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免费师范生职业教育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8-30 10:19:19

开展免费师范生职业教育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2007年,国家在六所部属师范大学试点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这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为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发展而采取的一项创新举措,目的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从教,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目前,首届免费师范生即将踏上工作岗位履行他们的使命和责任。如何进一步明确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坚定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理想,加强履行国家义务、担当教育重任、完成崇高理想的使命感,意义重大。

一、免费师范生培养与教育

从2007年9月首届免费师范生进校以来,西南大学把培养“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突出、综合素质全面、人文修养深厚”的基础教育教师作为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学校充分利用师范教育办学的传统优势和综合大学的资源优势,一方面探索免费师范理论教育新模式,抓学生的理论水准,一方面扎实推进平台建设,抓学生的实践能力,两者紧密结合,全面促进免费师范生能力培养。

1.创新免费师范生培养专业体系、课程体系

学校制订了免费师范生培养方案,构建了由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技能课程构成的教师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由微格教学、教学观摩、教学见习、教育教学实习组成的师范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学校明确提出师范生“双专业”的培养思路,坚持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强化教师的专业化训练。构建起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师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自主创新学习等六大模块组成的师范专业课程体系,将口语表达、书写、音乐基础、美术基础、心理教育能力、教育技术应用、教学综合能力等7门教学技能课程列为师范生必修课程。目前,通过平台经费和学校其他资助建设,学校的师范类专业已建成国家特色专业点10个,重庆市特色专业4个。目前已建设师范类专业校级重点课程200门,资助出版教育学理论教材10部,开发教师教育训练类课程配套教材7部,资助编写学科教育学教材15部。

2.进行入学教育系列活动,职业思想教育贯彻始终

免费师范生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在入学方式、学习发展目标、培养理念、就业去向和方式等方面都有政策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具有一定的契约性。每届免费师范新生入学后,学校开展为时一个学期、以“光荣的人民教师”为主题的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学校专门编制了《西南大学免费教育师范生学习手册》,帮助免费教育师范生更全面地认识国家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重大战略意义,增强人民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科学规划大学学习生涯,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3.构建“六加一”能力训练体系,强化教学技能训练

学校专门针对师范生构建了“六加一”的教育教学能力训练课程体系。“六”即为口语、书写、音乐基础、美术基础、心理教育、教育技术应用等六门训练类课程;“一”即为教学能力综合训练这一门课程。教育教学能力训练课程共8个学分,均为必修课,并配套开发教材。各学院对师范生的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普通话进行强化训练,并由专门机构严格考核,合格者发给证书。2010年学校划拨专项培训经费,集中开展了2007级师范生教学技能强化培训。学校专门开发了教学技能测评系统,对师范生进行测评,通过者将按成绩等级获得教学技能证书,学生通过率和优秀率将成为各学院教学工作考核指标之一。

4.师生联手打造校园文化,促进师范生综合培养

一方面学校积极探索免费师范生培养新途径,每年举办“基础教育名师论坛”,实施“中外教育经典名著学习导航计划”,以充分利用基础教育名师资源,努力培养师范生人格健全、素养深厚、基础扎实、理念先进、技能优秀。首届论坛为期近一个月,共为师范生举办名师讲座23场,成效显著。另一方面,学校组织成立了免费教育师范生社团组织――未来教育家联盟,开展了针对师范生的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从2008年开始,学校每年定期举行免费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师范生演讲比赛、师范生才艺展示大赛等三大赛,编印了《青春杏坛》杂志,建设教师教育网站,加大宣传,促进师范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5.加强国际交流,选派优秀师范生进行海外培养

免费师范生承担着国家未来的基础教育,拓展免费师范生的教育理念,开阔免费师范生的教学视野对于免费师范生的长期发展和引领我国基础教育走向世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学校实施“海外培养计划”。2009年10月,学校与加拿大温莎大学签订了相关协议,遴选了2007、2008级22名优秀免费教育师范生利用学校第三学期(暑季学期)进行集中培训。学校还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教育学院、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洽谈,就师范生培养、教学法教师培训展开长期合作。

6.不断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研究,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一方面,学校投入专门经费,开展教师教育研究立项工作。2009年学校审核批准并签约教师教育研究项目共计109项,2010年审核批准教师教育研究项目140项。项目主持人员涵盖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人员,在读师范专业本科学生和研究生。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实施教师教育人才引进计划、学科教学法教师人才培训计划、学科教育博士人才培养计划,举办境内境外培训班等方式提高学科教育学教师的学历与教学水平,改善了学科教学法师资状况。学校还制定了教师教育师资职务晋升评价制度。在新修订的职务评审文件中,设置教学型教师(含公共课、基础课和学科教育学教师)的职务评审条件,为教师教育师资的职务评审创造制度条件和依据,以提高教师教育团队的工作积极性。项目建设期间,学校师范类教师中,产生长江学者1人、百千万人才2人,其他高级人才多人。

7.建立师范生职前―职后―体化的特色教育模式,加强师范生实习环节的力度

学校建立了国家教师教育创新西南实验区,在、贵州、四川、云南、广西、重庆等六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8个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37个示范实习基地学校。同时为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还配套形成了完整的富有特色的实习机制,包括顶岗支教实习、混合编队集中实习以及学院负责安排三种实习方式,师范生在大三的第二个学期由学校或学院统一安排到有关中小学任教实习。

8.推进实践平台建设,着力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教学水平

实践平台建设是推进免费师范生实践学习的载体。学校为满足免费师范生实践学习的需求,多方努力,大力投入,形成了师范生数字化资源与自主学习中心,建成高水平微格教学实验室27间、能与西南地区六省(自治区、直辖市)8所中小学课堂视频同步直播的教学在线观摩平台、师范生专用阅览室、教师教育大楼“师元”楼(含教学技能训练中心、理化生实验室)等,搭建了西南地区教师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充分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二、免费师范生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

1.提早规划研究,注重免费师范生就业工作的前瞻性

2007年以来,学校共招收免费师范生11 700余人。学校高度重视免费师范生就业工作,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免费师范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西南大学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明确就业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实施步骤。学校多次召开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会和推进会,定期举办免费师范生就业工作研讨会,积极推进就业工作。学校还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免费师范生就业实施意见和办法进行专题研究,制订了相应的具体实施办法,形成解读报告10万余字,展示课件数百张,为免费师范生就业工作的积极开展提供参考。

2.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免费师范生就业服务的针对性

一是开展免费师范生就业服务“六个一”工程,即建立一个免费师范毕业生数据库、组建一支免费师范生政策宣讲团、树立一批免费师范生就业典型、举行一系列就业座谈会、开展每周一次的个性化就业指导、与每个免费师范生谈一次心。二是积极进行免费师范毕业生生源信息核查统计工作,形成分省、分专业的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数据库,保证数据、名单“零误差”。三是针对免费师范毕业生的不同情况,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服务。开展多层面的学生就业思想、就业动态摸底调查工作,结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不同需求和学生的不同情况,及时组织座谈会、就业政策宣讲会,对就业方式、就业范围、就业时限、就业保障、就业流动、就业性质、就业形势进行深入解读与分析。学校还制订了“周计划”,每周派出专业教师在固定时间对免费师范生进行个性化指导,确保他们“好就业、就好业”。

3.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免费师范生就业教育的实效性

学校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将免费师范生就业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通过就业咨询热线电话、《就业指导报》、免费师范生政策宣传手册、校园广播站及园区宣传栏等及时就业信息,宣传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典型。积极拓展优势网络平台和网络媒介,不断扩大免费师范生就业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分学院、分专业组建了由就业指导教师任管理员的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QQ群,在就业信息网上开辟“免费师范生就业专栏”,在学校“辅导员博客之家”上开设“免费师范生就业教育”专栏,很多辅导员还开通了微博,为免费师范毕业生提供专业指导和及时帮助。实现了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教育的“全过程”和“全覆盖”。

4.整合社会资源,探索免费师范生就业渠道的多样性

学校在就业工作中坚持“四个结合”,即工作思路与免费师范生就业具体实施意见情况结合,工作步骤与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工作步骤结合,现有就业市场与传统就业招聘形式结合,学生就业途径与新型网络媒介平台结合。学校派出工作组走访了26个相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邀请8个省级教育部门领导来校“面对面”交流,与全国29个省级教育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先后向生源比较集中的16个省份的1 256个县级(含)以上教育局寄发了学校免费师范毕业生专业、人数信息介绍和来校双选邀请函,及时将学生签约情况给各省市主管部门。先后举行了重庆籍、山西籍免费师范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举办各市区教育局专场招聘会100余场,接待1 000余家中小学校。同时,积极探索免费师范生远程面试系统,为免费师范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多样化的渠道。

5.加强实践探索和研究,提升免费师范生就业指导的科学性

学校积极探索实施“顶岗实习支教”模式,推进“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西南试验区建设,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的“十二个一”工程,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学校不断加强理论研究,一方面利用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和中央高校科研专项基金项目设立了“免费师范生终身从教理想信念教育与人民教师师德建设研究”“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研究”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西南大学学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刊物上公开发表《为了那份责任担当》等论文10余篇;另一方面将这些理论研究成果运用于工作实际,渗透到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中,实现了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全过程化、全方位化、全员化”。

三、免费师范生职业发展策略

根据免费师范生培养和职业发展的特点,学校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采取措施,积极改进,实现免费师范教育的良性发展。

1.做好免费师范生宣传、招生工作

国家相关部门应及时免费师范生招生宣传信息,学校招生部门也要紧密配合,加大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宣传力度,让各个地区的教育部门、中学、广大考生及家长都真正、充分地了解免费师范生政策。同时,各个师范院校要在招录过程中严把质量关,筛选出具有从教潜能、并且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优秀高中毕业生,让这些有志于成为中国未来教育家的青年们加入到免费师范生的行列中来。

2.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对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关爱

思想是行动的领路人,教师没有坚定的从教理想就不可能有教育战线上的累累硕果。师范生担负着未来基础教育的重任,只有树立坚定的从教理想,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所以,学校必须要狠抓免费师范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此外,在保障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加强对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心理状况调研,及时关注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心理变化,通过辅导员谈话、座谈会、心理咨询等多种方式消除免费师范毕业生的疑惑,坚定免费师范生的从教信念。

3.转变师范教育观念,优化师范生培养体系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学校的师范培养模式既不能与一般的师范院校等同――偏重于师范生专门技能的训练,也不能混同于非师范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偏重于学生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而应该真正探索出一条自己的师范生培养模式。不仅要把培养合格的教师作为学校师范教育的目的,更要将培养未来的优秀教育家作为师范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师范生培养体系上,要在继续加强并优化教师职业专门化的培养机制的前提下,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开展相关活动等方式,培养免费师范生的人文素养与科研精神。使免费师范生不仅能胜任一般的教学工作岗位,更能在中学教学岗位上,发挥本科阶段相关教育优势的后劲,开展中学教学研究工作,凸显免费师范生的特色与优势。

4.构建并完善校地合作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

教师作为一门职业,有着与其他行业职业完全不同之处,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说法我们可见一斑。培养教师,不能等同于培养一般的技术工作者。建立和完善校地合作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应成为师范教育的重要工作。师范学校应该与地方教育部门紧密联系,实行师范生本科阶段的共同培养,开展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落实师范生的就业以及在职教师的职业教育,努力使师范生终身从事教育,终身享受教育,提升国家基础教育的人才质量。

5.完善就业市场信息的传递机制

现代社会,就业市场信息千变万化。如何能及时地将来自各方面的就业信息传递到学生手中,成为学校就业工作的重要问题。要了解市场,就要拓展各种就业信息来源渠道;要了解企业,就要完善企业信息数据库;要传达给学生,就要建立畅通的传递渠道和公示机制;要及时跟踪决策,就要有健全的反馈机制。因此,学校只有不断地完善就业市场信息传递机制,才能保证各项就业工作进展的速度和质量,使学生好就业,就好业。

6.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

教师这个群体是精神上的富有者、物质上的匮乏者。虽然许多地方出台政策,要保证教师的收入与公务员持平。然而从现有教师队伍状况来看,中小学校教师,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经济待遇偏低。国家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这一政策的目的是吸引一批有志于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优秀高中毕业生,鼓励其报考部属师范大学师范专业,从而成为未来优秀的教师和教育家,为中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奋斗。然而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偏低,成为许多师范生不愿意到此工作的理由。这就需要政府实施一系列措施,切实保障教师的权益,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把终身从教的思想教育与实实在在的权益保障结合起来,从而引导更多优秀免费师范毕业生扎根西部、服务农村,为中小学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上一篇:浅论当前德育实践理念的几种典型困惑 下一篇: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