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钻孔桩基础的质量控制

时间:2022-08-29 12:14:07

浅谈钻孔桩基础的质量控制

【摘要】:钻孔桩基础以其设备简单、施工方便、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强、承载能力大、技术成熟、工艺可靠等特点,在桥梁基础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钻孔桩基础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做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钻孔桩;孔位倾斜;断桩;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前言:

钻孔桩基础以其设备简单、施工方便、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强、承载能力大、技术成熟、工艺可靠等特点,在桥梁基础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果质量控制不好,其上部结构尤如空中楼阁,所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且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处理的难度很大,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因此,钻孔桩基础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钻孔桩基础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下列质量问题:

孔位倾斜②塌孔③沉淀厚度超标④钢筋上浮⑤断桩

针对以上钻孔桩基础可能出现质量问题,本人现根据在武合客运专线和汉宜高速铁路项目施工中的切身体会,浅谈一下个人的见解。

孔位倾斜:

质量问题及现象:

a.成孔后不垂直,偏差值大于规定的1%

b.钢筋不能顺利入孔

原因分析:

a.钻机未处水平位置或施工场地未整平及压实

b.土层软硬不均,致使钻头受力不匀,或遇到孤石、探头石等。

预防措施:

a.钻孔就位前,应对施工场地进行整平和压实,并把钻机调整到水平状态,在钻进过程中,应经常检查钻机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工作。

b.使用冲击钻施工时冲程不要过大,尽量采用二次成孔,以保证成孔的垂直度。

处理措施:

当遇到孤石等障碍时,可采用冲击钻成孔。

当钻孔偏斜超限时,应围填粘土,待沉积压实后再重新钻孔。

塌孔

质量问题及现象

在钻孔过程中或成孔后井壁坍塌

原因分析

a.由于泥浆稠度小,护壁效果差,出现漏水,造成泥浆水头高度不够,对孔壁压力减小。

b.泥浆相对密度小,致使水头对孔壁的压力较小。

c.在松软的砂层中钻孔时进度过快,泥浆护壁成形较慢,井壁渗水。

d.钻进时未连续作业,中途停钻时间较长。

e.操作不当,提升钻头或吊放钢筋笼时碰撞孔壁。清孔后未及时浇注泥,放置时间过长。

预防措施:

a.根据设计地质勘探资料,以及地质情况的不同,选用适宜的泥浆比重,泥浆粘度及不同的钻进速度。

b.钻孔时要连续作业,无特殊情况中途不得停钻。

c.提升钻头,下放钢筋笼时应保持垂直,尽量不要碰撞孔壁。

d.若浇筑准备工作不充分,暂时不要进行清孔,清孔合格后要及时浇筑砼。

e.供水时不得将水管直接冲射孔壁,孔口附近不得聚集地表水。

处理措施:

a.如有轻微塌孔时,可采取增大泥浆比重,提高泥浆水位的措施、保证水头压力。

b.塌孔部位不深时,可改用深埋护筒;护筒周围回填,夯实,重新钻孔。

c.若发生严重塌孔,应马上退出钻机,重新用粘土回填,待填土实后再重新钻孔。

沉淀厚度超标

质量问题及现象

a.泥渣回淤深度过大,致使灌注砼无法全部顶起淤泥,造成桩基砼夹杂泥浆,强度降低,到接近桩顶时砼灌注困难。

b.降低桩基承载力

原因分析

清孔不彻底

清孔后放置时间较长;未及时浇注水下砼。

预防措施:

通过抽、换孔内泥浆,清除钻渣和沉淀层,尽量减少孔底沉渣厚度,防止桩底存在过厚沉淀泥浆而降低桩的承载能力;其清孔还为灌注水下砼创造良好条件,使检测正确,灌注顺利。

清孔时要注意一次清到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值。

处理措施:

钢筋笼定位后,灌注砼前若沉渣厚度超过规定时,可采用抽浆或换浆方法进行清孔。

钢筋笼上浮

质量问题及现象

在灌注砼时钢筋笼上浮

在提升导管时,钢筋笼上浮

原因分析

当灌注的砼接近钢筋笼底部时,灌注速度过快,砼将钢筋笼托起或提升导管过快,带动砼上升,导致钢筋笼上浮。

在提升导管时,导管挂在钢筋上,钢筋笼随导管一同上升。

预防措施:

当所灌注的砼接近钢筋笼时,要适当放慢砼的灌注速度,待导管底口提高至钢筋笼内至少两米以上时,方可恢复正常的灌注速度。

在安放导管时,应使导管的中心与钻孔中心尽量重合,导管接头处应做好防挂措施,以防止提升导管时挂住钢筋笼,造成钢筋笼上浮。

处理措施:

钢筋笼卡住导管后,可设法转动导管,使之脱离钢筋笼。

发现钢筋笼有上浮迹象时,可适动加压,以防止继续上浮。

断桩

质量问题及现象

在灌注过程中,由于导管拨脱,泥浆进入导管内,致使出现断桩。

由于导管接头处密封不好;泥浆进入导管,砼中出现泥浆夹层。

由于砼堵塞导管,导致断桩。

原因分析

砼坍落度小,离析或石料粒经过大,导管直较小,导致堵塞导管。

由于计算错误,致使首批砼不能埋住导管;从而形成断桩。

在提拨导管时,由于测量或计算错误,或盲目提拨导管致使导管提拨过量,从而形成断桩。

导管接头处渗漏致使泥浆进入导管,从而形成断桩。

导管埋置深度过深,无法提拨导管或将导管拨断造成断桩。

由于其它意外原因(如机械故障、停电、材料供应不足等)造成砼不能连续灌注,中断时间过长致使导管无法提拨形成断桩。

预防措施:

导管使用前,要进行泌水和抗拉力试验。

下导管时,要严格执照规范要求,同时保证首批砼的份量,导管最小埋深不小于1.0米。

严格控制好水下灌注砼的配合比。

在提拨导管时,一定要准确测量好砼的灌注深度及已拆下导管的长度认真计算提拨导管的长度。

关键设备要有备用,材料要准备充足。

处理措施

断桩后如果能够将钢筋笼提出孔外;可迅速将其提出孔外,然后用冲击钻重新钻孔,清孔后下钢筋笼;再灌注砼。

若断桩位置处于距地表10米以下且砼已终凝时,可使用直径略小于钢筋笼内径的冲击钻在原桩位进行冲击钻孔,至钢筋笼底口以下1.0米,然后将钢筋笼拆除,再进行二次扩孔设计直径,清孔后重新灌注砼。

若断桩位置处于距地表5米以内,且地质条件良好时,可采用挖孔桩的方式提至断桩处,将泥浆或掺杂泥浆的砼清除,露出良好的砼并干净,重新浇注砼。

结束语:

钻孔桩基础施工,必须严格检查每道工序的质量,各项质量控制指标必须符合规范和标准要求;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才能确保钻孔基础的施工质量。

上一篇:提高铁路客运安全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浅析如何利用粉煤灰处理含油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