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研学旅行发挥更大作用

时间:2022-08-29 05:29:00

让研学旅行发挥更大作用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提出了详细可行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行基地,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建立一套规范管理、责任清晰、多元筹资、保障安全的研学旅行工作机制,探索形成中小学生广泛参与、活动品质持续提升、组织管理规范有序、基础条件保障有力、安全责任落实到位、文化氛围健康向上的研学旅行发展体系。

针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本文就各地、各校较为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简析。

如何让研学旅行更安全

如何让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更安全,是各地各校、社会与家长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对此,《意见》提出了系统的实施方案。

一是成立工作协调小组确保安全。各地要成立由教育部T牵头,发改、公安、财政、交通、文化、食品药品监管、旅游、保监和共青团等相关部门或组织共同参加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协调小组,加大对研学旅行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指导,将职责层层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单位,定期检查工作推进情况。

二是形成制度管理强化安全。备案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探索制定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学校组织开展研学旅行,要提前拟定活动计划并按管理权限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委托制:学校可委托相关企业或机构开展研学旅行,要与有资质、信誉好的委托企业或机构签订协议书,明确委托企业或机构承担学生研学旅行安全责任。培训考核制:通过家长委员会、致家长的一封信或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告知家长活动意义、时间安排、出行线路、费用收支、注意事项等信息,加强学生和教师的研学旅行事前培训和事后考核。

三是明确部门职责落实安全。各地要制订科学有效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方案,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机制,实施分级备案制度,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1.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督促学校落实安全责任,审核学校报送的活动方案(含保单信息)和应急预案。2.学校要做好行前安全教育工作,为出行师生购买意外险,必须投保校方责任险,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与委托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方安全责任;学校自行开展研学旅行,还要根据需要配备一定比例的学校领导、教师和安全员,也可吸收少数家长作为志愿者,负责学生活动管理和安全保障,与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权利。3.旅游部门负责审核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的准入条件和服务标准。4.交通部门负责督促有关运输企业检查学生出行的车、船等交通工具。5.公安、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加强对研学旅行涉及的住宿、餐饮等公共经营场所的安全监督,依法查处运送学生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6.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指导保险行业提供并优化校方责任险、旅行社责任险等相关项目。

如何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

《意见》提出,通过研学旅行,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如何避免研学旅行“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呢?

一是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的指导和帮助。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要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学校要根据教育教学计划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一般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尽量错开旅游高峰期。学校可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

二是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各地教育、文化、旅游、共青团等部门或组织密切合作,根据研学旅行育人目标,结合域情、校情、生情,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等,遴选建设一批安全适宜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探索建立基地的准入标准、退出机制和评价体系;要以基地为重要依托,积极推动资源共享和区域合作,打造一批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各基地要将研学旅行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突出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研学旅行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

三是强化督查评价。各地要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评价机制,把中小学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作为学校综合考评体系的重要内容。学校要在充分尊重个性差异、鼓励多元发展的前提下,对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逐步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研学旅行经费从何来

充足的经费是确保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意见》就此提出了“多元筹资”的原则,要求各地健全经费筹措机制。

《意见》指出,各地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经费,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

在经费开支或保障方面,《意见》对各部门提出了具体要求:交通部门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公路和水路出行严格执行儿童票价优惠政策;铁路部门可根据研学旅行需求,在能力许可范围内积极安排好运力;文化、旅游等部门要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减免场馆、景区、景点门票政策,提供优质旅游服务;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会同教育行政部门推动将研学旅行纳入校方责任险范围,鼓励保险企业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对投保费用实施优惠措施。鼓励通过社会捐赠、公益性活动等形式支持开展研学旅行。

此外,《意见》还强调公益性原则,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

小链接:什么是中小学生研学旅行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责编 欧金昌)

上一篇:在改革中腾飞 下一篇: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理念的教育与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