以老外圈为主。

创业咖啡注定赚钱不易,但这和会籍式众筹模式无关。实际上,完全可以用会籍式众筹模式来开餐厅、酒吧、美容院等高端服务性场所。这是因为,现在圈子文化盛行,加上目前很多服务场所的服务质量都不尽如意。通过众筹方式吸引圈子中有资源和人脉的人投资,不仅是筹措资金,更重要是锁定一批忠实客户。而投资人也完全可以在不需经营的前提下,拥有自己的会所、餐厅、美容院,不仅可以赚钱,还可以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

案例三:天使式众筹 大家投

一年前,我认识了“大家投”网站的创始人李群林,他极力推荐他想创建的网站——众筹式天使平台。我不认为他有机会做成,因为李群林并不是互联网投资人喜欢投资的那种明星创业者。很多知名的天使投资人都拒绝了他的请求。但李群林并没有轻易放弃,他不断在微博上宣传自己的理念,以结识真正认可他的粉丝和朋友。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努力,他引起了深圳创新谷孵化器的注意,愿意做他项目的领投人;不久,他又吸引了11个个人投资者,总共12个投资人,每人出资最高15万,最低3万。除创新谷孵化器是机构外,更多的投资人是没有专业投资经验的个人,“大家投”网站最后出让了20%的股份。

“大家投”网站模式是这样的,当创业项目在平台上,吸引到足够数量的小额投资人(天使投资人)后,投资人就按照各自出资比例成立有限合伙企业(领投人任普通合伙人,跟投人任有限合伙人), 再以该有限合伙企业法人身份入股被投项目公司,持有项目公司出让的股份。融资成功后,作为中间平台的“大家投”,从中抽取2%的融资顾问费。

如同支付宝解决电子商务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信任问题,“大家投”将推出一个中间产品叫“投付宝”。简单而言,就是投资款托管——对项目感兴趣的投资人把投资款先打到由兴业银行托管的第三方账户,在公司正式注册验资的时候再拨款进公司。投付宝的好处是可以分批拨款,比如投资100万,先拨付25万,根据企业的产品或运营进度,决定是否持续拨款。

对于创业者来讲,有了投资款托管后,投资人在认投项目时就需要将投资款转入托管账户,认投方可有效,这样就有效避免了以前投资人轻易反悔的情况,大大提升创业者融资效率;由于投资人存放在托管账户中的资金是分批次转入被投企业,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投资人的投资风险,投资人参与投资的积极性会大幅度提高。

案例点评:

这比较适合成长性较好的高科技企业创业融资。投资人对项目要有一定理解,门槛较高。对于创业者来讲,依旧需要依靠个人魅力进行项目推荐,并期望遇到一个专业的领投人。对于明星创业者,不适合用该模式,应该选择和大的投资机构接洽。这个模式可以由某个专业圈子中有一定影响力的创业者,结合社交网络来进行募资,他能够把信息传递给身边同样懂行,并且相互信任的投资者。

从该案例中,我们发现,最有可能给你天使投资的不是微博上你关注的大V,而是关注你的小号粉丝。“大家投”的12 个投资人中,有投资经验的只有5个人。这有点像美国人所说的那样,即最早的种子资金应该来自于3F:Family(家庭)、Friends(朋友)和Fool(傻瓜)。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普通人的个人感召力,可以将信息传递到除朋友外的陌生人。

小结

在我看来,中国式的众筹和美国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美国的传统风险投资极其发达,众筹实际提供了一个更有效率的方式——即跳过传统的风险投资,直接投资自己心仪的项目,并快速获得资本升值。另外,也可以说,因为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阻碍了生产力,传统的募资方式(VCPE)已经阻碍了创新,所以才有众筹平台的蓬勃发展。

与美国人相比较,中国人其实更缺机会。美国人可以有大把相对稳妥的投资渠道和产品进行选择,而中国人投资机会稀少,所以中国人爱赌。美微传媒的案例,有中国人爱跟风,喜欢盲目追随的特性;3W的案例,代表了中国人一贯愿意用钱砸出人脉关系的特点;“大家投”的案例,折射了中国人愿意在信任的人带领下进行投资的社会现象。

上一篇:香港经济前景取决于内需走向 下一篇:城市运营需要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