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学习策略的转变

时间:2022-08-30 12:43:47

浅谈《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学习策略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课堂课程教材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而教学改革将是一场更持久的、更复杂的攻坚战。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小学一门必修课程,近几年由于这门课程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深受小学生的欢迎。这门课不仅能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动手动脑,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而且这门课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了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和趣味性。而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引下,在日常教学中大胆尝试改革,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策略如何转变上下功夫,取得了点滴收获。

1 激励兴趣,让学生学会倾听,乐于思考

兴趣是学生对外界事物广泛的好奇心,满足好奇心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无止境的本能欲望。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听要想要问,思维也被激活,例如教学《能沉浮的鸡蛋》一课时,教师首先出示一杯事先准备好的饱和的食盐水,然后拿出一个鸡蛋放入食盐水中,鸡蛋浮在食盐水中,学生看到这种现象“咦?”声不断,有的学生急着问:为什么鸡蛋不下沉?有的说是鸡蛋有问题吗?有的说水有问题吗?这样学生在老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不知不觉地卷入学习新知的探索活动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便乐于倾听,达到主动参与、积极学习的目的。

再如我在执教《探索神秘的宇宙》一课时,先让学生看录像,创设出宇宙星空深远广阔,奥秘无穷的情景后,这时教师便会放下架子,放松面孔,会对学生说:“哎呀,同学们都看得这么入迷,想说什么,谁想说,就站起来说吧。”这时学生会对老师亲切的话语所感染,关注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倾听老师的每一句话,纷纷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想法,这时老师会不断地激励:“同学们的思维真活跃,知道得这么多,今天我们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探索神秘的宇宙。”教师的一句表扬,一次鼓励,都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不断上进的信心和动力,在这种成功的喜悦中,学生的思维也就不会受任何约束,处在一种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个性和品格也就以充分的显露,产生一种强烈的争先恐后的表现欲,愿意倾听,乐于学习,为我们下面环节的进行奠定了基础。

2 善引导,巧设计,让学生学会合作,主动探究

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而社会实践活动,对小学生来说,更需要一种群体合作精神,由于我们的阅历、视野、方法的种种不足,在文献资料方面更需要互相补充,只有学生间相互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才能共同收集信息,查阅资料,才能相互讨论,各述己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如教学《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一课时,我布置学生准备,鼓励他们真正走出去调查实际情况,了解我们济宁的环境状况,收集一些环境污染的典型事例。经过实际调查,他们不仅了解了城西大运河的污染情况和城区老运河的污染、治理状况,而且知道了济宁城区的主要街道的噪声污染和夜晚的大气污染。并且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了解到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环境保护情况及采取的补救措施。教学过程中,由学生自己组织,分小组介绍济宁污染情况以及我国其它地方和世界上环境污染的典型事例(如1974年发生在我国的石油化工区的光化学烟雾对人们造成的危害,以及酸雨给英国、印度造成的损失等)。最后,学生自己组织了总结,谈谈受到什么样教育或说说有什么收获。这样一来,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尊重他人,虚心好学的品质,培养帮助他人共同进步的精神。通过合作学习,发挥群体优势,小组的学习形式也得到了强化,学生间互动交流的效率更高,因而研究的气氛更强烈。

探究性学习就是对学习材料、学习问题的探索研究,探寻追究,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求知,我在《探索神秘的宇宙》的第三环节,第二轮的“挑战无极限”,重点是想体现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老师事先准备了一些挑战题,让各组进行抽题,抽到题签后,对问题的答案先在小组内探讨,探讨后确定被挑战的小组,被挑战的小组回答完问题后,老师有意把问题延伸,你还了解有关这个问题的其他知识吗?这样一来探究性学习有效地连接课内外阅读的知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3 分层训练,让学生张扬个性,大胆交流

要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感到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学生才会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地学习,才会卓有成效。于是我教学《探索神秘的宇宙》时,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开展娱乐趣味游戏、“智力大比拼”,并进行了分层训练,第一轮为“抢答题”,第二轮为“挑战无极限”,第三轮为“自由创意,奇思异想”,第一轮和第二轮的问题,我便有意控制宇宙知识的范围,因为宇宙大而无边,宇宙知识多而神秘,若让学生自己设计题目来挑战,会漫无边际,老师也不好驾驭,也就是说,前两个问题老师是收的,而到第三轮“自由创意,奇思异想”时,老师便把范围扩大,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意去想,随意去说。又如在教学《我想象中的外星人》一课时,在学生演讲介绍了说了解的“外星人”之后,在描绘一幅想象中的“外星人”,在教师诱导、启发下、孩子们创造性思维,大胆想象设计外星人的相貌特征、衣食住行等等,结果学生把外星人想象得千奇百怪,有的设计虽然离谱,但毕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老师这时提倡“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让儿童畅想、畅言,精神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气氛中,任想象驰骋,任感情激荡,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自然会碰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出创新的潜质,激发灵感。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指导下,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孩子学会倾听,乐于思考,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努力注重学生实践的过程,而不是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与完整,只要学生全身心的参与了,他们就会有所得,这也就达到了我们活动的目的。

上一篇:浅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下一篇:谈体育特长生的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