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挡土墙在河道堤坊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8-29 04:02:38

混凝土挡土墙在河道堤坊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混凝土挡土墙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各个区域。在河道堤防工程中,由于混凝土挡土墙的施工简单、经济效益高、防渗和强度都很高,因此适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同时又衍生出很多新型的挡土墙结构。文章主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混凝土挡土墙在河道堤防工程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并对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堤防形式;施工技术;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V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2-0151-02

1 混凝土挡土墙在河道堤防工程中的应用形式及作用

1.1 浆砌石挡土墙结合砼压顶

浆砌石挡土墙是指利用石料砌筑,并且在砌筑完的挡土墙顶上浇筑一块长条形的混凝土结构,使墙体结构变成的更加整体。此种方式有利于提高石墙的整体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为石料的坚硬性、水泥和水的配比及水质条件、胶凝材料的配比、混凝土浇筑的模板支撑及浇筑后的养护。上述几个方面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整体强度,也直接影响浆砌石的强度,另外,浆砌石在采用垂直形式砌筑时要特别注意砌筑完成后土方回填,需要浆砌石砌筑完成后达到一定强度后,方能进行回填,并且要保证回填土的各项参数达到要求,避免因土质问题影响浆砌石结合砼压顶的整体强度。

1.2 塑性挡土墙

塑性混凝土是目前常用的较为新型的防渗墙材料之一,其主要掺加了大量的粘土及少量的膨润土,在减少水泥用量并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又提高了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塑性混凝土挡土墙结构特点有弹性模量小、变形性能好、地基的沉陷区域与变位区域所承受的压力基本一致,此特点正利于河道堤防工程的施工,能够有效的避免堤防因水利作用而产生的受力及塑性、弹性不一致的情况。塑性混凝土挡土墙在施工过程中有特别重要的几个问题要格外注意:粘土掺加办法一般采用干掺,掺加量易于控制,且搅拌均匀;塌空处理要采用破碎设备将孔洞等区域捣碎挤密实,再浇筑混凝土进行填补。

1.3 加肋混凝土挡土墙

河堤工程中有很多现浇混凝土板式护坡,现浇的混凝土挡土墙具有施工连续性好、成本低、施工周期短等特点,但是现浇混凝土对于基础土体的要求较高。土体如果稍有问题,混凝土挡土墙就会在运行的短时间内出现塌陷或不同程度的裂缝,土质密实程度越差,破坏的严重程度就越高,带来的损失也就越大。

因此,对于现浇混凝土堤防工程尤其针对坡度较大的的工程,可以采用加肋式的混凝土护坡挡土墙。此种挡土墙是以混凝土肋梁楼板为设计原理,在施工过程中对于现浇混凝土区域利用肋梁进行分割,同时在浇筑过程中进行整体浇筑,保证了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及成本控制,又对堤防护坡整体结构应力的改善起到很大作用,可以说用是“用小结构换取大改变”。

1.4 生态混凝土挡土墙

生态挡土墙堤防是近些年来广泛采用的堤防工程形式。该形式是利用传统的挡土墙结构,再进行生态改造所得来的一种形式,是传统挡土墙结构的衍生形式。生态混凝土挡土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经济性,但是其最突出的优点是美观效果,广泛用于城市中心区域的河道堤防工程。生态混凝土挡土墙制作成孔洞形式,良好的利用可以很好地改善孔洞造型的水生植物的生长空间,同时加强植物与鱼群的结合,从而改善生态平衡,而水上部分同样可以嵌入植物,利用植物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

2 混凝土挡土墙在河道堤防工程中的施工技术

堤防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形式采用的相应施工工艺,但无论是预制的混凝土板还是现场浇筑的混凝土,堤防工程都需要进行如下过程的施工。下面就重点环节进行详细的阐述,其余暂不做详细讨论。

2.1 混凝土浇筑区域基石的处理

堤防工程的浇筑区及基石是堤防工程中施工的首要步骤,也是直接影响堤防工程整体结构性能的关键之处。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有基石的平整、压实等环节。针对垂直的混凝土挡土墙还要综合考虑墙体基础的施工,斜坡堤防工程要重点考虑混凝土面层下方的基石及土体的平整、压实,并且要去除可能损伤防渗材料的带尖棱的硬物。堤防工程要分段进行,保证各段之间的应力控制。在基石铺设完成或者土工完成后,要进行现场的检验工序,检验项目要重点关注有无架空、通缝等重大质量缺陷。

2.2 混凝土浇筑

目前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多采用分段进行,在浇筑的同时进行开槽工序,使开槽与浇筑两道工序循环往复进行,进行流水作业,从而提高施工进度。在进行两道工序时多用隔离体进行隔离。隔离体是用隔离介质对槽壁产生一定的压力,借助槽壁之间的摩擦力抵抗浇筑混凝土时的侧向压力。针对不同形式的混凝土挡土墙结构,同时要根据其形式综合考虑浇筑的先后顺序。

2.3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是关系到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要格外重视。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对拉板进行抹平处理,斜坡堤防混凝土要对处理的时机合理掌握。在养护期间,大面积施工可以采用草帘、草袋片或网布材料等进行保水处理,避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引起局部开裂等情况的发生。由于堤防工程施工阶段通常采用大面积施工,因此要格外注意水分的控制,避免出现管理失控的情况。另外,新型的养护方法是喷洒水性蜡基成膜化合物,此种物质可以渗透混凝土内部形成保水机构,从而保证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4 施工缝的处理

施工缝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必须要进行的环节,如果处理不好施工缝,将会导致整体的混凝土层的缺陷,对于有防渗功能的堤防工程来说更是关系到堤防工程质量的大事。在河堤工程中施工缝要首先预留合理,在预留好位置后,要对施工缝隙进行清理,做到没有凿毛、没有残渣。在浇筑施工缝前要做好防渗材料的预铺设工作,避免在施工缝处理时无法进行防渗工作。另外,施工缝施工时要适当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使堤防工程整体在施工缝区域形成良好的应力结构,同时又避免施工缝产生较大应力裂缝,造成堤防工程整理的质量缺陷。

上一篇:湿法脱硫pH值控制策略研究及其应用 下一篇:存款保险制度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