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成长反思

时间:2022-08-30 05:38:48

班主任成长反思

在教师成长理论中,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教育反思实际上是教者对自己的教育经历进行综合、总结、分析和提炼的过程。时间过得真快,转瞬又做了两年班主任,对这两年班主任工作进行反思,似乎没有多少值得骄傲的地方。

我渴望做一名成功的班主任,能像李镇西、魏书生等名家那样获得卓越的教育成绩。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自己总是碰壁,常常是新东西推行一段时间后,又不得不回到老地方。用一首歌曲来概括,就是“终点又回到起点”。具体来说,主要是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模仿教育名家制订班规,发现在实际操作中行不通。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名家凭借着一纸班规,将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尤其魏书生老师经常出差、讲学,很少有时间在学校,但他班上的各种管理却井井有条。于是,我仿照他在班上设立了各种管理机构,制定了各种管理制度,班上五十名学生几乎人人都有事做,人人都是干部。但执行一段时间后,却遗憾地发现:这些班规在实际操作中根本没有作用,难道名家是骗人的?抑或是我班执行不力?

如早操迟到、旷操问题,班规明确规定按时出早操,不得迟到旷操。班规实施一星期后就出现了问题,首先是个别女生特殊情况肚子痛不能出操,我理解个人问题开了特例。女生特例一开,男生纷纷说有特殊情况。结果,针对迟到旷操的班规,仅仅执行了一个星期后就外甥打灯笼――照舅(旧)了。

其他如课堂纪律、卫生责任、班级文化建设等,我都设想得很好,甚至照搬那些教育名家的具体规定,但最后都无疾而终。

二是民主治班无效,最后不得不以专制结尾。我曾在学生刚入学时推行过民主治班,可和班规一样,都是镜中花、水中月,看起来很美,实际却中看不中用。一年级时,在班上推行民主治班,学生很高兴,老师很兴奋,但不到一个月,就麻烦频出:学生权利太大,班级管理最后变成了自由市场。我不甘心失败,第二年做班主任的时候,继续推行民主治班理念,并吸取了第一年民主治班的教训,不是事事都听学生的。一个学期后,我在班上进行民主测评,结果很失望――学生说我是假民主,征求意见只不过是走形式。现在我恢复过去治班的方式,任何事情必须由班主任说了算,学生反映很好,一些学生干部还说:“早该这样了!”

三是迷信赏识教育。后进生、双差生的教育一直是班级工作的难点。当赏识教育流行时,曾给我很大希望,尤其是周婷婷的成功事迹,使我相信一句话: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那段时间,我为过去简单批评学生感到惭愧,下决心从当时开始,学会用赏识的眼光发现学生的一切优点。刚开始改变的时候,学生也很惊奇,一些学生在日记中说:“班主任的变化真让人吃惊!”“我们终于有一个善解人意的班主任了。”可是,推行一段时间后不得不承认:人和人是不能够比的,别人的成功经验到我们班上不一定适合。学生觉得我的赏识做作,缺乏说服力,甚至一位后进生这样告诉我:“老师,你说话咋听着这么假呢!”

诚然,我善于学习并接受新生事物,思想比较开放,思维也很活跃,具备做一名好班主任的条件,可为什么推行新方法治班却屡屡失败。很长一段时间我在迷茫、彷徨、反思,在蹒跚中前行,与同行交流并认真进行自我评价,发现我的学习过于肤浅,功利性太强,只是片面地学习了别人治班的外壳,没有深入了解班级实际情况因班制宜地开展工作,因而陷入失败的污泥里。根据上述三种情况,我深刻反思如下:

第一,制订的班规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是失败的根本原因。每个年代的学生的素质是不同的,面对的问题也不同。如过去学生逃学,除了游荡没有地方可去。而现在学生逃学,可以去的地方很多,网吧、游戏厅、K歌房……他们有事情可做,只要口袋有钱,一个星期、半个月不回学校都可以。名家之所以成为名家,绝不是一日之功,是在过去教学经验基础上的成功。这样,针对过去学生的管理方法照搬到现在学生身上,定有不适合的地方。

而且制订班规时,不要幻想借助班规一劳永逸。一个班级的班规能否有效,至少要考虑以下几方面:一是针对性,班规必须穷尽学生中可能出现、需要制止的违纪现象;二是可操作性,一个详细的班规,如果不具有可操作性,就只是徒劳。

第二,忽略反思民主治班的真正内涵,忽略民主治班的前提是“在民主生活中学会民主”(陶行知语)。那些成功的班主任都是经常反思的班主任,他们常常在班级出现各种问题之前,未雨绸缪地深入思考、寻找对策,方能不陷入被动。

我班的民主治班之所以不能够顺利实施下去,关键是我没有科学地理解民主治班的内涵,把民主治班混同于听从学生摆布。我没有学会用民主生活培养学生民主习惯,而是公布一些所谓的“民主”措施后,坐等学生的反映和评价,待学生乱成自由市场后立马专制。这样再来征求学生意见,学生当然认为我是假民主。

其实,科学地理解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制度,对班主任而言,更是一种教育观念、一种教育态度、一种教育风格。一个民主治班成功的班主任,培养出来的学生肯定是有责任感的,能担当社会责任的,绝不是抱怨班主任假民主的。同时,要认识到民主不是万能的,它有一个不断完善进步的过程,效果不明显,不能轻易地全盘否决,而应该多思考“为什么”,然后逐步完善。

第三,片面理解赏识教育的作用,没有反思失败的根本原因。同前面两个失败的做法一样,我总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思考。不管面对什么学生,总以一个标准要求大家,然后以一个标准吹捧学生的“闪光点”。其实,赏识教育之所以有效,关键是找到“每一个学生”成功的起点,“每一个学生”,即不同的学生成功的标准不同,我们不能用统一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要善于发现并总结学生的闪光点。而我缺乏思考、缺乏反思,照搬只能收到失败的效果。

所以,在平时工作中,班主任要多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工作技巧,做到时时反思、事事反思,切不可照搬别人,而要因班制宜,这样才能得到提升。孔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的观点,我辈今日才顿悟,好在我已学会反思,今后定当在反思中迅速成长。

上一篇:数的世界,数的精彩 下一篇:人人参与,个个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