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教学方法库建设构想

时间:2022-08-30 02:25:39

预防医学教学方法库建设构想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被广泛应用,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如雨后春笋,在众多院校纷纷开展。然而广大教师在进行教学资源(包括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往往注重媒体资源(如图片、声音、动画或视频)的搜集与创建,而忽略了教学方法的系统化积累。教学方法的储备是形成教学策略的先决条件[1],对于合理利用媒体资源、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积极推动我校预防医学的学科建设,我们结合高职高专预防医学的教改目标和学科特点,就该学科的教学方法库的建设,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构想。

1 建设教学方法库的意义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解决某个具体的教学问题和达到一定的效果,而采用的某种办法和技巧[2]。通过针对预防医学不同知识点教学方法的系统搜集,教学方法库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① 能够取长补短,提高备课质量,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在长时间的教学过程当中,每个教师都可能会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习惯和方法,只有通过与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才会发现自身的许多不足,更何况知识总是在不断的更新,作为传递知识的教学方法,亦应该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唯此,才能不断提高备课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另外许多青年教师,因为缺乏专业的教育理论培训,在从教的道路中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通过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比教、学习和尝试,可以使他们少走弯路,从而“快速成长”起来。

② 可以积极推动策略化教学的开展。 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方式和行为。针对不同知识点的众多教学方法的呈现,是制定教学策略的“活的源泉”,同时可以不断引导广大教师对教学技巧的重视和学习。预防医学知识点琐碎,内容庞杂,实践性强,只有对学科中各个知识点有系统的了解,并会针对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最终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③ 可以促进预防医学精品课程的进一步建设和完善。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色的示范性课程[3]。教学内容的新和教学方法的活,是精品课程的重要标志[4]。然而现在很多精品课程的建设(包括预防医学)虽然有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总结,但往往不够系统,缺乏具体的应用指导。而方法库的建立,可以实现基于某一知识点的不同教学方法的检索和共享,并能够进行可持续的更新和维护,对于精品课程多元化的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2 教学方法库的建设

2.1 教学方法的体系划分

要对教学方法进行系统化管理,方法库的体系划分是关键。在目前教学论还没有能对教学方法提供一个较理想的分类框架的情况下,我们可从知识点的角度出发,将阐述不同知识点的教学方法进行各自分类,这样既方便教师备课时的参考又利于比较。预防医学虽然内容庞杂,但模块清晰,总的来讲大致可分为绪论、环境卫生、劳动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社区保健和疾病控制等几部分。各模块的知识点可依据教学大纲和召开教研会议共同协商制定。以卫生统计中“总体、样本、变量、统计指标和参数”等基本概念为例,可以通过现实举例法讲解,亦可通过横向比较讲解,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讲解等。为便于对教学方法的准确把握,每种教学方法应该包括以下基本方面的描述:应用知识点,实施过程,效果评价。考虑到教学方法的其他划分,为方便日后的检索和归纳,还应该尽可能标志以不同的属性类别。

2.2 运行平台的建设

“教无定法”。随着教材和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方法亦需要不断的更新和完善,这就需要教学方法库具有开放、可检索和良好的维护功能。考虑到系统的安全、稳定性以及日后的升级和扩展,开发过程中可采用最新推出的架构为基础,C#(C Sharp)为底层开发语言,Asp +为用户接口开发语言,依托校园网中高性能服务器,来实现系统的功能。

2.3 教学方法的来源

2.3.1 自我教学方法的不断积累和改进 这是教学方法的主要来源。平时应该不断鼓励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自己尝试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和记录,并且要通过教师间的互相听课、教研例会和学生反馈等多种形式对已有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和改进。

2.3.2 吸取其他高校预防医学中的教学方法 互联网的发展为教学资源的互访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我们可以参考学习其他医学高校中预防医学的教学经验,搜集其中好的教学方法进行录入。

教学方法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不仅需要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以及一定资金的支持,同时还要有网络技术人员的配合。相信随着这些问题一一解决,具备网络功能的预防医学教学方法库的建立,会真正促使一线教师对教学理论的不断学习和应用,从而为预防医学的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 参考文献

[1]时俊卿.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学策略[N].中国教育报,2007-11-03(3).

[2]蔡伟.论教学形式系统[J].课程.教材.教法,2005,(5):19-25.

[3]张华.对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4,(4):69-70.

[4]温建梅.简论精品课程建设[J]. 教学与管理,2006,4:54-55.

(收稿日期:2008-03-31)

上一篇:危害物风险系数在猪肉及其制品抽检评价中的应... 下一篇:全科团队慢性病防治模式研究中Delphi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