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词汇习得过程认知心理分析

时间:2022-08-31 03:29:21

二语词汇习得过程认知心理分析

摘要: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是以母语习得的研究为基础的,但是又区别于母语的习得,因为二语词汇的习得是在母语体系的基础上,甚至是在脱离目的语环境下进行的。同时二语词汇习得也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有效组成部分,包含了系统认知、理性认知、强化认知和感性认知等过程,是动态的第二语言习得过程。而语词汇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循环过程,深刻的显示了二语词汇习得在认知方面的交互性、立体化、流程化、一体化的特点,本文分析了二语词汇习得过程中的认知模式,以便于人们进行更好的二语习得。

关键字:二语词汇;语言习得;认知模式

词汇是音义形的结合体,是语言的组成部分。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二语的词汇习得是决定其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词汇的习得必须经历感性、理性、强化、系统认知等几个过程,因此,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只有依次经历这些阶段,才能完成对词汇的有效习得。我们必须仔细研究二语词汇习得的认知心理,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认知水平,而且还可以将有效的认知模式运用到第二语言的学习中,从而创造适合语言规律的习得环境,最终实现目的语的学习目的。

一、二语词汇习得涵义

长久以来,学习者对二语词汇学习的理解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有人一些觉得二语词汇习得就是机械性的记忆单词,在有限的时间内就能完成这个任务;也有人说只要掌握了词汇的拼写和发音就完成了对这个词汇的学习过程;除此之外,还有人认为对二语词汇的学习是一劳永逸的过程,不需要重复学习相关的词汇。以上的这些误区,都是因为没有从根本上理解二语词汇习得的涵义。

二、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因素

词汇习得是一个不断认知的过程,是指习得者获得信息并且对其进行加工、存储以及提取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受到不同认知方式和认知策略的影响。习得者的认知方式不同也会采取不同的认知策略,而这种选择的形成是潜意识的结果,习得者自身不会察觉到这种内在的因素。尽管认知方式没有所谓的好差之分,但是会对学习结果产生影响。例如,有些人的认知方式侧重整体性,也有些人的认知方式侧重细节。对于二语词汇的习得来说,侧重整体性有助于整体把握词汇的含义,但是也容易因为忽略细节而导致失误;侧重细节则有助于把握词汇的具体用法和意义,但是如果过于钻牛角尖,就会在词汇的整体理解上出现困难。除此之外,对于二语词汇习得,习得者对于各种认知策略的使用也有不同的选择,有的人偏向使用认知策略,有的人偏向使用元认知策略。如果认知的策略不同就会对二语词汇的习得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斯滕伯格提出要想实现二语词汇的习得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对二语词汇的加工实现一定的水平;第二,丰富的语境信息使习得者可以完全理解词汇;第三,陌生的词汇要具有可学性并且能够引起习得者的兴趣。二语词汇习得的关键是习得者,因此习得者的个性、学习能力以及动机等心理状况都会对二语的习得产生影响。习得者的学习动机包含取得成就、提升能力、通过测试,是影响二语词汇学习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二语学习的成功与否。习得者的个性是一个可变化的因素,会随着环境和经历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但是外形的习得者比内向的习得者学习词汇更加容易。在认知心理学范围内的学习能力是学习者学习的方式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习得者的学习方法不同,去的学习效果也就不同。习得者们已经从各个方面对词汇学习的影响因素做了一些详细的研究和论述,具体来说,影响二语词汇习得的原因有许多,要想取得有效的学习结果,就要不断的靠近母语的习得。

三、二语词汇习得的学习方式

对把英语作为目的语学习的中国习得者来说,要想培养习得者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二语词汇的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由于英语单词的数量过于庞大,尽管习得者用许多时间来记忆单词,但是记忆的效果也不是十分明显,对习得者的信心和兴趣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对二语词汇的习得者来说,要想记忆成千上万的单词只依靠机械记忆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掌握一些有效的二语词汇学习策略也是十分必要的。

1、第二语言习得的语境策略

克拉申的在二语习得过程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监控理论。它激起了人们对二语习得方法和规律的深入研究,克拉申的监控理论是目前世界上受重视程度最高的二语习得理论之一。受监控理论的影响,大量的研究者认为第二语言的学习不应该摆脱语境,而应该重视语境的条件。对于二语词汇的学习,语境的学习实质上是指把所学到的二语词汇运用到具体的语境中去,依据习得者的原有知识基础和语境条件学习理解二语词汇的应用和含义,而不是摆脱具体的语境单一的展现二语词汇的搭配、派生和意义等用法。研究证明,没有实际意义的材料比起有实际意义的材料,更容易被遗忘。因此,要强化记忆减少遗忘,就必须尽一切可能给学习材料赋予一定的意义。在二语词汇的习得过程中,要善于借助多媒体以及网络等现代化技术进行写、听和读等练习,借助有趣、形象、生动的语境信息提高习得者的记忆水平和理解能力。听说还能实现二语词汇的附加习得。对二语语言的习得者来说,借助一定的语境学语词汇,不仅有助于强化对二语词汇的语义理解、语法特点和典型搭配,而且还有利于提升词汇的实际应用程度,因此,它具有很强的优越性。

2、二语的背景文化学习策略

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词汇是表达语言意义的单位,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就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来说,因为其文化背景不同,同样的词汇,内涵可能就不一样。如果将汉语的文化模式运用到英语语言的学习上,就会导致理解出现偏差,对语言的交流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龙是中国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龙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们甚至在其名字的时候也是用“龙”字,来预示一种美好的期望。而英国人认为龙是一种长相可怕而且贪财的动物,这是由于英国人大都信奉基督教,在《圣经》中上帝称撒旦为龙,因此龙就成为了可恶、凶狠的代名词。所以我们在学语词汇应十分注意文化的因素,不能忽视学习相关文化。只有认识了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才能在交际中避免出现差错,表达出词汇的完整准确的意义。

3、复习巩固策略

部分的习得者都认为学语词汇时,词汇很容就会被忘记,而且记忆很困难。二语词汇的学习不可能一下子就完成,它是一个逐步深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学习者需要不断的更新、复习和巩固。不能等到完全忘记了的时候在进行新的记忆,在记忆词汇时,进行及时多次的复习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就会造成浪费时间的现象。根据遗忘曲线,词汇的复习要在大量遗忘之前,最好是在词汇学习后二十四小时之内进行。遗忘程度和自身的学习也有关系,重复学习的次数越多,遗忘就越难。摆脱记忆遗忘的方法就是增加词汇的重现率,促进二语词汇在记忆中多次出现并且运用于实际的语境中,使二语词汇得到更好的巩固。

4、详细化策略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形象具体的材料比一些抽象的材料更容易给习得者留下印象,比较不容易被遗忘。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也指出在语言输入中必须具备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能够理解性的输入。所以,二语词汇的习得要在形象和词汇之间建立关联,使抽象性的词汇形象化、具体化,以便与转化为理解性的词汇。经过实践证明,详细的具体化策略对二语语言的习得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具体的学习策略使习得者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词汇结合起来,促使其对内在意义的了解,从而促进词汇的记忆。通过归纳、联想和举例等措施,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使二语词汇具体化和形象化,可以在人脑中建立起关联结构,从而强化词汇的记忆。

5、掌握构词法和词汇的发音规律

在英语第二语言的学习中,辅音字母元音字母以及辅音字母组合、元音字母组合都有具有相应的发音规律,而这些具体的发音规律和词汇的拼写有重要的联系。掌握英语词汇的发音规律,特别是元音以及元音组合的划分音节、重音、发音规律和失去爆破等,有利于习得者进行正确的发音,而词汇的标准发音对词汇的记忆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记忆较长的词汇的时候,如accommodate、approximate等。除此之外,要促成交际的顺利完成,让别人听明白自己在讲什么或者听懂别人说的话,就必须掌握词汇的标准发音,否则就不能实现顺利交际的目的。

四、结束语

近年来,对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已经迅速发展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中之重,二语词汇习得不仅有心理方面的理论研究,而且还有在实际运用方面的研究。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应该跟随时代的脚步,并且和最新的认知心理研究理论紧密接起来,将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应用于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促进二语词汇的学习取得最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吴潜龙. 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看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几个问题[J]. 外语教学. 2000(01)

[2] 肖辉,陈芙蓉,史志祥. 认知、心理学背景下外语学习过程中的理解与记忆[J]. 外语界. 2003(03)

[3] 周业芳,徐德珍. 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心理过程[J].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4(04)

[4] 王文铃,袁玲丽. 母语思维对二语词汇习得的负迁移[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5] 吴倩,黄雁鸿,伍勇. 记忆与二语词汇习得[J]. 科技信息. 2009(36)

[6] 骆涵. 第二语言词汇习得心理模型评述[J]. 中国外语. 2006(04)

上一篇:做好水利职工培训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小学数学 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