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初探

时间:2022-08-29 08:00:16

报业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初探

用户信息需求的研究是图书馆学和情报学领域里一个重要课题。作为承担为报纸版面提供信息资料服务的报社信息中心(有的报社亦称资料中心),更应将用户信息需求研究放在其工作的重要位置。这是因为任何一张报纸对信息需求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信息中心对报纸版面的每一项、每一次信息服务不会雷同,必须以度身定制的方式进行。因此,报业信息中心的信息服务都必须建立在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并将用户需求的调查和分析研究贯穿信息服务全过程,这也是体现信息服务价值的重要标志。

报纸既是信息的生产者,又是信息的消费者和使用者,除了每天使用大量社会信息外,还需要使用信息中心提供的信息和历史资料。它的信息需求不同于政府机构、科研单位,除了信息需求的范围大致稳定外,其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在信息需求中占了相当的比例。尤其是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其信息需求更显得复杂化。

一、报业信息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

1.需求的多样性

由于每张报纸的性质不同,同一张报纸各个版面的版性不同,每个记者采访的条线不同,因此他们对信息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以上海文新报业集团为例,同一条信息在其所属的18家报刊眼中,有的认为很有价值,有的可能认为一文不值。一张综合性日报或晚报所需的信息涉及各个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金融、休闲、娱乐、旅游、国际、历史、地理,等等。同时,随着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报纸内容也会随之变化,其信息需求就会发生改变。面对不同报纸的信息需求以及变化了的需求,报业信息中心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是应该根据每一张报纸和版面的实际需求和变化了的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信息生产与服务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2.需求的不确定性

报社信息中心除了要准备常用的信息资料外,还要应对用户意想不到的信息需求。报纸与其他行业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要随时随地、不断地跟踪社会和反映社会,应对突发事件或以前从没有发生过的事件。遇到此类情况,报纸版面往往需要信息中心提供有关的信息资料。对这种不确定或偶然性的信息需求,恐怕是其他行业信息部门不常遇见的。作为报业的信息中心,不能因为以前没有积累此类信息资料而拒绝提供服务,而应该尽可能从各个方面搜集相关信息来满足版面的需要,同时信息中心也应建立应急机制。

3.需求的快速性

编辑报纸是一项快节奏的工作,它对信息需求的快速性体现在:(1)每天报纸出版有时间要求,当天的版面有信息资料需求时,要求在第一时间迅速满足之;(2)编辑、记者大多适应了用网络来查询和交流信息的环境,从而也激发了他们对快速提供信息服务的要求;(3)信息处理的计算机化,客观上也要求有快速高效的信息服务与之匹配。

4.需求类型的多元性

报业信息中心的信息需求对象主要是编辑、记者,由于年龄的差异,他们对信息载体有不同的依赖。年轻的喜欢在网络环境下使用电子信息;年纪大的喜欢使用文献信息(指狭义的文献,而这些文献也是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报业信息中心不仅要在网络上提供电子信息,还要注意提供文献信息。

电子信息包括在网络环境下的全文数据库等一次文献、索引和文摘等二次文献、查阅事实与数据的三次文献,以及相关光盘电子信息。此外还需要相关网络的链接,如何使用信息检索等参考咨询服务。

文献信息包括图书、期刊、报纸、内部资料等。报业是一个学习型团队,因此信息中心除了要满足版面所需的图书等文献外,还要为编辑、记者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业务水平等提供文献资料。

5.需求的集成化

互联网上的信息之多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无用信息和垃圾信息占了相当的比例。办报的快节奏不允许2005采编人员在网上浏览很多时间去查一条信息,因此要求信息中心将网络资源进行过滤,把有用的信息有序化,并集成到自己的信息服务系统中。经过过滤后的、有序化的信息是最受编辑、记者欢迎的。

二、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对策

1.重视用户信息需求的研究

信息服务要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满足用户需求是信息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对用户信息需求的研究是信息工作的一项首要任务,否则在信息工作实践中便找不到方向。文新报业集团有报纸,有期刊,有出版社,其中主体是综合性日报《文汇报》和综合性晚报《新民晚报》。所以,该集团的新闻信息中心主要为报纸,特别是两张主体报纸的版面提供信息资料,同时兼顾对其他媒体的信息服务。要做好这个工作,首先就要研究这些媒体的共性和个性,比如,这些报纸有哪些内容相似的版面,某张报纸的版面有哪些内容,某个版面又有哪些栏目和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搜寻、选择、联结、利用相关和合适的信息资源,如此才能为用户提供有效的信息。

2.打破时空限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信息

在网络环境下,报业的信息(资料)中心要消除以往资料室的物理馆藏空间和开放时间的限制,打破自我封闭状态,使其服务模式从以资料室为中心转变为以“信息中心、工作地点、家庭”三位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对报纸工作尤为合适和重要。信息中心将不局限于自己的原有馆藏资源,而是以整个社会的信息资源为基础,按照用户需求把社会信息资源及系统联结和组织到自己的信息系统中,并加以利用。以文新报业集团新闻信息服务网(局域网)为例,它是网络信息和自有信息资源的动态集合体,是集团内编辑、记者联入和探索整个信息系统及其服务的窗口。通过这个系统,编辑、记者可以查看自己所编版面的情况和以前发表的文章,可以检索版面所需的参考资料,可以浏览该信息系统从网络上选择摘编下来的信息,亦可以通过该网与其他网站的链接打开自己所需要的网站。

当然,报业用户的信息需求不会仅仅满足于当前的网络信息,因此我们还应将原有的文献信息数字化,使其成为网络信息的一部分。比如将报纸的历史资料做成光盘,输入信息系统后就成为可供查询的网络信息了,同时我们还应该通过网络,充分揭示信息中心的馆藏文献资源。

对报业信息用户来说,原有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和当前的文献信息资源也是他们获取信息的来源之一。由于这些文献信息资源的针对性强和获取的方便性,所以常常被编辑、记者所使用。比如,查阅字、词、某句古诗、某个事件的日期、版面上要用的图片、报纸的版面、记者写文章需要参考的相关图书,等等,都需要相应的文献来支持,有时甚至还要使用以前编成的剪报资料。

在网络时代,报业信息中心主要是通过网络平台向用户提供经过整合的电子信息,而传统的文献资源作为信息来源的辅助手段也不可偏废,我们应该把网络信息资源和文献信息资源组合成互相弥补的有机整体。

3.发挥网络“过滤器”和“导航员”的作用

报业信息中心还要成为网络信息的“过滤器”。信息中心及其工作人员在选择、组织、管理、评价和传递网络信息过程中,应发挥“过滤器”的作用,从互联网上筛选出高质量且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从而减少编辑、记者为获取信息而在网上漫游的时间和精力。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达,报业人员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但是,网络信息庞大而杂乱,而且没有统一的制作标准,也没有统一的检索方法,一些有用的信息分散在无序的“信息海洋”中。这就要求信息工作者发挥网络“导航员”的作用。首先,信息工作人员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筛选组织电子信息资源,要用统一的分类、组织信息资源的方法,对网络资源做进一步的加工和处理,尽可能多地利用电子方式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同时要帮助用户提高检索信息的能力。从文新新闻信息服务网创办6年多来的运行情况来看,集团内有一部分编辑、记者,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仍不会使用该网的数据库、专题资料库的检索方法,他们需要信息工作人员的帮助。因此,帮助用户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解决他们在实际检索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他们在网络环境下的检索、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仍应是信息中心需要努力去做的一项工作。

4.搜集信息要有前瞻性,并要保持与用户的信息需求的交流

新闻报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明天会发生什么,要报道些什么,谁也无法确定。这给信息的搜集增加了难度。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事先预见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报道。比如,2004年邓小平百岁诞辰的报道,今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报道等等。所以,我们事先就要准备充足的相关信息资料,包括一、二次文献和图片等。搜集信息资料的前瞻要求,关键是需要信息工作者平时加强学习,并要做有心人。

此外,我们平时应加强与用户,即编辑、记者的联系和沟通,这样就可以了解他们需要哪些信息,我们提供的信息是否有用,同时还可以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得知最近新闻报道方面的情况,从而可以提前准备好相关的信息资料。

5.加强与图书馆和其他新闻单位信息机构的合作

当今世界呈信息爆炸之势,但对信息用户来说,真正有用的信息还是很稀缺的,没有一个图书信息机构能够充分满足它的用户的所有信息需求,对报业信息中心来说也是如此。因此加强与图书馆和其他新闻单位信息机构的馆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每张报纸的特色和读者对象的不同,决定着其信息机构信息资料组成的不同。新闻单位可以在分工合作、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行信息资源共享,这既能节约成本,又能使大家集中人力、物力做好自己的信息库,同时对突发事件、偶然事件的信息需求也提供了更广泛的支持。

(作者单位: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黄长著、周文骏、袁名敦主编:《中国图书情报网络化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

王志梅、杨玉洁、范超英、张敏:《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研究》,载2004年第7期《图书情报工作》

上一篇:地市报如何彰显摄影报道特色 下一篇:记者的口头功夫