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数学课堂练习设计

时间:2022-10-11 09:27:06

小议数学课堂练习设计

摘 要: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要灵活处理好教材资源开发与拓展之间的关系,精心设计适应不同程度学生发展需要的习题,突出习题的层次性、针对性、思考性和开放性。本文从两个方面谈一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一是新授课之后的练习设计,二是单元复习课的练习设计。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练习设计 新授课 单元复习课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设计应努力克服随意、机械或盲目现象,立足教学目标,灵活处理好教材资源开发与拓展之间的关系,精心设计适应不同程度学生发展需要的习题,突出习题的层次性、针对性、思考性和开放性。

要使课堂练习“高效低耗”,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是必须考虑的两个主要因素。因此,教师在练习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内容的设置,而且应根据内容设计多样的形式,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因此,我从两个方面谈一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

一、新授课之后的练习设计

(一)巩固新知,整合教材,突出重点。

练习活动设计首先要从教学目标入手进行整体构思,要为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服务。如在《吨的认识》教学中,通过解读教材,我认为帮助学生建立对“吨”的感性认识,形成1吨的丰富表象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中,当学生知道“1吨=1000千克”后,我没有浅尝辄止,而是整合教材,通过三个层次的练习设计,帮助学生丰富1吨的表象。第一层次:让学生了解三年级小朋友体重一般约为25千克,并让学生互相抱一抱进行感受;追问10个、20个小朋友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请学生思考多少个这样的同学的体重加起来约是1000千克,学生得出40个这样的同学的体重加起来约是1吨。此时,我让班上40个学生同时起立,让学生亲自观察、感悟。第二层次:出示电梯载客信息“载重1吨,定员13人”,让学生交流,认为此处定员是指13个成人。第三层次:请学生看看右边物体是什么?各有几个共重1吨?并追问80袋水泥有多重。此处练习教学整合了教材资源,重点落在帮助学生建构1吨的丰富表象,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激活思维,感悟思想。

现行教材中的数学问题一般结构较为简单,多是封闭性的问题,对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训练学生思维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富有挑战性的。这种挑战性更多体现在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数学学习素材或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具有一定的开放度。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独立探索、动手实践的机会,引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初步形成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的头脑分析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并进行基本练习后,我设计了“抽卡片摆小数比大小”的游戏活动。首先,把学生分成“欢欢队”与“迎迎队”,每组先各派一名代表到台前的两个袋中(分别装有0―9的数字卡片)任意抽二张卡片,并将各自第一次抽到的数放在小数部分,第二次抽到的数放在整数部分(所抽数字一旦放在某个位置上就不能改动),并引导比较组成的数谁大谁小,哪组组成的数大即为获胜队。接着,请两组代表再次分别抽两张卡片,要求把抽到的两张卡片依次放在整数与小数部分后比大小。最后,每组各派一名代表仍然任抽两张卡片,共同商量把卡片先放在哪个位置上后比较大小。抽数比大小的游戏,需要学生灵活运用小数的意义和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进行思考。虽然只有学生代表抽数字、摆小数,但是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了比赛当中,为同组的选手出谋划策,为自己的小组欢呼或遗憾。学生在这种开放性、趣味性的活动中,既巩固了知识,增强了数感,又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单元复习课的练习设计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其学习注意不能灵活分配,注意力容易转移。为提高学生参与练习活动的专注程度与积极性,教师需考虑练习材料呈现方式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着重使旧的学习知识有新的拓展,让复习课也精彩纷呈。下面以二年级“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单元复习为例,谈一谈复习课的练习设计。

(一)旧内容,新呈现。

教学时将已经学过的知识编成新颖有趣的例题或习题。让学生觉得有新意,以免产生“旧”而无趣,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增强复习效果。这一点体现在本课教学的第二环节,复法的意义。

如:课件出示小熊分苹果图,我买了12个苹果,要分给三只小熊,你能帮我分分吗?有两种分法:一种是不平均分――老大分5个,老二分4个,老三分3个;老大分3个,老二分6个,老三分3个……另一种是平均分――老大分4个,老二分4个,老三分4个。

课件出示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4个。由此你能说一说平均分的含义吗――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让同学们动脑思考,动流列出算式:12÷3=4(个)。再进一步说出这个除法算式中各个部分的名称。

接下来复法的另一个含义,出示变式题,同样是12个苹果,平均每只小熊分得2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熊?12÷2=6(只),进一步引导同学们理解,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是除法的另一种含义。

(二)旧习题,新练法。

复习课中的练习题既要有一定数量的基本题和专项练习题,又要有一些变式题、综合题和实践题。并且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练习,帮助学生在设计习题的过程中整理知识。这一点体现在本课教学的第三环节。复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首先,课件出示课本35页第2题“比一比谁算得快”,把它设计为“看谁能顺利放飞气球”的活动。如果你答对了,气球就被你放飞。课件出示在气球上,答对了并说出正确的口诀气球就飞走了。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种形式的练习更能提高学生们注意力的集中,激发学生的课堂表现欲。

其次,让同学们来出题。规定出题要求――被除数和除数相同的算式,每组5题,同桌一人出题一人答题。活动完之后,请一小组来汇报并展示:6÷6=1、3÷3=1、4÷4=1、2÷2=1、5÷5=1,引导同学们观察总结:被除数和除数相同的算式,商是1。

最后,再出示一组题:5÷1=5、4÷1=4、2÷1=2、3÷1=3、6÷1=6。从这些算式里,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在除法算式里,除数是1,商是本身。这样一层一层呈现口算习题,能有效巩固本单元用2―6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提高孩子们的口算能力。

(三)重差异,新发展。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学习数学、解答习题的能力是不同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设计有层次的题型,让孩子们循序渐进地练习。这一点体现在本课教学的第四环节,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课件先出示3堆南瓜,每堆6个,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这是上学期学过的知识,同学们很快就能列出算式:3×6=18(个)、6×3=18(个)。这时注重让学困生表现自己,适时地提问他们,让他们来回答这些较简单、基础的题目。

紧接着,再出示:把18个南瓜平均分成3份,提问每份是几个?学生列出算式:18÷3=6(个)。

最后出示:18个南瓜,每6个为一堆,平均分成几堆?学生列出算式:18÷6=3(堆)。这些练习循序渐进地出现之后,再出示一幅图能列出两道乘法算式、两道除法算式,让孩子们更进一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环节,我还设计了一道拓展题:一根绳长16米,对折再对折,每折长几米?(你能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吗?)让学生小组交流,把答案写在本子上。再进一步讲解,帮助学困生掌握解题策略。

第一种解法:先求出折了几折,也就是平均分成了几段――2×2=4(折),再求出每断的长度――16÷4=4(米)。第二种解法:先求出第一次对折后的长度――16÷2=8(米),再求出第二次对折后的长度――8÷2=4(米)。

小学数学练习的设计既是技术,更是艺术。首先,在练习设计时要从研读教材中的习题内容出发,充分理解教材编者意图,从教学的目标入手进行整体设计。其次,数学练习活动设计应该立足于让学生能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唯有如此,学生的数学素养才能不断提升,数学教学才能真正实现高效。

参考文献:

[1]薛荣利.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研究与探索.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0.

[2]项法元.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策略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05-7.

[3]张芳平.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三要点”.湖南教育:下旬,2009-11.

[4]苏子白.教学练习设计六倡议.陕西教育,2006-7.

[5]郑亚平.让复习课精彩有效的教学策略.吉林教育:综合,2009-4.

上一篇:浅议小学数学学法指导 下一篇:授学生以鱼不如授学生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