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在农村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时间:2022-08-29 12:30:25

多媒体教学在农村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摘 要:美术教育现在越来越受到学校、学生、家庭的重视,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要想缩短城乡距离,让农村孩子认识到美术的重要性,就需要多媒体网络的帮助,让相距千里,相隔万年的作品、知识、人物都通过轻轻点击鼠标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的想象力插上飞翔的翅膀,同时也为教学增添了几分色彩,提高了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农村;美术;教学效率

美术教育是提高儿童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信息化、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农村中小学普及了电脑,装上了班班通,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各学科的有效结合使美术课更加活跃有趣,使学生更直观地通过声、影、形、色欣赏到生动有趣的画面,更有效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也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教学方便,解决了以往传统教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一节课上得是否成功,就看学生学得怎么样,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是否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去探索、创造。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那些有趣生动的形象是引起学生直接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使他们形象思维发展的主要意象。各个年级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应该根据年龄特点提出相应要求,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经历较少,接触的事物不多,所以他们脑子里储存的素材就少。这样我们就需要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提供丰富的形象资源,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吃虫草》一课中,若只凭教师语言介绍和教材插图,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很难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动植物的形状美和色彩美,在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插入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吃虫草吃植物过程的视频,再配上讲解和音乐,色彩鲜艳的吃虫草,优美的乐曲,就这样活灵活现展现在大家的面前,使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的声音使学生置身于其中,引发了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高涨的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

二、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

在过去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尤其是我们这种偏远的农村小学,由于教学设备不齐全,学生美术工具和材料欠缺,基本上由教师控制整个课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只是被动学习、封闭式学习,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现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多媒体的运用,我们完全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欣赏思考。如在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长呀长》一课时,把播种、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形成种子,这一植物生长过程通过动画表现出来,再配上种子解说自己生长过程的声音,很大地吸引着学生,感触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从而使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和所需条件。为了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我让他们伴随着音乐再次表演种子生长的过程,来亲自感受种子的生长变化。

三、多媒体教学开阔学生视野,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由于农村学校大多比较偏远,很多孩子对美术了解甚少,更别提看什么艺术绘画方面的展览,还有家长对美术课认识较少,觉得只要学好语数英就行了,美术学不学都行,也不会花更多钱让孩子买相关的美术用品。学生上课无精打采,手工课不带材料,做出来的作品如出一辙,没有创新,似乎都是为应付作业而做,而且我校是双语学校,90%以上都是少数民族,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语言交流方面存在一定障碍,所以上起课来很乏味。再说美术本身就是一门视觉艺术、造型艺术。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一节好的美术课,光靠老师说是吸引不了学生注意力的,自从学校装了网络设备,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认识各种绘画材料,欣赏到各种著名画作,从中获得更多美术知识,还可以看到著名画家的现场绘画过程以及一些艺术展览。这些直观的形象使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不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还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有趣了。

在农村小学的美术课中,特别是欣赏课更不好上,因为欣赏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如果没有充分的图片和相关信息去吸引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只凭老师说得天花乱坠,口干舌燥,学生却无动于衷,所以上好美术欣赏课,多媒体的应用可以解决这一难题。首先利用网络搜集大量与本课有关的图片、幻灯片、视频等,这样信息量大的欣赏课脱离了多媒体设备是无法办到的,因而将电脑多媒体应用于教学,就能实现形象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欣赏课的效果也随之大大改观,给学生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走进农村学校,是时展的必然,是新课改的需要,多媒体教学在农村美术课堂中的运用,能使农村城市学校更快地缩短差距,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多媒体设备,满足学生的视觉、听觉冲击力,提供丰富的美术信息,让学生愿意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宋小千.多媒体教学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1(76).

上一篇:微课在小学数学课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体育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