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免疫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时间:2022-08-30 10:35:51

基于免疫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摘 要】 文章基于免疫学视角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研究,认为内部控制系统就是企业自身的免疫系统;通过讨论企业“免疫系统”的成因及内部控制免疫系统的特点,提出了提高企业免疫力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免疫; 内部控制; 风险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 其行为模式与生物系统的某些特征相类似。最新的组织理论表明健康是组织生命体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而获得各种免疫力又是生命体保持健康、适应环境、求得发展的基本条件。这为本文基于免疫学视角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一、生物免疫与企业免疫

从人的角度看,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与“非己”,排除异己以维持机体内部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机制。人的免疫能力,分为先天性的和获得性的。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一个独立的主体,也会遭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这些“疾病”就是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各种风险。企业“免疫系统”可以排除威胁因素同时产生记忆,从而维护企业的健康。另外,企业也存在先天性的“免疫”能力(成立时就要考虑的)和获得性的“免疫”能力(在经营过程中不断调整的)。

企业在运作当中,难免会遭遇各种风险,产生各种问题,但是不能等到风险已经对其造成威胁并产生损失,或者问题不可调解时,才开始应对风险和解决问题。它需要一种机制,可以在风险对其产生影响之前、或问题出现之初就加以应对、解决。然而,最理想的情况则是能够通过一种机制自动应对风险和解决问题。这种能力就是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一种“免疫”能力,这种机制就是企业的“免疫系统”。

二、企业免疫力的成因

(一)管控风险,保持和提高企业活力

达尔文进化论认为物种为了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而不断进化,以使自身机体的功能更加和谐,从而使自身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使生命得以延续。具体来说,人体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便产生了免疫力,使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能够让外源和内源致病力与人体免疫力之间能保持平衡。

为了规避风险,适应日益发展、多变的经济环境,企业也必须与时俱进,向着精益的方向演进,于是“内部控制”概念便在企业中诞生了。内部控制从产生至今不断演进,主要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这五个阶段。内部控制的发展促使企业的运作机制变得更加和谐,也提高了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和企业活力。

(二)适应环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人类的机体几乎暴露在由无数病菌和病毒组成的环境中,但是人类依然能够健康地生存。这是由于免疫系统的运行机制使人体能够适应环境的复杂性和抗原的多样性,它是大自然提供给人类的精密、复杂、成熟的系统。

企业面临的环境越来越近似于生物有机体生存的环境,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内部控制是一个繁杂的系统,环境的多变性容易导致内控失效,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一套适合当前环境的内控制度,将其在运行中暴露出来的缺陷逐一修复,逐步完善,以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免疫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的功能

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和免疫监护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不同的功能。内部控制作为一个“免疫系统”,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也具有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护这三种基本功能。

免疫防御功能是指企业通过内部控制的控制措施来保障企业经济健康运行,及时对风险进行识别防疫,形成抗体。内部控制系统对企业活动的合法性、有效性要求进行了规定,能对企业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抵御,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的发生率,减少企业损失。

免疫稳定功能是指发现和清理企业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问题。发现了问题,但不及时予以纠正,那么开展内部控制的目的就没有达到。因此,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必须加大内部控制的处理力度,分析所发现的问题,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从而充分发挥“免疫系统”的稳定功能。

免疫监护功能是指企业通过内部控制体系,对其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与控制,以期及早发现企业发展过程中潜在的问题,并通过协调各种关系来消除或降低这些问题将会对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最终使企业能够稳定持续地发展。

四、增强企业免疫力、提高企业内控效率的途径

企业是人的复合体,人赋予了企业生命。企业的管理层应当重视企业的生存问题,促使企业健康发展,防范其在生长过程中的各种“疾病”,提高企业自身的“免疫力”。基于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建议采取以下几个措施以提高企业自身免疫力。

(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的一个基本作用就是内部制衡,即一个单位内部各部门在职能上相互牵制或制衡,这种相互牵制或制衡,实际上就是一种天然的“免疫系统”。内部控制体系不是现行人财物制度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企业通过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其各层次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以促使企业稳定健康地发展。因此,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增强企业“免疫”功能的基础工作。

(二)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

内控制度形成后,在实践中反复运行,就会揭示出它的弊病,会发现其与市场经济和国家政策的矛盾,会发现其与行业中优秀企业的差距。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需要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内控制度及其运行情况,进而作出决策,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因此,需要一个良好的信息和沟通系统来提供真实、完整、及时的信息并在各部门和人员之间得到良好的沟通。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形成一套科学规范、严谨、统一、全面的内控制度,才能把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置于“免疫系统”之下,有效地保障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三)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各个方面支持着内部控制职能的发挥。一方面,内部审计要核查企业已建立的内控制度是否得到遵循、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内部审计人员是否尽职尽责并向管理层、治理层提出意见等。通过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督促企业管理人员与员工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定,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客观的会计核算,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避免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治理过程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鉴别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点和漏洞,并通过咨询活动,为管理当局提供实用的意见和方案,出谋划策,降低企业风险,有助于企业内部控制“免疫”功能的充分发挥。

(四)树立人本企业文化

提高企业的“免疫力”需要让企业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即树立一套以人力资源、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为体系的人本企业文化,抵御疾病的侵害。建立良好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的免疫力。人本企业文化的整合正如生物体免疫的过程,如果企业对外来文化“免疫力”过低,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听凭外方企业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一切以外方为主,丧失其原有的优点特色以及对企业的话语权。如果企业自身对外来文化的“免疫力”过高也就是俗称的“过敏”,不利于吸收优良的外来企业文化,比如成熟的管理模式等等。理想的方式就是拥有一个正常的免疫系统,既能抵抗不良文化的侵袭,又能够消化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束语

良好的内部控制好比一道“免疫系统”,它是企业风险控制的基础性工作,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免疫视角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研究,全新的视角有助于对内部控制形成一个全新的认识,进而有助于内部控制的功能得到全面发挥。本文仅从免疫防御、稳定和监护三个方面对内部控制进行探析,但它对企业的影响并不局限于此,因此有待广大学者对内部控制免疫系统进行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霄仑.风险控制理论的再思考:基于对COSO内部控制理念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0(3):36-43.

[2] 王海兵,王承莲.生物经济学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初探[J].会计之友,2007(10):12-13.

[3] 王桂莲.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创新研究[J].会计之友,2009(7):16-21.

[4] 杨雄胜.打造企业“免疫”系统[J].新理财,2003(8):17-33.

上一篇:Excel在多期资本限量决策中的具体运用 下一篇:智能信息控制:物联网下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