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专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时间:2022-08-31 06:01:09

浅谈中专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众所周知,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识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中专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性、实践性的主要途径。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学生实践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练,通过一系列的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技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课内外的阅读中既可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综合并从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英语文学作品的美,通过自然渗透,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

【关键词】英语阅读 教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在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下面来谈一下我所摸索出来的一些常用的阅读方法及相关策略,以与各位共勉。

一、关于阅读课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开展阅读活动和讲解语言知识点的关系。有人认为,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就是阅读能力,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在语言知识方面,许多中国人比英美人都强,而英美人有限的语言知识,并不影响他们的阅读。语言知识是为阅读服务的,是帮助学生更好、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因此,阅读课不应把大把的时间放在语言知识的分析、讲解,而把培养理解能力、思考能力挤到一边。如阅读课上成这样就误入了歧途。

单词、词组的处理。关于阅读课文中的生词如何处理有不同意见,有专家认为,不查字典,不讲词义,而靠依据下文来推断,意在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但不可以理解为完全不查字典。所有生词不做处理,而完全让学生猜词义,这是不切合实际的,只会造成学生对词义的一知半解。我认为有些生词在阅读前处理较好。其好处是:单独处理单词,学生更注重音、形、义。对词义的理解更准确。使文章的阅读更流畅、连贯,有利于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增加单词的复现率。我们应只将那些课文中通过上下文能推断出词义的词,留到阅读中处理。因此,单词可以阅读前处理,也可以阅读中处理。形式可以在特别设定的句子中,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在句中猜词义。也可在文章中猜词义,对一些抽象词则用中文解释效果更佳。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必须注意:学生已有一定的词汇量,上下文不再有其他的生词。生词的意思和上下文在逻辑上有紧密联系。老师在阅读前应尽可能编写通过上下文使学生确切知道生词含义的句子,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实际上文章的生词越少,学生读得越顺,才会乐于读。

阅读与听力。有些老师上阅读课时,叫学生合上书,听一、两遍磁带录音,然后回答问题。这种上阅读课的方法不可取。其实,阅读的选材和听力的选材难度是不一样的。听力材料在难度上较阅读材料要低一些,所含生词量也大大低于阅读文章。在阅读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阅读速度,达到理解全篇文章的目的,它比听力更有主动性。而听力只能是被动地跟着说话人的速度,对不懂的词很难根据上下文猜词义。因此,拿有一定生词的阅读材料当听力材料是不适合的。其实,学生们很难听一、两遍录音就能回答出阅读材料中的问题。

二、增加语言实践量,延伸英语阅读空间

应该说,中专每单元一篇阅读课文所选的文章都是好文章,精品文章,他们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课文中所反映的中外文化习俗、世界名人传记,体育竞技比赛、饮食卫生习惯等等都唤起中专生的注意和兴趣。但是,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绝不能只停留在封闭的教室、狭窄的一本书里。而是要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以拓宽阅读内容视角,摆脱传统的英语阅读教材的束缚,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做法之一:每周选择三到五篇难易适中、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读物,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课后阅读,并要求他们做相应的阅读理解题。做法之二:在中专开设英语作品选修班。首先在材料的选择上下功夫,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广泛开拓题材范围。从新近出版的英文报刊、杂志上精选阅读材料,也可采用一些有声读物和视听读物。这些材料的特点是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且能把握时代特色,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三、克服词汇障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的材料数量大、内容广,遇到生词肯定在所难免。有时,学生阅读时频繁地查字典,势必影响阅读速度,中断信息的扩展和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解词能力的培养,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利用各种猜测词义的方法,以获得猜测不熟悉单词的词义的能力。

利用构词法。根据构词法中词的转换、派生、合成来猜测词义。在精读课文时,教师可强化词汇分析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构词方法,扩大词缀范围,掌握一些常用的前缀、后缀。这样学生就可运用构词法,利用词的部分线索来确定词义。

利用上下文关系和具体的语言环境。阅读中,学生应通过已掌握的语法知识、文化背景的提示和逻辑推理来推断一个词的大概意思。同时还要注意生词所在句子及其前后的两个句子,这将有助于猜测生词的词义。另外,学生还应注意生词在上下文中有无重复出现。这个生词出现得越频繁,它的词义就越显而易见。有时作者会意识到某词对读者可能生疏,他就会在后面的句子里进一步给出释义。

阅读可以说是一个人运用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逻辑推断进行推测和纠正的过程。一个人拥有的知识越丰富,他在阅读中的猜测就越准确,解题能力就越强,对文章的理解就越深刻,阅读的效率就越高。当然,阅读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英语教师只有通过认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症下药,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吸取广泛的信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策略、技巧,成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素质全面提高的综合型人才。

四、结束语

总之,新课程中专英语阅读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围绕阅读理解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理解习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学习意识和综合语言运用技能,培养他们学科间的综合素质能力。

上一篇:浅析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 下一篇:浅探小型投资公司的风险控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