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干预

时间:2022-08-29 09:59:45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进行一个基本的探讨,旨在对治疗过程中护理的重要性进行一个深刻地认识。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03月―2014年02月60例利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水平的护理情况进行了一个深入分析。结果:在这一组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者48例,未到达标准者12例。结论:在利用胰岛素泵进行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需对患者予以相对应的护理,以保证胰岛素泵的治疗效果极其顺利开展。

【关键词】糖尿病 胰岛素泵 护理 血糖水平

1.临床资料

笔者从其所在医院2013年03月―2014年02月糖尿病住院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占50%,女性占27%,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48±2)岁,糖尿病病程10个月―18年。该研究组中,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者48例,未到达标准者12例。在治疗过程中4例患者出现餐前低血糖,3例患者出空腹低血糖,5例出现餐前及空腹低血糖,经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血糖水平。以上诊断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并且该研究均通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

2.置泵护理

2.1 胰岛素泵安装前护理

在胰岛素泵安装之前,至少停用24小时以上各种非速效胰岛素,并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2d,观察患者血糖变化。泵用胰岛素在试用前经过室温处理,并注意其有效期及规格,保证治疗的顺利、安全进行。

2.2 胰岛素泵安装的护理

由于在腹部进行胰岛素注射机体吸收较好,该研究选择腹部置泵。完善各项置泵前工作后,一般应选择皮下脂肪较明显的腹部,注意避开腰带和脐周5cm区域,消瘦者选择外臀部皮下和大腿外侧皮下,在预置泵部位用强力碘进行消毒2-3次,面积为10cm左右。由专业人员将针头刺入皮下后,拔出针芯后用皮肤护膜将针头固定好并调试胰岛素泵。

3.置泵后护理

3.1糖尿病及相关知识的宣教

医护人员应及时耐心地向患者宣教糖尿病及其相关知识,以及尿酮体、尿糖和血糖的临床检查方法及意义;向患者普及低血糖反应的一些症状和防治措施,使病人充分认识到规律进食的重要意义,严格控制患者进餐量和进餐周期以确保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3.2 穿刺部位的护理

由于穿刺用软针本身的性质,容易从穿刺部位脱落并且患者无疼痛感,因此医务人员应指导患者每天至少检查穿刺部位2-3次,指导患者勿做剧烈运动,如仰卧起坐及俯卧撑等,确保软针处于皮下部位。每天注意检查输注装置有无滴漏,导管打折,电量不足,针头有无脱落,皮肤有无红肿,过敏,如有异常需撤掉并更换部位重新安置。保持局部清洁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衣。

3.3血糖监测

实施胰岛素泵治疗的前3-7天为胰岛素剂量的调整期,患者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医护人员应每天监测患者血糖水平至少7-8次,调整期后应根据患者血糖控制的情况而定。

3.4携泵护理

注意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洗澡时可用沐浴袋保护胰岛素泵,或从快速分离器处分离,但不应超过一小时,避免摔到地上或沉入水中,或置于室温大于45度或小于0.5度环境中,防止胰岛素失效,洗完澡后立即接上,但要注意软管前用75%的酒精能够消毒。胰岛素泵连续使用5―7天后应重新更换输注装置,选择另一部位注射,以免局部发生皮下硬结,影响胰岛素吸收 。

4.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其原因

4.1 患者不良反应

在用泵过程中,4例糖尿病患者出现空腹低血糖症状,6例患者出现餐前低血糖症状,7例患者空腹和餐后均出现低血糖症状。17例患者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血糖均很快恢复到正常生理水平。

4.2 患者不良反应原因

4.2.1泵用胰岛素基础用量过大

胰岛素基础用量过大或未及时调整泵用胰岛素基础量,一方面抑制糖原磷酸化酶活性从而抑制糖原分解,另一方面加速患者机体内糖原的合成。两方面的因素导致患者血糖水平迅速降低,出现低血糖症状。

4.2.2进食

输注胰岛素后,患者未及时进食或进食量偏少,导致患者机体本身已降低的血糖得不到恢复,出现低血糖症状。

4.2.3不当运动

输注胰岛素后,患者也要进行适量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车、打太极拳等。不适当的运动或运动量大,或是空腹运动大量耗能,肌糖原不能满足能量需要,大量血糖用于肌肉收缩,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

4.2.4胰岛素泵

胰岛素泵出现问题导致胰岛素持续输入,使患者血糖水平持续处于低水平状态,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

5.健康指导

对于糖尿病的治疗,胰岛素泵作为一种新的疗法,需患者的积极配合才能到达理想的效果。对此,笔者认为医护工作者应做好一下几方面的工作:

(1)积极向患者宣讲糖尿病极其并发症的相关知识,介绍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低血糖症状等,指导患者控制进餐周期及进餐量,大剂量输注胰岛素后要及时进餐,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保证最佳的治疗效果。(2)积极热心地向患者讲解胰岛素泵相关知识,使其对这种新疗法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认识,消除患者恐慌,减轻患者心里负担,这对获得一个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极大的帮助。(3)充分调动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促进患者与患者、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并指导患者家属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4)医务人员应加强病人出院后的联系,经常指导病人,使病人有正确的治疗方案。

6.讨论

胰岛素泵可以模拟人体正常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功能,采用基础量和餐前大剂量相结合的输注方式,全天24 h不断向患者体内输入微量胰岛素,降低了全天的高胰岛素血症及餐后低血糖的发生,是目前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治疗的先进手段之一[3]。且胰岛素泵内采用的是短效胰岛素,固定一个部位输注,吸收更为准确稳定,几乎无胰岛素皮下沉积,避免了运动后胰岛素加速吸收的危险及黎明现象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了安全可靠,有效灵活的输注方式。更为重要的是血糖长期稳定控制,从而有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治疗效果,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敏.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观察和护理[J].求医药,2011,11(9):691-692.

[2]陈丽湘,孙慧伶,施红艳.胰岛素泵治疗中低血糖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护理学杂志,2008,23(15):42.

[3] 杨贵芬,程玉霞,刘建琴等.38例胰岛素泵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3):246-247.

上一篇: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 下一篇:基层医院78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