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卫设施建设规划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8-31 03:55:28

加强环卫设施建设规划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北京市丰台区紧紧围绕首都功能拓展区的总体定位,城市建设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伴随路网结构优化、轨道交通的延伸和城乡结合部改造,快速的城市建设和新的规划布局对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建设环卫设施,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基本需求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丰台区环卫中心从环境卫生服务保障工作实际出发,对新形势下加强环卫设施建设规划进行了调研,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环卫设施建设规划现状

环境卫生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组成部分,是市容环境卫生事业的基础体系,包括环卫公共设施和环卫机构工作场所(本文主要涉及的是环卫公共设施)。截止2011年6月底,丰台区环卫中心责任范围内的公共设施包括:密闭式清洁站(含垃圾中转站、垃圾楼、垃圾房)251座、公厕386座、分类果皮箱3146个。

2008年以来,丰台区环卫中心多处设施被划入城市建设规划范围内,先后拆除密闭式清洁站18座,仅还建8座;拆除公厕19座,仅还建8座。当前,在丰台区重点建设项目,如棚户区改造、成寿寺地区拆迁、夏家胡同改造工程周边,环卫设施共有56座,占环卫中心设施总数的8.8%(其中公厕45座,占公厕总数的11.7%,二类以上公厕8座,达标公厕29座,三类公厕8座;垃圾房11座,占垃圾收集设施总数的4%),这些密闭式清洁站、公厕已列入拆除计划。

近年来,在环卫设施拆建过程中,有以下几种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环境卫生作业服务质量的稳定,使丰台区设施规划布局由基本平衡变化为局部区域失衡。

(一)规划建设困难

2008年马家堡东路扩建时拆掉的3个垃圾房,至今仍没有还建。为解决附近居民倾倒垃圾的难题,在路边摆放了垃圾桶,但对清运垃圾及站点管理造成不便,且收集容器露天摆放,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卫生。蒲黄榆道路改造后,之前拆除公厕5座,至今未还建,道路两旁没有一座公厕,造成居民如厕不便。在城市建设、市政工程开工前,拆迁部门表示预留环卫设施位置,但很多未能兑现。

(二)随意拆除环卫设施

2011年5月,某村在改造过程中,先后将仍在管理和使用的3座公厕拆除,目前此事尚未解决。

(三)环卫设施受损破坏严重

2010年2月14日,位于河西的6座公厕30多个坑位一夜之间全部被砸坏。有的道路两侧的门店商户将餐厨垃圾,甚至粪便倒入门前果皮箱,造成果皮箱严重污损,使用寿命减短。据统计,区环卫中心每年因商户乱倒垃圾造成果皮箱损坏更换的有2000余个,购置1个果皮箱需1000元左右,仅更换果皮箱的费用高达200万元,加大了环卫作业成本。

(四)建设施工过程中环卫设施缺失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2007年4月28日建设部令第157号)、《北京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2008年7月1日起实施)和《关于加强环卫设施建设管理的通知》(丰政办发〔2004〕45号)要求:垃圾收集设施、公共厕所的建设规划属于市政管理行政部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停用或者改变用途。确需拆除的,应当提前报告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并按照规定予以重建或者补建。重建或者补建期间,拆除单位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污染环境,满足使用需求。但张仪村路、开阳路、北京南站周边、马家堡西路、康新路、北京西站南路等道路改扩建时,原有垃圾收集设施被拆除未还建,由于建设施工单位未采取有效管理措施,造成施工过程中周边居民垃圾无处倾倒。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因城市规划建设对环卫设施建设的规划不足,造成环卫设施建设用地少、用地难问题,尤其随着城市进程不断加快,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及人为因素,环卫设施短缺和分布不合理现象更加凸显。通过对当前环卫设施拆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环卫设施建设规划和管理中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

(一)环卫设施建设规划相对滞后

一是环卫设施规划不足。由于城市的发展建设较快,随着人口的增加,给原有环卫设施带来了较大压力。部分地区的环卫设施数量明显不足。由于周边建筑的快速崛起、路边停车增多,部分环卫设施的有限作业空间被挤占,给清掏、清运作业带来困难。

二是补建选址不现实。部分新建小区、改扩建道路完工后,由于建设初期没有规划或没有按照规划建设环卫设施,存在“先天缺陷”,致使完工后,周边居民生活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再选址配建时必然遇到选址困难、施工困难,甚至遭致不满和阻挠。

三是环卫设施基础条件落后。丰台区目前使用的大部分密闭式清洁站建于1988年-2000年,公厕建于1996年以前,有的设施自1996年以来只进行过小修小补,维持使用;还有的设施因建设时水、电硬件不到位,一直影响着保洁管理质量。

(二)环卫设施监管力度较弱

近年来,在城市建设改造中,环卫设施未能按规划要求建设实施,或实施严重滞后,工程监督验收时缺乏有力的监管和制约,从而造成很多主要街区建成后没有了环卫设施的立足之地,影响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同时,环卫设施无法达到实时监控,极易遭到偷盗、损坏,特别是所处位置较为偏僻的设施,经常在夜间被人为破坏。

(三)过渡时期缺乏保障

在部分建设工程施工前期,许多施工方轻易拆除了原有环卫设施,造成施工期间缺乏相应的过渡措施保障周边居民的生活使用。由于没有规范的垃圾收集容器和场地,使得施工地区成为垃圾乱倒、无人管理的脏乱差地区,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卫生面貌。

而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环卫设施公共服务的属性认识不到位。公共设施服务于公众的生产生活,一些单位部门对环卫设施的这一基本属性认识不够,对其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理解,致使环卫设施规划建设滞后,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二是对规划编制和实施认识不到位。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很少将环卫设施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忽视了对环卫设施的长远规划。特别是对环卫行业实际需求的考虑和环卫设施设置标准的设定,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很多障碍,缺乏有效的监督。

三是对爱护环卫设施的宣传不到位。环卫设施属于公共设施,服务于人民群众,需要全社会的共同爱护和维护。当前,在这方面的宣传和教育是比较欠缺的。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规划力度

一是在城市开发建设中,高度重视环卫设施规划,在全面细致深入排查当前环卫设施现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环卫公共设施规划机制。环卫部门要及时、准确地把城市环卫设施的需求信息及时反馈给规划部门,确保环卫设施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

二是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环卫设施设置标准,配套建设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站等公共设施,并确保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备案、同时交付使用。

三是原有环卫设施需改建或迁建时,应按照“拆一还一、先建后拆”的原则,制定并落实好改建、迁建计划。

四是应将环卫设施长远规划列入地区发展整体规划中,与道路改扩建、新建小区、城乡结合部改造等工程相协调,按环卫规划预留环卫设施建设用地。

五是应制定地区环卫设施长期建设、维护计划,保证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形成环卫设施新建、翻改建、维修的良性循环。

(二)加大监督力度

一是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应有市政管理部门参与介入,实施全过程监督,对未按规划配套建设环卫设施或配套环卫设施验收不合格的,整体项目不予通过竣工验收。

二是实行社会监督,及时化解因环卫设施选址建设、使用等产生的社会矛盾。对无理阻挠环卫设施建设、使用的行为给予必要处罚。

(三)加大管理力度

一是要强化市政、环卫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形成齐抓共管的监管处罚高压态势,及时曝光、查处肆意破坏、拆除、迁移、改建、封闭、损毁环卫设施或将其挪作他用的个人和单位,确保监管处罚制度有效落实。

二是加强环卫设施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特别是提高专业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保证环卫设施干净卫生、设备齐全、正常使用。

三是扩大对环卫设施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支持、爱护环卫设施的建设和使用。

上一篇:每一个笑容 每一份努力 下一篇:培育“北京精神”是首都文化建设的实践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