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自我:一个草根教师的文化自觉

时间:2022-08-30 06:03:08

研究自我:一个草根教师的文化自觉

当前,教师的发展往往注重教师教学技能的专业化,很少关注自身的情感、认同的专业精神,即“教学的自我内部景观”,而专业智慧和专业精神正是教师文化自觉的内驱力。苏格拉底提出:“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人生。”因此,研究自己的成长历程既是对过去人生的得失自我关怀,也是自己在新的发展方向上自我超越。

一、“我”的教育成长历练

(一)小学和初中阶段――书香熏陶者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出生在紧靠县城的“小山村”,说这座山小,是因为它的海拔仅有100米,地理学意义上仅算土丘,连丘陵都不是,但它是方圆近百里唯一的一座高山,每逢重大节日,周围几个乡镇都愿意到这地方来“登高”――图个吉利。我小学、中学时的学校就坐落在它的周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的外祖爷爷就是这座山上有名的石匠,小时候我和外祖爷爷生活,农村人都想干点活,而我又没有专人照看,在这种情况下,每天外祖爷爷路过的山村小学就是我最好的“幼儿园”,所以5岁我就上了小学,就这样开始了我的小学生活。

现在想来,我是在懵懵懂懂中考试,从没有把考试当回事,所以乡里乡亲都认为我“聪明”。现在反思起来,书香环境对我影响很重要,我家的左邻右舍,一个是教我初中语文的叔辈老师、一个是教我初中几何的兄辈哥哥,尽管他们都是代课教师,是他们精心培育了我,我心中一直感恩他们对我的启蒙教育。

(二)高中阶段――教育拼搏者

在上述良好的环境下,我又在异常激烈的中考中顺利考入了高中(当时升学比例是3∶42)。进入高中才发现,我的基础是这么的薄弱,主要是理科,原先教我的都是代课教师,教学知识比较浅。所以,我在文科语政史地学科上铆足了劲,每天班级基本上都是班上最早到教室看书的,这种状况一直坚持到高中毕业,有的同学戏称我为“拼命三郎”,然而,由于我的底子终究有些薄弱,高考分数只能上一所专科学校。这样,我被师范统招提前录取,进入了师范学校。

现在反思高中阶段的收获:自觉磨练自己,在自设或自创艰苦的环境中磨炼自己。从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的选择,不同程度地磨炼自己的学习毅力。自己当初偏于文科,理科又薄弱,最终与心中的师范高校失之交臂,至今回想起来,仍然不感到后悔,因为我选择的是我感兴趣的科目――文科。

(三)大学阶段――教育信徒者

因为自己是接近最高分的成绩进入师范的,所以进入学校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做师范生的排头兵,坚信“自己为教育而生”,引领全班积极阅读教育家的书籍,积极锻炼教师的基本技能,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料,组建读书社,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被同学称为教育的信徒者。因为我想,既然选择了做教师,我就应该把教师当作自己的职业生命,把它作为终身奋斗的事业。

反思大学阶段的收获:拥有收集学习资料、文献资料意识,建立了自己的资料库。因为我在学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的时间最长,能看到各个大学的学报以及人大复印报刊,我坚持深读、积累教育书籍,深刻认识到教育旨趣、教育家看问题的角度以及他们的思维方式。

(四)教师工作阶段――实践追求者

我满怀激情地走向工作岗位以后,一直研究名师、发展自己,养成了琢磨课堂、研究课堂的习惯。以读书为伴,我多次问自己,“我为什么做教师?”名师于漪指出,“选择教师,就选择了高尚”;朱永新教授告诉我,教师的职业本质是人类精神能量的互动,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现转化和形成新的精神能量的过程。教师只有心灵充实,追求教学的真正灵魂,才会获得一种无与伦比的高贵,一种卓越的成绩,也就确保了他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特殊魅力,这是金钱和物质无法比拟的。

我在近20年的工作中不断反思,“我是谁,我是如何成为我自己的?”个人科研要有个性,科研能力的关键是具有自我提炼能力。因为教育体现的不仅仅是育人,还应该育我,彰显自我的成长;教学提炼能力来源于个人所有的生活经历和生命历程,来源于使“我”成其为“我”的所有内力与外力的合力,是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中达成“科研自觉”。教师不仅是欣赏者身份的观战,更是发现者,才能体验到自身教育的成功。

二、“我”的教科研内驱力――内心会看到美好的一切

(一)教科研是有高度的自我教育

教学科研有助于教师明确学校办学思想和教育追求,办学思想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方向问题。方向对了,路再远,也会有抵达目的的那一天。

教育追求只能从我们内心生长出来,其长势取决于土壤的肥沃程度:我们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学识修养、精神修养。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指出:“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要自己心中有阳光。”科研人是有追求的,从个人情感出发,通过自己构建一个适合自己的标准,评价自己生活各方面所拥有的情感体验,这主要集中于身份认同、教育信念等主观方面。

给生命一种向上的力量。让生命的崇高回归自己的情感世界。时刻怀有教育梦想,它就是一扇门,构成我生命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它为我定向,赋予每日的琐碎生活以整体感和意义感。我奉信:宁可劳而无获,不可不劳而获,力争让自己做理想主义教师。因为有梦想的指引,就会将每一项跟教育工作相关的科研做得尽可能好,这不仅是一种工作伦理,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经常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面对科研要暗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在进行教育科研革新时,要相信自己一定会做得很好,在教育教学中遇到困难时,要暗示自己能够战胜它们并顺利完成任务,而对责难和科研的困境时,要暗示自己这些只是暂时的,情况会变得越来越好。

拥有信念而热爱,因为热爱而投入。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会产生自我满足感和愉悦感,决定着对待工作的情绪、投入程度及工作的意义,这些能使教师从外在的“敬业”转变为发自内心的“乐业”,从谋生的“职业”转变为用生命托付的“事业”。在此基础上,通过科研可以为学校的形象与荣誉全力以赴,表现出较高的忠诚,从而为超越生命寻找永恒的冲动与努力。积极的教育信仰,才是有意义的生活,才能追求实现自我价值。

(二)教科研是对人的成全

科研给予了教师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有助于明确教师的工作动机与前进方向,从而让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

人生有三个层次:为生存而劳作;受欲望的驱使,处心积虑计较和经营;为自我实现而不懈努力追求。科研对人的成全主要是第三层次,指人的心理机能的良好状态,是不以自己主观意志转移的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成就,是自我潜能的完美实现。

我很赞同教育不应只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教育需求。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感的教育是轻薄的。

真正的科研是人的精神需要,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精神漫游。科研需要刻苦,更是一种快乐,是用努力酿造的快乐,是用文字酿就的酒,去领略“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的意趣,这是何等令人心旷神怡的事情!柏拉图的“洞喻”表明:亮光在你背后,生命期待着我们对科研的蓦然回首。

(三)教科研让我在阳光中成长

成长是我们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感受到自我成长无疑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教育科研给了我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使我能够更快、更好地成长,并热爱自己当下的生活。

回顾“师陶杯”我两次获得一等奖的论文,对贯穿其间的“遇见”之“点”,深感庆幸,心怀感恩。我工作的学校是江苏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学校,校际活动频繁,交流机会较多,名师多。能主笔国家级重大招标课题结题,是学校的科研氛围提升了我的教育科研能力。

因为科研,在对外影响上,两次对全市333名骨干教师开设生态课堂公开课,获得听课教师好评;负责近三年省苏教国际试卷的命题,两次负责全市统考试卷的命题、审核,被评为“市统稿、命题专家”。在科研上,获得了市“十一五”优秀论文成果奖、“五四杯”论文一等奖,两次获省“师陶杯”一等奖,被市教育局评为“杰出水手”称号、市521培养对象、市学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科研成果获2013年省教育成果奖二等奖、2014年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因为科研,积极为学校发展出力,在学校校长室、后勤中心领导指导下,2012年,我经过半年多时间精心申报材料,我校顺利通过省节水型校园验收,并获得省水利厅10万元财政补助。走在教科研道路上,或许有压力,但有压力的日子是充实的;走在教科研道路上,或许会寂寞,但寂寞的日子是珍贵的;或许很忙碌,但很忙碌的日子是快乐的,因为从喜欢学生到被学生喜欢,从对幸福的展望到收获幸福。有了教学,我的生活是充实的;有了科研,我的生活是有品质的。感谢科研,能让我做一粒健康的种子!

三、“我”的教育成长启示

(一)强化生命自觉历练――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的出发点

人生丰富的经历以及在社会风云中留下的深浅足迹,会显出一种沧桑风味,像情节曲折的故事,像峰回路转的奇景,让人咀嚼回味。做有价值的事,只有对懂得它价值的人才有意义。因此,需要反思自己的职业动机和工作满意度,明确自己人生的目标,激励自己。

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只有在为社会的服务中才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赞誉,只有为社会谋求幸福,才是最高的教育信念。教师教学自觉体验往往表现为教育教学的胜任感、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带来的成就感和教学研究中的新鲜感等。

(二)注重教学自我积累――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的维持点

注重积累能让一位教师的个人水平升值,越是有丰富的积累,越是容易促发研究与写作的思路,就教师而言,积累决定底蕴。一个人有了毅力,就能勤奋,就能坚强。作为教师愿意为教育的形象与荣誉全力以赴,表现出较高的忠诚。只有超越生命才会寻找永恒的冲动与努力,自塑教育美德,才体现有意义的教育价值。

教育信念的形成不仅需要教师知识的积蓄、个体的反复实践,更需教师具有远大理想、情感激发和意志的维持。教育是一项光辉而崇高的事业,只有在这样的积极理想中,教师看到自身发展的实存状态与可能达到的完美状态的差距,才会鞭策自己,战胜困难,迎接胜利。

(三)学会科研自主提炼――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的关注点

当我们的提炼上升到发现规律层次时,教学方面才会有深刻的洞察力。提炼是在摘抄、摘录、摘记基础上的分类研究,因此,文献资料积累就是教师科研的隐形翅膀。教育科研提炼能力的养成要还原到教学具体情境之中,要求教师教学富有个性,追求个性创新主要体现在选题的角度和难度上。

大量科研资料的占用显示出治学能力,主要体现在做好自己选定的专题研究:科研话题的定向能力,设想与策划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实验能力,资料研读能力,论文写作能力等方面。因此,研究自我就是教师内在的觉解、自我的敞亮与澄明,高度专注于内在自觉与深层体验,是一种“教学自我”建构上的高度神入、领悟。文化自觉以自我超越、自我创造为姿态,教育幸福永远在路上!

上一篇:作文就是创作的文化 下一篇:立足文本 以写促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