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央空调工程课程的工学结合

时间:2022-08-31 04:01:56

浅谈中央空调工程课程的工学结合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笔者对教学实践进行总结,提出高职中央空调课教学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中央空调课;工学结合

1.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

“空气调节与中央空调”为制冷与空调专业、供热与通风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课程以中央空调工程为载体,以使学生熟悉中央空调的组成、原理,掌握空调各种负荷计算以及风、水系统设计为目标进行设计,以有实用价值的工程设计为主线贯穿基本知识、基础训练。它让学生联系实际进行理论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一个巩固专业知识的平台。

2.课程教学目标

中央空调工程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中央空调工程的原理、组成等基础知识,掌握机房与末端设备的选择原则和方法,具有水、风系统和机房等的设计的能力,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认知和理解,提高课程学习的兴趣。通过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挖掘高职学生内在潜力,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3.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

3.1理论课程体系设计原则

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空调系统分析、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为主线,并辅以创新思维法则等内容,构建新的教学平台。从基础知识、基本设计理论和基本技能出发,突出实用性和综合性。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工程实践等能力的训练。

3.2课程实践环节的设计原则

在课程教学中的课程实践,分为基础实验和工程设计实训。

3.2.1基础实验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课程学习的兴趣。关于智能中央空调和实际空调系统,以实验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实践:①对水系统进行实测、分析,通过绘制系统图,加深对系统的了解。为理论学习和设计打下基础。②通过观察实际中央空调设备,特别是风系统,使学生对中央空调系统具备感性认识。对风系统进行实测、分析,通过绘制系统图,加深对风系统中风管材料、截面形状、尺寸、风口和保温材料的了解,为设计风系统打下基础。③对控制系统进行实测、分析,通过绘制系统原理图,加深对控制系统的了解,为理论学习、维修和设计打下基础。

3.2.2在理论教学后,以实训周的形式进行课程设计。在实际建筑图的基础上,进行中央空调工程设计内容和步骤的实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4.教学设计

4.1教学方法

4.1.1突出一条主线,即以空调方式的选择、空调负荷计算、空气处理方案与设备的选择、水系统和风系统的设计等为主线,分析研究与解决工程实际中负荷计算、设备选型和系统设计问题,培养学生树立起工程总体设计的概念。

4.1.2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精心结合工程实例设置一些讨论题和习题,开展课堂讨论和习题课结合,让学生通过层层深入的学习,提高应用基本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1.3针对教学难点,采取多媒体和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方案比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2教学手段

4.2.1课堂教学。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围绕着专业需要构建知识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用“以学生为主”的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4.2.2多媒体教学与实体模型结合。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和实体模型引入课堂,教学表现方式上体现了多元化的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与手段。由于动画、视频演示和实体模型直观、内容生动,教学不枯燥、教学效果直观,由此增加了教学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果。

4.2.3实践教学。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精心设计各种实践项目课,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通过紧密结合工程实际的大型作业,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2.4网络教学。利用网络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我们建设了本课程的网络课程,为学生自主学习、学习辅导及教师间的交流提供了交流平台。学生和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网络学习和交流有关内容。目前我们已在网络环境下,建立了大量的网络资源,如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教学论坛、工程案例、习题库、电子教案及虚拟实验室等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

4.3考试制度改革

本门课程的考核教考分离,并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制定考核标准:考试成绩则采用平时表现(包括平时作业、实验考核、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及测验)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计算,其中平时表现占40%,期末成绩占60%。

本课程的建设正在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并将成为出色的专业课,使学生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掌握就业技能,为学生从事中央空调工程有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采星.如何上好一门课[J].湖南大学学报,2006,(05).

[2]徐矩平.如何上好一门高职课[J].中国水运,2007,(02).

[3]王妙.高职课程“实践型教学”改革探索[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5,6(02).

上一篇:浅谈初中英语学案式教学法 下一篇: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