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学生以鱼不如授学生以渔

时间:2022-08-29 09:36:00

授学生以鱼不如授学生以渔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当代叶圣陶先生更直接教导我们:“教是为了不教。”也就是说我们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给学生思路、方法等,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不用教的目的。特别是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们都惊呼:“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习能力的人。”所以教师的责任不仅仅在于教,更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古诗文都是一大难题。多年来我通过教与学的反复实践,在教会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和学习资源学习古诗文的同时,教给了学生可以终身受用的学习古诗文的“八字学习法”,从而突破了这一难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生“入”,即教学生把自己的身心带入课文作者写作时所处的背景中去,缩短时代差距,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如学习《小石潭记》,柳宗元写游鱼:“……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一幅鱼的悠然自得图,表现了作者游览时喜悦的心情,然而在随后的游览中,面对“竹树环合”,理应是更加惊喜的心情,然而游者的描写却是:“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学生初读时觉得有点不解,作者心情怎么一下变得如此凄凉?后来我让他们“进入作者写作背景”,方知作者当时政治上遭受打击,在参加王叔新集团失败后,被贬永州。写这样一个极清幽冷寂的境界,和作者在当时不幸遭遇下心境的冷寂是一致的,两者是交融的。

二教学生“悟”,即在学生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后,根据学生初步掌握的作者写作目的,浏览一下课文,悟一悟课文大意。这时学生尽管还不能透彻地了解课文内容,但通过浏览,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大意,避免逐字逐句翻译时出现过大的偏差。即便读后发现初步感悟不够准确,但前后对比,却能留下深刻印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在教学《记承天诗夜游》时,我在学生“进入作者苏轼在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一背景”后,初读课文,共同“悟”一“悟”课文大意。经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基本“悟”出:第一段的大意是写作者寻找张怀民一起在院中散步;第二段描写院中澄澈的月光;第三段写作者惋惜无人欣赏这美丽的月光。而第三段的意思有点含蓄,我提示学生:“这一段仅仅是惋惜美好的月光无人赏吗?”让学生联系作者写作背景“悟”一“悟”其含义:“人们都在忙着追求功名……”这时学生的表述也基本上与作者的“世人大都汲汲于名利,为俗务所累”这一含蓄的表达大体上一致了。

三教学生“留”,就是保留古今通用的人名、地名、物名等名词。如古诗《黄鹤楼》中的“黄鹤”、“白云”等,古文《黔之驴》中“驴”、“虎”等,在初读时我就告诉学生翻译古文时,可以把这些名词圈起来以示保留,因为人物的名词古今没有变化。掌握这一方法后,当我后面再教古文《晏子使楚》时,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初读课文的时候,把“晏子”、“楚王”等名词“圈留”起来了。

四教学生“换”,就是更换古今义不同和用法不同的字词。如在教学《晏子使楚》一课时,我让学生“圈留”人物名词后,又引导学生用“换”的方法,更换文中古今义不同和用法不同的字词。如将“坐”换成“犯罪”,“盗”换成“偷窃”,“寡人”换成“我”,“病”换成“污辱”,“其实”换成“它的果实”,等等。为巩固效果,我再投影《工之侨献琴》一文,让学生尝试替换。学生略加讨论后,很快将“良”、“易”、“贵人”、“鼓”等分别换成“好”、“买”、“大官”、“弹”等。我还告知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今义,不只是要借助词典、资料、教师,还需要自己平时的积累(如平时可把古今义不同的词等汇集在笔记本上进行集中比较),积累多了,阅读古文能力也就更强了。

五教学生“添”,就是添加古诗文中省略的成分。由于古诗受到字数、韵律、句子的简洁、整齐等因素的制约,省略了主语、谓语、介词等,因此学生在翻译时要恰当地增添。最为典型的就是《桃花源记》文中的第三段多处省略了“村中人”、“渔人”这两个成分。如:“(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再如《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一句省略了“吾”这一主要词语。

六教学生“移”,就是调整古诗文中词语的顺序。古诗文为了押韵、声律的需要,满足句法的要求,等等,句子的成分顺序可以和通常不一样。因此在学生直译后我要求学生按现在的语法将句子的顺序进行调整。如《清平乐》中“大儿锄豆溪东”翻译成“大儿溪东锄豆”。再比如《陋室铭》中:“孔子曰:‘何陋之有。’”翻译时的顺序则为:“孔子曰:‘有何陋之。’”

七教学生“连”,就是按现代语法将古诗文的句子的翻译连成通顺的话。如《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引导学生首先要保留名词“西窗”,然后把“何当”换成“是什么时候”,把“烛”换成“烛花”的意思,之后再调“烛”于“剪”后,即“何当共剪烛西窗”。最后把它的意思连接,连接后的句意就是:“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共剪烛花于西窗之下。”需要说明的是有时候为了句子的通顺和意思的准确表达可适当扩一些词。如这一译句就添加了“才能够”和介宾结构“于……之下”。

八教学生“析”,就是对古诗文的分析。引导学生阅读古文不能仅止于上述七法。上述七法仅仅帮助学生弄懂了古诗文的意思。按阅读要求,仍需对短一些分析。诸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对结构特点、写作方法、语言特色等作必要的分析。不过,到此步骤,老师就无必要束缚学生的思路,去累赘讲述具体的分析法了。因为通过前面七法学生已经读懂了课文,此时“古文”已经变成了“现代文”,学生就可以灵活运用平时所得的分析现代文的方法进行分析了。

当然,由于古诗文内容不同,深浅度不一,学生的分析水平也不等,因此要提醒学生不一定篇篇都需要用全上述八法,一定要因“文”制宜,因“句”制宜,因“人”制宜,加以灵活选用。

上一篇:小议数学课堂练习设计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口语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