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特长生的管理策略

时间:2022-10-14 04:12:41

谈体育特长生的管理策略

【摘要】高中体育特长生作为学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教育管理工作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进一步的研究,致使对他们的管理和认识往往处于松散和随意的状态。怎样抓实抓好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教育管理,使他们朝着“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好的发展特长”的多元化方向协调发展,以适应素质教育和特长发展的双重需要,使体育特长生的成材几率最大化、成材质量最优化,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且有特长的新世纪人才始终是我们的目标。

【关键词】特长生 ; 管理 ; 发展 ;策略

我校是一所半山区县的二级一等高级中学,现有学生2500余人。近年来,学校在过去把报考体育艺术专业学生分散到各班中学习训练改为集中在一个班级中学习、训练和管理,因此,从2007年9月开始,学校开始从高二年级开设体育特长班。学生的来源主要是由高一年级各班学生自愿报名,体育教师测试后选组成(几乎参加测试的学生都录取)。作为我校新实施这项改革,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特长班的管理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和困惑,学校内部意见分歧较大,教师间不认同的呼声在学校中时有出现。如何能使特长班继续存在,使之成为学生实现梦想得到成长,学校教学质量提高这样一个理想效果,就必须研究如何进行有效管理。

1 写作背景

09年毕业学生共43名,专业上线人数39人,上线率90.7%,90分以上3人,80分以上10人,70分以上19人,60分以上7人,文化分上线18人,文化上线率占专业上线46.2%,最后录取一本2人,二本科14 人,专科2人,合计录取共18人,专业上线录取率46.2%。

2012年毕业学生52人,专业上线人数51人,98.1%,90分以上1人,80分以上15人,70分以上30人,60分以上5人,文化上线29人,文化上线率占专业上线56,9%,最后录取一本5人,占我校一本率的28%,二本22人,三本1人,专科1人,合计录取体育类29人,专业上线录取率56.9%。

从两届学生考试情况来看:

1.1 专业考试上线率较高,但专业分90分以上人数较少,80分以上比例有所增加,60同学在减少;

1.2 文化分上线人数增加了10个百分点,但任然不够理想;

2 原因分析

2.1 参加特长生训练的大部分学生属于文化学习不理想,从大文、大理方向发展可能性不大,从而转向体育方面发展,他们并不是属于真正有体育特长的一类学生,体育方面的基础并不好,加之,到高二年级才来参加训练,因此,专业成绩不理想。

2.2 专业成绩中,身体素质得分相对高一些,专项成绩得分低。主要原因是学生特长不突出,找不到较好的专项。其次,在训练中,素质练习可以集体进行,教师容易安排和督促,而专项由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可提供的场地器材、学生基础等原因限制,因此,专业成绩虽然上线,但分数低,竞争力不强,录取学校层次低。

2.3 2009届参加体育特长训练的43名学生中,17人为择校生。2012届52名学生中14人为择校生(高一入学时分数达不到我校最低控制线),高一升高二时文化成绩都在年级后150名(不含补习生),班级文化分平均分低于年级分38分。学生文化基础较差,虽然学生努力,但要达到365分的分数线还有一定的差距。

2.4 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加上运动量大,训练强度高,因此,上课睡觉、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时间一长“欠债”太多,影响学习的信心。

2.5 专业课安排时间与文化课比例不合理,特别是在高三下学期后半段至专业考试之前(考试一般每年三月中旬结束),学生教师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训练上,造成文化学习放松。

2.6 专业成绩考试不好,而现行的招生政策主要又是以专业成绩决定学校的档次,因此,填报志愿受到限制,专业分低的同学只能选择一些层次较低的学校填报。

3 措施和办法

针对以上情况,学校从高二年级开始,开办特长班加强文化课学习,专业训练方面作适当的课时调整,并在特长生的管理上下功夫,教育学生从思想上、观念上改变自己的“特殊”身份,让学生自己明白要想上理想的大学,只在文化或专业上下功夫是不行的,必须二者兼顾。我有幸担任了两届特长生班班主任,在各位文化课教师的质疑下,我尽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管理。

3.1 激励。

在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教育中,急需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树立目标,根据初步测试的素质成绩作为参照和同学谈心树立每一位同学的奋斗目标,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讲出他们理想的大学是?根据他们的谈话高低,给学生一个只要他们努力就可以百分百能完成的目标。如:初测40分以下以下同学鼓励玉溪师范学院为保底学校,冲击云南师范大学。40-45分素质的同学鼓励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保底二本学校,努力争取进入一本行列,45分以上同学鼓励以北京体育大学为奋斗目标,云南大学为保底学校,让每一名同学都有努力奋斗的方向。

利用家长会取得家长的支持,记得2009届时一位家长说:“我家孩子考起体育怎么办?”当时回答家长:“孩子考不起怎么办?这位同学位于年级后50名”。后又和家长多次交流,家长才支持小孩练习体育,最终这名同学补习一年后考起成都体育学院,之后家长比较满意!取得家长的支持非常重要,小孩交到特长班考起重点的可能性在30%,考起本科在50%以上,假如文化分达到,考起本科在90%以上。读高中考起二本以上大学家长的最开心的事。

3.2 约束。

在班级管理中,根据体育特长生普遍好动、易冲动、自我约束能力差、纪律观念相对淡薄等特点,班级通过讨论制定班规、班约,并辅以相应的惩罚措施。如制定班规:全力以赴,不找借口,要为自己放的每一个错误承担责任,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班级目标:发扬特长,成就梦想,只有放错的废物,没有放错的金子。一本、二本是我家,两年之后就到达!定期举办法纪法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纪校规等讲座。工作中时时注意学生的思想波动和行为的异常,同学生实行定期谈话制度,经常以谈心的方式及时纠正刚发现的思想、品行上的不良苗头,把不良苗头消灭在萌芽阶段,以此促进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行。

3.3 培养文化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在体育特长生中,文化课成绩较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班主任重要任务之一。 在文化课教学中,根据体育特长生文化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和他们文化学习成绩参差不一的特点,我尽力配合各科任教师开展工作,大家一起齐心培养他们树立“跳一跳能摘到葡萄”的思想,课后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培养他们学习兴趣。

3.3.1 加强管理,激发全体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与任课教师一起对全体同学齐抓共管。时时与各科任课教师紧密配合,摸清每个学生的学习底子,帮助他们制订切合个人实际的学习计划、奋斗目标、建立学习档案。每次考试后与各任课教师一起分析每位同学的成绩,使每位老师对每位同学的专业、文化成绩做到心中有数。

3.3.2 不定期邀请分管校领导参加研讨,掌握情况,协调工作,以便对本班进行综合管理。同时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校对他们的重视、关心和爱护。同时充分利用假期时间邀请以前毕业参加工作的或正在读大学的师哥、师姐参与班会课,奖励努力学习和训练,考起理想大学没问题。

3.3.3 课余时间教他们一些学习方法,让他们知道文化学习、专业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了解要考上体育院校,不仅体育成绩要达到分数线,而且文化成绩也要达到分数线,特别上重点院校要求更高,也就是说,学生既要重视专业的训练,又要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偏重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成功。

3.3.4 在平时的学习中充分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多鼓励、表扬优点,借此帮助他们找回学习的信心。有了学习信心,再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学习自觉性的养成也就不难了。

3.3.5 在平时的工作中,时时同各科教师交流,了解各位同学上课状态、作业的上交情况等。

3.3.6 要求每位教师每节课填写本班班级日志,把课堂中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作好记录,以便班主任及时了解课堂情况,及时教育。

3.4 科学合理安排专业训练。

要抓好体育特长生的训练管理工作,就必须坚持做好:严格控制训练过程;严格执行计划,科学有效组织训练。本学年学校在专业训练方面课时作了调整,由原来的每天下午4:20―5:05调整为每天下午3:25―5:05进行专项训练,早操主要加强素质训练。

3.4.1 为学生选定专项,以专项带素质进行训练。

所带两届毕业生中体育训练学生体操专项有54人,篮球专项17人,田径24人。在训练中,教师安排训练内容后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均有1―2人负责组织训练,教师轮流指导。

3.4.2 周密制订训练计划。

周密制订训练计划,严格控制训练过程。为使学生训练取得好的效果,特制定一套训练计划:本学年,田径专项,以速度训练为主,加强速度、耐力等基本素质训练,并作好定期专项测试。篮球专项,以篮球基本功训练为主,加强弹跳和投篮意识训练。体操专项,以体操动作为主,学会所有高考的体操动作,并进行体操专项素质训练。高三训练阶段对素质和专项同时进行全面综合的训练。

3.3.3 严格执行计划,科学有效训练。

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从心理和生理方面激发学生的潜力,思想上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学生全身心投入,认真锻炼,时时牢记高考的奋斗目标,把目标转化为动力,扎实训练。训练中从实际出发,明确各阶段训练目标和任务,制定完成实际训练目标和任务的措施,合理安排训练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对于特长生来说重点应放在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常年坚持,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

3.4 正确处理好学生,各科任教师与班主任的关系。

体育特长生作为学校“特殊”的一份子,在管理体制上也就应用“特殊”的方法进行管理。正确处理好学生与科任教师,学生与班主任,班主任与科任任教师的关系是班级管理成败的关键。

3.4.1 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

在管理中我尽力做到和学生融为一体,但又得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让学生对你保持在既爱又恨这个度,这里非常重要。对学生发生的问题多和学生探讨,由多数学生的看法加上自己的观点得出具有说服力的解决方法,这样既让学生能自觉承认错误,又让自己的教育观点得以实施,同时也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又不失自己的亲和力。在课堂上自己扮好严师的角色,在课后做好学生的朋友,又像一个要顽童。只有把老师与朋友的身份处理好,学生才能对你畅开心扉,你也才能和学生融为一体,真正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当然,在学生犯错误时,必须认真按班规执行,同时对他们进行处理后的安抚思想工作,从多方面分析错误带来的后果及对他、对班级产生的危害,尽量做到以德服人,以理服人。

3.4.2 学生与科任教师的关系。

在上课过程中,科任教师应首先做好学生的工作:要求学生认真听课,认真做好笔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个别帮辅和思想交流,树立好课上是教师,课后是朋友的关系。教师和学生课堂上难免发生不愉快,遇此情况,要求学生不准跟教师公开顶撞,同时要求教师先完成教学任务,事后与班主任一起处理。

3.4.3 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关系。

工作中处理好自己与科任教师的关系,配合各科任教师做好学生的工作,完成好教学任务。

4 取得的成绩

通过两届毕业班管理的工作,我所带班级得到领导和同行的认可,学生们有礼貌,懂得感恩,与文化课老师未发生大的冲突,遵守纪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越来越高,形成了良性循环,2013年正在筹备2015届体育特长生班,报名人数达114人。

4.1 各种比赛的成绩。

2011年度我班获县级“优秀班集体”。2012年度我班获省级“优秀班集体”,普兴梅同学获省级“优秀学生”。班级在学校评比中获三次“十佳黑板报”、四次“十佳书香教室”。在校运动会中多次获高二、高三年级团体总分第一名(成绩是第二名的二倍多),在学校组织的班会课竞赛“四十后班会”获一等奖,歌咏比赛中两次获二等奖。

4.2 体育专业和文化成绩及录取院校:2009届2012届各抽样分析10人。

4.3 物质和精神层面。

学校的肯定,两届下来高考奖励2009年例学校第三名,2012年例第一名。家长的肯定,高考结束许多家长都会打电话等方式来告知,谢谢老师了,我家这种小孩都考起好大学了。学生的肯定两届下来收了三个干儿子,每到假期都有不少同学跑到家中来看望自己。奖励很少,但我想精神享受高于一切,且通过体育特长生能他们走出大山,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

5 结束语

总之,要使学生的文化和专业成绩双上线,让更多的学生考取理想的大学,甚至录取层次更高的大学,必须加强班级的有效管理。做到使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行为习惯良好,意志品质坚强,时间安排合理,训练科学有效,班主任工作更须加强针对性强,班级团队形成合力,才能使特长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以上是自己在这方面作出的一些探索,但由于自己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分析和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希望专家、同行给予帮助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1990年3月12日.

[2] 《教育理论》 肖长林编著 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2年12月第5版.

[3] 《教练员训练指南》 李诚志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年11.

上一篇:浅谈《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学习策略的转变 下一篇:如何提高八年级学生对英语课堂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