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运用“现金池”模式的探讨

时间:2022-08-31 01:26:52

集团公司运用“现金池”模式的探讨

摘要:资金管理是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财务公司、结算中心等模式已经在我国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八十年代中期,国外兴起了现金池管理。这种大型集团公司与商业银行合作的新方式,对于节约集团公司资金成本起了很好的作用。近年来,在我国一些集团公司在实践中开始起步实施现金池管理。本文详细的分析了集团公司运用这种模式的背后动机,以及集团公司实施“现金池”模式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此外,本文还简要的介绍了集团公司如何实施“现金池”模式。

关键字: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现金池

一、引言

所谓“现金池”是指由集团总部选定一家商业银行开立一个总账户,作为放置现金使用,各子公司在同一家商业银行分别开立子账户,并虚拟了各子公司有一个统一的透支额,在每天下午的某个时点,银行系统自动对子公司账户进行扫描,并将子公司账户清零,即当有的子公司账户有透支时,从集团现金池里划拨归还,记作从集团的借款,并支付相应利息;如果子公司账户有结余,则全部划到集团总账户上,记作向集团的贷款,并向集团收取利息。

究其本质,现金池是以资金集中管理为主线,借助商业银行现金管理服务和网络通讯技术,对所属公司的资金进行实时监控、统一调度和集中运作的一种管理模式。集团现金池模式是对委托贷款的灵活应用,委托贷款简单说就是一方向另一方贷款,委托第三方(商业银行)进行管理。商业银行不承担贷款损失风险,只负责按照委托人说指定的对象或投向、规定的用途和范围、定妥的条件(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贷款。银行和集团双方合作中,银行是最终放款人,是实现集团统一借贷的工具,集团和其各家子公司是委托借款人和贷款人,通过电子银行来实现一揽子委托贷款协议,使得原来需要逐笔单笔办理的业务,变成集约化的业务和流程,从而实现了整个集团资金的统一营运和集中管理。

二、集团公司运用“现金池”模式的动因分析

“现金池”模式的产生有其内在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经济学原理上看,企业是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种契约形式。企业和市场作为实现资源配置和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当某些活动在企业内部组织比在外部市场上运行成本更低时,这些交易活动便会从市场转移到企业内部。企业的边界取决于内部交易边际成本和市场交易边际成本,当两者相等时企业规模达到最佳。同样,集团公司的存在,也是由于通过统一管理能够以较低的内部交易成本替代较高的市场交易成本以降低集团公司的总成本。集团各所属公司之间根据内部转移价格相互提品和劳务,共享资源和信息,从而提高了集团整体的效率和效益。集团公司现金池正是为了满足集团企业的这一要求应运而生的现金管理方案。集团现金池是商业银行帮助集团公司实现集团系统内的资金有条件共享的一项服务,是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高级形式。集团公司可以借助“集团现金池”这一平台,实现内部成员企业资金资源的共享。这里,“共享”的含义不仅是指集团内部成员企业的资金可以集中归拢到一个“现金池”中,而且成员企业可以根据集团内部财务管理的要求有条件地使用池内的资金,现金池降低了整个集团的交易成本。

其次,现金池能满足集团公司集权管理的需求。集权和分权两者对立统一,企业必须依组织结构、业务特征和管理对象等因素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分权管理不利于对下属子公司进行监控,可能发生道德风险。如子公司私设小金库或体外资金循环,将有损整个集团的利益。为适应信息沟通和有效控制的要求,现代集团公司大都从过去的金字塔式转为扁平化组织结构,对集中管理的要求也更加突出;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使银行能够提供先进的现金管理产品,将分散在各地的子公司账户上的资金实时归集到总部账户统一调度,集中化的资金管理成为可能;人事活动、生产经营可能随各子公司的性质和地区差异存在较大不同,但资金流转的规则与模式相对一致。集中管理能够提高集团公司的资金融通、投资决策、收益分配和财务监控的效率。

再次,现金池有助于企业资源配置,发挥整体优势。具体到资金而言,各子、分公司分别在不同地区开设银行账户,某一时点的资金余额各不相同,如果缺乏集中管理和内部融通,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企业资金剩余,但由于规模限制没有很好的投资机会,使得大量资金闲置,造成机会成本损失;而另一些企业资金不足,只能以较高的成本从外部筹集。如果实施集中化管理,统筹配置资金,就能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和整体优势,既可以解决集团内部资金分布不均的问题,又可以提高整体的信用等级,降低融资成本。举一简单例子说明该点,假设一个中石油集团公司ABC,由A公司、B公司和C公司三个子公司构成,A公司日均盈余400万元人民币;B公司日均透支300万元人民币;C公司日均透支200万元人民币。三家公司的银行为所有的贷方余额支付一年期4.14%的利率,对所有的借方余额收取一年期7.47%的利率,即存贷息差为3.33%(如下图),则一年里,集团公司为此支付20.79万元的利息费用。

若我们建立一个现金池,根据假设一年里集团公司只需为此支付7.47万元的利息费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石油利用现金池节约了64%的利息费用。

三、集团公司如何实施“现金池”模式

现金池管理的具体做法是:由集团总部选定一家商业银行开设总账户,各子公司在同一家商业银行分别开设子账户,总账户与子账户之间可以进行实时资金划转。子账户可以收支合一,也可以收支两条线,无论实际的或名义的资金划拨、也无论实时或特定时点的资金共享,都由开户银行按现金池中总的余额计息,以达到降低集团公司财务总成本的目的。各子公司之间内部计价,有总部根据其存款和透支情况确定利息收入或费用的分摊方法,并通过银行进

行利息划拨。

下面用一个简单图示描述集团公司实施“现金池”模式。集团公司下属有A、B、C、D四家子公司,下图中的金额即为某工作日结束时总帐户及各子帐户上余额数情况,以及委托贷款的余额和利息拨付的情况。

四、集团公司实施“现金池”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1.现金池管理目前已经为境外跨国公司所普遍采取,在国内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现金池使银行与集团形成战略协作关系,是一种“双赢”的制度安排,但是现金池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银行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服务成本。其信息技术含量高,对银行网络系统和企业信息化管理都有较高要求,同时现金池业务还要求银行具有多项理财功能,包括资金自动划转、目标余额管理、账户透支设置、网上信息查询、标准数据接口等。利用该业务,集团能够在不影响下属成员子公司正常业务往来的情况下,实现对集团范围内各成员单位账户资金的零余额或目标余额的集中管理。因此“现金池”模式非常考验银行的服务水准与质量,同时也取决于集团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程度。

2.需要不断加强完善集团内部管理。“现金池”模式集中管理资金能够降低财务成本,为集团公司带来效益,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现金池管理将融资风险转移到了集团公司内部,一旦某个子公司不能履行还款义务,将波及整个集团的资金链条;其次,子公司有其小集团利益,可能与整个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不一致,这时该子公司将试图摆脱集团总部的资金控制,不配合现金池管理;再次,如果集团内部缺乏强制性措施,会出现拖欠本息现象,导致子公司之间的矛盾和集团公司的资金难以正常运转。为此,应加强现金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引入银行信贷管理机制,建立风险防范措施,强化对内部资金使用的监控。

3.注意规避国内政策的局限性。国外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兴起“现金池”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而国内最早的也是TCL集团在1999年与渣打银行合作的外币现金池,后来在2004年10月,外汇管理局下发《关于跨国公司外汇资金内部运营管理有关问题通知》亦称104号文。根据该文件,“跨国公司成员公司之间拆放外汇资金”,可通过委托贷款方式进行,才有了2005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与中国招商银行的合作,由招商银行为GE提供美元现金池服务。就目前的政策法规来看,无论是人民币或外币,以委托贷款的方式建立现金池结构基本都是可行的,但并非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比如中国证监会2003年的56号文《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对于国内上市公司向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通过委托贷款方式提供资金予以禁止,因此,如果集团公司下属上市的子公司时,其在设计“现金池”管理模式是往往需要设立上市公司的结算账户和非上市公司结算账户分别处理,以防违反相关法律。

参考文献:

[1]汤谷良,曹再华.GE公司“现金池”落地中国的案例思考.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6,12(3).

[2]叶友,任梦杰.企业集团现金池:“1+1>2”的奥秘.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06,12(2).

[3]岳继霞.关于“现金池”业务的思考.财会通讯,2007(2).

[4]胡志奇,高婷婷.对于跨国公司现金池融资方式的经济学分析.商场现代化,2008年6月(上旬刊)总第541期.

[5]张晓萌.近看花旗银行现金池的四种类型.新理财(corporate finance),2007(10).

(作者单位: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上一篇:论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有... 下一篇:漫谈会计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