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根紧缩下的企业筹资管理及风险控制

时间:2022-08-09 01:53:11

银根紧缩下的企业筹资管理及风险控制

摘要:资金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基本要素,是企业创建和生存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一个企业从创建到生存发展的整个过程都需要筹集资金,企业只有在坚持合理合法及成本效益原则基础上,利用多种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为企业筹集所需的资金,企业才能够得到长远发展。然而在目前银根紧缩的环境下,企业的资金筹措成为眼下管理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银根紧缩对企业影响的同时提出关于加强企业筹资管理的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银根紧缩 筹资管理 资本结构

一、前言

银根是指市场环境下货币的周转以及流通的状态。中国古代曾用白银做为货币进行交易,所以人们往往称资金供应为银根。受国家的政策变化和调控体制的影响,会分为“银根紧”和“银根松”的状况。由于市场环境下资金供不应求,被称做“银根紧”,反之,则称为“银根松”。而如今,银根这词会被用在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方面。银根紧缩也就是市场需要货币少而实际流通于市场的货币量过大,人民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的措施。

二、银根紧缩对企业的影响

2011年国家相继出台各项宏观调控政策,首先,央行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连续几次的加息,严格的控制着信贷规模,收缩货币流动性。其次,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的调控力度,以及对政府平台公司的清理和贷款限制。

在当前银根紧缩的环境下,企业的资金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控制,甚至完全满足不了企业对资金周转的需要。决定企业融资能力的因素有企业所属行业及企业规模、资信水平以及经营状况等因素。一些大型的集团公司在通过银行的审批之后都可以获得银行的贷款,但是由于利率的不断上涨,加之审批过程的繁琐,使得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一些小企业受到银根紧缩的影响更是比较大,由于银行信贷规模的缩小,对于小企业来说,想要从银行得到贷款是难上加难的事情,而利率的提高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几乎所有企业的感觉是:融资困难、融资成本在不断上升,而原材料价格和人员工资的不断上涨使得企业的利润严重缩水。

铺面而来的财经数据显示,由于能源成本、资金成本、土地成本、人力成本和制度成本等实体经济的要素成本的节节攀升,导致中国经济的微利时代已将到来。银根的强力紧缩,迫使大批资金密集型企业开始积极创新融资模式、运用多种融资工具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寻找资金成本与时间的最佳组合。

三、加强银根紧缩环境下企业筹资管理及风险控制的对策

(一)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债务结构

1、拓宽融资渠道。企业内部资本和银行信贷资本是所有企业通用的融资方式,不同类型的公司有还有不同的其他融资方式,比如说国有企业可以考虑政府财政资金融资、上市公司可以考虑证券资本市场融资,中小企业可以引用外资及民间资本等。

2、创新融资方式。根据目前的融资市场情况,企业除银行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外,还应该积极思考其他融资渠道,比如: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一般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异地融资、信托融资、资产证券化、应收账款保理、售后回租、融资租赁、BT模式等。还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上下游关联单位在物资采购、租赁、劳务分包等环节选择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合理利用商业信用进行融资,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需资金。

3、优化资本结构。企业要确立最优的资本结构,最优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筹资风险范围内,以最恰当的方式确立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这个最大的筹资风险可以用负债比例来表示。一个企业如果只有权益资本而没有债务资本,虽然没有筹资风险,但总资本成本较高,收益不能最大化;如果债务资本过多,则企业的总资本成本虽然可以降低、收益可以提高,但筹资风险却加大了。因此,企业应确定一个最优资本结构,在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只有恰当的融资风险与融资成本相配合,才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在目前通胀的情况下,建议企业严控负债融资比例,实行谨慎的财务政策。

4、合理安排筹资期限的组合方式。“资金链”的断裂风险是许多公司倒下的重要因素,控制债务风险成为企业风险控制的首要目标。企业在确定筹资方式时一定要慎重,合理优化短期、中长期贷款结构,避免短期偿债风险;经营性资产收入与短期贷款匹配,长期的项目及固定资产投资与中长期融资匹配。这样既避免了冒险型政策下的高风险压力,又避免了稳健型政策下的资金闲置和浪费。

5、先内后外的融资策略。内源融资是指企业内部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而形成的资金来源和产生留存收益而增加的资金来源。企业如有资金需求,应按照先内后外、先债后股的融资顺序。自有资本充足与否体现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和获取现金能力的高低。自有资本越充足,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自有资本多,也可增加企业筹资的弹性。当企业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而外部融资的约束条件又比较苛刻时,若有充足的自有资本就不会因此而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二)加强精细化管理,增强企业融资能力

公司可以通过加强集中扁平的精细化管理,内部挖潜。

1、提高企业盈利水平提高,降低筹资风险。从长期看,盈利是销售收入抵补销售支出的结果,如果短期现金流量安排合理,销售收支与现金收支在一定程度上是等价的,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企业是否会有再筹资的能力,也意味着企业偿债能力比较强。因此,企业要通过加强经营管理,增收节支,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就可以有效地降低筹资风险,增加资本利润率,最终实现规避高风险,取得高收益的目的。

2、盘活存量资产,压缩非经营性支出,大力增收节支。面对国家调控和复杂的经济环境及金融危带来的长期不利影响,企业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首先,清理清查企业存量资产,积极清收欠款、处置闲置资产,增加存量资产的流动性;其次,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对购置公务用车、办公大楼的建设和装修、出国学习考察等行为要严格控制。再次,大力开支“增收节支,拧毛巾”活动,精简会议费、差旅费、招待费的开支,将企业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3、集团类公司可与银行合作,实行集团统收统贷模式,采取“现金池”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盘活各分子公司固化资金,提升集团公司资金流动性管理水平。

(三)加强政策研究及内部管控,提高抗风险能力

1、加强对利率、汇率浮动的研究。在目前银根紧缩的环境下,利率的不断上调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是很大的。利率的变化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企业要观察利率的走势情况,当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或处于高向低过度时期,一定要控制筹资,对于必须要筹措的资金,其计息方式一定要采取浮动利率。当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根据资金需求量筹措长期资金,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来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

此外,对于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应根据汇率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筹资方案。

2、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风险管控意识。企业首先应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流程的梳理及改造,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管理的各项工作。企业可以专门设立一个风险管理处,应建立风险自动预警体系,同时要配备专业人士对筹资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及化解风险,加强风险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控制,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其次,在银根紧缩的环境下,企业理财人员应接受新的观念、加强学习、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和工作水平。再次,要提高风险意识,每个员工都应树立风险管理的观念。而对于财务人员要说,应将风险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参考文献:

[1]顾永林.论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筹资[J].现代审计,2007(6):35-37

[2]高檩.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评价,科学出版社,2009.9

上一篇:试论XBRL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翻译公司市场营销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