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

时间:2022-08-30 04:27:38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学习工具,促进数学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作为一位中学数学教师,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策略。

一、将信息技术作为计算工具

数学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对于一些简单的运算过程,最好不要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因为这些只需要通过学生动手就能容易完成。但是,有一些数据比较大且较多,如,计算样本平均数、方差、标准差,学生计算起来会浪费很多时间且容易出错。还有些计算很难用笔算进行,如开方运算,求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运算。如果充分利用计算器和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决繁重的计算工作,还可以节省许多时间放在发现规律和探究重要知识上。

二、将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传统的数学教学使用“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手段,因而,学习过程非常抽象、乏味而且学生不宜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像、动画等构成的动态教材,在教学中有一些用传统的教法不容易讲清楚的,教师利用几何画板、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制成教学课件,通过演示,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形象,他们就很容易理解,有助于教学的深化。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讨论、交流。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比单一听老师讲要获得的多。信息与知识密切相关,获得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

三、将信息技术作为模拟实验工具

学生对概率统计中的随机现象较难理解,每个随机现象都联系着一个随机实验,如果没有实验的铺垫,学生对有些问题的理解只停留在较低的认识层面上。做实验常用现成的实物作为工具,但有些情况下身边没有相应的实物,或者用实物进行实验比较困难。计算机或者计算器进行模拟和动画演示实验是最常见的方法。利用模拟具体的实验情景,使学生更容易获得感性的认识。

四、将信息技术作为绘制工具

数学教学中经常要绘制一些图像、图形、统计图、统计表等,手工绘制很浪费时间,也不准确,因此,得不出正确的信息。利用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就可以解决此项繁重的工作。教学中,使用Excel等软件,只要在计算机中输入相应的数据,就可以马上绘制出准确的图表。既减轻了教学负担,又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将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数学教师已不再是获得数学知识的唯一知识源,学生通过访问网络上与数学知识相关的网站获取知识,通过参加BBS,互发E-mail等形式进行数学问题的讨论。学生可以从一些繁琐、枯燥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索。

六、将信息技术作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工具

由于信息技术具有便捷的交互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软件或者互联网进行自主探究,亲身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方便地获得教师指导和同伴交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对于一些教学内容,可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协作,通过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来共同协商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教学氛围里,教师可利用监视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对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正确定位,通过遥控辅导加以补救。

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不能只停留于把信息技术作为展示工具,也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而是使用各种整合策略,使信息技术发挥最大的优势,大幅度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 甘肃省金昌市第三中学)

上一篇:农村中学高中地理“五步骤式”教学法 下一篇:试论点拨法在排球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