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本教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4-21 09:31:31

浅谈“生本教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生本教育作为当前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教育模式之一。生本教育的本质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教学环节从学生出发,使学生自身发挥学习的主动权,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当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针对性地指出了初中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使生本教育的教学思想广泛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本教育;问题;参与能力

一、初中数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树立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首先要全面认识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数学教学存在着知识体系教学目标单个性的特点。这类教学模式强调对各类教学目标平均用力,全面灌输,以促使学生理解消化知识,使学生个体思维能力无法得到良性提升,且其主要的知识获取渠道是通过课后的深入复习来完成的,繁琐枯燥的学习方法必然导致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但是教学工作者对此却没有一个良性的认识,一直认为取得成绩的唯一方法就是认认真真、任劳任怨,教师的认知不足也从根本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拓展。

二、实施生本教育的必要性

1.促使学习具有开放性

生本教育所具有的开放性涵盖了课堂内外。其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大胆讨论和深入交流之上。讨论是学习的常规性部分,学生展开讨论可以真实地表现了自身的优点和暴露缺点,这种开放性的教学打破了封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2.最佳发挥学生主体的自主实践性

发挥学生的自主实践性,可以更多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身不断努力的过程中,对自我知识体系进行有机的整合。

3.发展学生的独立和协作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安排学生提前做好预习,是要求学生对课堂上所要学习的知识提前有所了解,这种预习无论是表面的、还是深刻的都会逐渐提升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并且在不断学习中,在自身对知识认识不足的情况下,大多学生都会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这就能使协作能力得到提升。

4.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知识的内容体系

生本教育课堂中,教师不会直接把所提问题的答案给出,而是通过同学们之间的讨论、探索之后得出的推理和归纳之后得出答案。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把握了知识体系的全部内容。

三、生本教育在初中数学中实施的理论方法

1.严格备课的过程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以单纯的传授知识为重点,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并不受特别关心,但是在生本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备课成为不可忽视的重点环节。备课的目的不是老师如何把课讲完,而是怎样培养学生主体的知识掌握方法和技能。反思对于问题的设计,是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些方面都是对数学教师的考验。

2.设计问题要结合生本教育的思想

设定“问题”是数学教学的中心要点,有了问题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进行问题思考,去追问和探索问题的答案,并且与老师之间产生互动,真正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之间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紧抓学生思维的特点,为学生制订多种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学习材料,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投入到知识的海洋中去。例如,在讲授“函数”这节课时,创设的教学情境是:两个商场同时在做促销活动,甲商场是全场八五折出售,而乙商场的促销手段是:凡是一次性到本店购买商品满300元,便可享受八折贵宾卡一张。请同学们帮老师做一次决定,到哪家商场购买物品更划算?学生便会被调动起兴趣,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将相应提高,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那么教学效果也必定明显提高。

3.解决问题要重视生本教育的体现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大力引导学生的广泛参与,只有使学生不断强化自我学习的意识,增强数学课堂学习的参与机会,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亲身实践的机会,从主观感受中逐步实现对数学抽象性概念的把握,把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变为趣味十足的实践课。例如,在分析“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节时,课程的导入设计方案是如此安排的: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在纸上画出一个圆,然后在那张纸上任意画直线,根据你自己的意愿,想画多少条就画多少条,最后画的最多的同学请分析一下,所画直线与圆的交点最多是几个?最少是几个?最终导出其三种位置关系。这样学生经过对知识亲身探索的过程后,增强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使同学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4.实现生本教育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生本教育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是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之所以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因为要达到课堂上师生平等对话的目的。让学生认为自身就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防止学生产生自卑感。及时对学生的优点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更要给予表扬和激励。总而言之,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学习中。

5.弘扬学生大胆质疑的学习态度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和表扬敢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因为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没有充分的思考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容易产生思维定式,教师应当运用语言技巧、教学器材、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生本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通过锻炼学生思维品质,传授新的数学知识,鼓励学生积极采用探讨法,由已知条件出发,结合自己探索,引导他们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丰富自我经验。当学生对老师、教材或者是同学的解题思路产生疑问时,鼓励他们找到合理的论证方法,端正学生自身高尚的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1]田芳霞.浅谈“生本教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华章,2011(8):194.

[2]潘丹.试论生本教育之于职业教育[J].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2010(5):100-102.

[3]杨青山.生本教育之初中数学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0):70-71.

[4]夏彩英.生本理论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0(3):9.

(作者单位 江苏省太仓市新区中学)

上一篇:学习新课程标准,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下一篇:怎样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