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几点看法??

时间:2022-08-30 11:21:27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语文教学;观念;自主;合作;语感;备课;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9―0056―01

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已经遍布教育的每个角落,《新课程标准》的思维模式已经深入教育之心,新课程的课堂模式、评价标准已经自成体系。作为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构建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笔者经过几年的努力实践、探索,与一些市郊、乡镇的语文教师的密切配合,逐渐回归到困惑、不适应的逆流阶段。下面,笔者就谈谈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几点看法。

一、转变观念,形式多样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对新事物产生兴趣,进而勇于探索。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严格控制好时间,减少课堂纪律的维持,并让学生明白学习是重要的事情,千万不可以随便浪费时间。教师还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将最感兴趣的话题或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来讨论,而对于其中较为精彩的话语可适时展览在语文学习园地内。

二、积极主动,自主学习

新课改要求无论教育教学的主导者还是主体,都要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但在实际操作中,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参与并获得收益,其他学生仍是被动学习,有时甚至没有表现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活动前,要先明确分工,再指导合作。在合作学习的内容选取上,要考虑学生之间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发现。教师要对合作学习进行指导,不能袖手旁观,要真正关注学生,深入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

三、丰富知识,加强合作

新时期的教师要求保持开放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进行多方位的学习。现在的语文教学,已经不是单一的语文知识,而是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学识水平,不断为自己充电,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其次,就是学会和同行合作,吸取多人的智慧,协调一致。另外,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看学生的成绩,还要多角度肯定、发展学生的潜能,重视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搞题海战术,彻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四、利用课堂,培养“语感”

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就要突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不断地有感情的朗诵,使学生产生共鸣,也可以利用教学情境法让学生感悟。总之,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精心布置情境,让学生能融入情景,还可以利用传授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思维里产生感悟,从而有了对语法结构的感知,有了对语法知识先入为主式的接触。

五、转变行为,精心备课

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行为,由权威者向合作者转变,和学生保持平等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备课,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根据学生的个性去发现问题,通过课堂组织,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产生兴趣与个性。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运用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找问题,可以跟同学找、老师找,再一起解决这些问题,还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字、词、句、画等入手,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发现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六、大胆创新,不断实践

教师要想让学生弄懂教材,并从教材中引发到现实生活中去,就不能拘谨于教材,而要有所突破。由于学生接触社会较少,生活阅历相对浅,课外阅读量也有限,所以很难领悟教材中的一些关键词、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沉下心来咀嚼教材,发现、选取典范语段,欣赏点评,开掘出蕴涵于母语中的民族文化经典,对课文的主体特点、语言特色了然于胸,并准备好课文的相关知识、背景资料。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发挥信息调控的功能。

语文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学得更睿智一些、灵气一点。新课程所蕴涵的新思想、新理念,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改观,虽然其中也有一些困惑,但新课程所构建的理想未来,正是需要我们带来着困惑去实践、去探索、去创新。

上一篇:初中数学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下一篇: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