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工作者短缺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30 09:12:35

我国社会工作者短缺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滋生了各种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但是,由于我国发展早期缺乏对社会工作者的关注,这导致了我国社工的大量缺口。本文通过收集经验资料中的测量技术,访谈技术等,综合社会学的多个基本视角来分析这个问题。最后,通过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来提高我国社工的整体素质,加快我国社工建设发展。

关键词:社工 社会价值观 学科建设 自我认同 社会认同

一、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工作,不论其工作对象是着重于个人或团体,均以协助其依特殊的需要或能力,配合社会的需求,使获得社会关系的调整与生活的改善。”

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现有社会工作人才严重缺乏,仅有20万人。从整体上来讲,我国目前的社会工作者主要是社会认同度很低,薪资条件不好,专业人员很少,社会工作的岗位尚未被大规模开发。

二、 社会工作者短缺现象成因

近期,由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组织的一次题为“您如何看待内地的社工人才短缺?”的调查问卷。问卷结果统计数据如下:

图1

在图1中,

A.对社工不认同,社工的社会地位低

B.社工工资低

C.社工人才的培养机制落后

D.社工工作不稳定,工作前景不明朗

E.社工工作繁琐劳累

F.社工职业资格认证机制不健全

从图1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大多数人都认为,社工的社会认可度低,而且工资低,做社工不是一个很好的职业。所以,我国社工短缺,有部分原因是因为我国目前政策的不重视,导致社工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是十分良好,并不能吸引从业者。

社会工作者的缺少在社会环境方面,有很多原因:

1、社会认同

多数人都还不能接受和认可社会工作者,对于社会工作者认识不够,从上图1中的A和D选项中可以看出,对于社工服务,虽然,一些地方近年来加大了面向大学毕业生的招聘力度,并推出可以解决户口等优惠条件,但总体来说,社会工作的社会地位还不高,对优秀人才并没有多大吸引力。

2、自我认同

在社会工作的过程中,社工很多时候都受到被帮助者的攻击,致使社工本身在从事社会工作中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对社工本身心理造成伤害。北京西城区睦友社会工作事务所副总干事吴扬说,很多社会工作者、一线的社工愿意坚持下来,很重要的原因一个是他专业的理想,还有他对于社工专业价值的认可,能够支持他走到现在,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而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人选择了退出社工这个行业。

3、物质条件

无论是社会认同还是自我认同,都是指精神生活条件,在精神和价值等方面,我们能否实现自我认同和被周围的人认同。同时,在物质生活方面,从B和C选项的比例中得知,收入少也是造成社工短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没有一个正常的工资机制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志英说,最主要的就是他的工资没有一个正常的调工资的机制,这次调完了下次什么时候调,不知道,只是许诺了每年涨50块钱。物质条件较差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我国政府明确规定,社工专业人才成为与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相并列的第六支主体人才,但要转变社会观念,需要时间,更需要社会工作本身的发展。而且,就政府的资金支持方面,也存在许多改进的地方。我国是政策大国,针对社工薪资待遇等方面的政策也是呼之欲出。

4、学科建设

目前,我国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很多其他方面的建设都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所以,学科建设缺项也造成了大量的工作人员缺乏的问题。由于没有专业的学科,所以,社会体系、制度体系都不能及时地形成,影响了社工专业的发展,导致了社工的缺乏。

三、 针对短缺现象对策研究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社工是专业人员,具有专业素养,遵循严格的专业伦理和价值,所以社工从事的许多社会服务工作必须坚持专业人员的价值理念、具有高度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工作能力。而且,作为一名社工,常常看到社会的阴暗面,导致情绪低沉,对社会认可度降低。所以,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不只是社工必备,也是群众必备。同时,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自我认同,而全民提高社会工作价值观则有利于社会认同。

身为一名普通的群众,可能总是无法理解社工的辛苦,也无法忍受低薪酬的艰苦工作,但是,我们就是要通过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体会到他们工作的意义,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帮助他们,支持社工工作。

2、社工专业学科建设

社工的短缺促进了社工专业的发展,在最近的十几年中,我国大陆地区开始蓬勃的发展社工作业,主要有北京大学的社会学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等,国家也给予了各种优惠的政策促进社工专业的发展。但是,相对于知名高校,普通院校发展的社工专业较少,还没有达到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所以,促进社工专业的学科建设,促进大学生对社工的理解和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整体素质。

3、合法社工组织

近几年来,我国大量涌现出社工组织,但是,很多组织并没有注册,或有合理的非营利组织运营机制,管理混乱,人员流动性大,并没有考虑到接受者心理。所以,我国社工组织合法化是成功发展社工组织的必经之路。

我国应该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尽快出台《社会工作服务条例》;各级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门内设专门的社工管理机构,加强社工服务机构及社工管理。通过出台条例和政府适当干涉等方法,早日将社工组织合法化。

4、提高待遇,建立健全工资制度

待遇水平低,是社工短缺现象的成因之一。我们在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的同时,应该建立健全的工资制度。我国应该及时由国家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门进一步健全社工职业的准入制度、社工岗位的后续教育、考核晋升制度、薪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等,以此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提高社会对社工的认同度。政府部门在录用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聘中,将从事社工经验作为优先录用条件;从而,促进社工团体的发展壮大。

5、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普及,媒体的作用更是日益凸显,中央电视台春晚节目,把北京的天使之家的事迹传递到千万家,天使妈妈的形象更是家喻户晓。我国社工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利用媒体的传播作用,不断传递和渗透社工的理念,关注和报道社会小角落里的小人物,充分发挥传播媒介的教育功能,使社会大众争相吸收和享用这种文化氛围,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加大社工建设的快速发展。

四、结论

我国社工短缺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能够解决的,要经历较长的研究和探索过程,我们可以通过确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合法化社工组织以及提高待遇水平,建立健全的工资制度等方法促进社工组织的发展,同时促进目前大学社工专业的学科建设,促进大学生对社工的理解和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整体素质,解决我国社工的短缺问题。

参考文献:

[1]冯燕.台湾社工专业发展的进程与展望[J].深圳社工,2010(2)

[2]我国港台地区医务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脉络[J].中国社会工作,2010(10)

[3]吕涛, 张禹. 港澳台社工组织发展经验及其法治启示[J].思想战线,2011(4)

[4]马林达.加强社工管理,提高社工服务参与度——对改善我国社工的建议

[5]马中红,邱天娇.身份认同:Cosplay亚文化的实践意义

[6]自我和社会认同低是造成人才流失根本原因.新浪网

[7]庞青山.论大学学科组织及其特色[J].高等理科教育,2005(5)

上一篇:关于扩大内需与调整消费政策的思考 下一篇:制造业成本控制方法和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